第一篇 绪论 1
第一章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谈防治乳腺癌的任务 3
第一节 处治大量中晚期患者是目前肿瘤临床工作的繁重任务 3
第二节 乳腺癌需要综合治疗 4
第三节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8
第四节 新形势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面临的挑战 13
第二章 中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16
第一节 中医学对乳腺功能的认识 16
第二节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与乳房 18
第三节 乳腺癌的病因病机 24
第四节 中医文献对乳腺癌的论述 26
第三章 乳腺的解剖及生理 32
第一节 乳腺的解剖 32
第二节 乳腺的胚胎发生 32
第三节 静止期乳腺 33
第四节 妊娠期乳腺 35
第五节 哺乳期乳腺 36
第六节 断乳和绝经后的乳腺 37
第一节 乳腺癌的发生学说 39
第四章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39
第二节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44
第三节 乳腺癌播散的特点 47
第四节 乳腺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49
第五章 细胞凋亡与乳腺癌 60
第一节 凋亡的生物学概念 60
第二节 凋亡的生物学特征 60
第三节 细胞凋亡与基因调控 62
第四节 肿瘤生物学特征与细胞凋亡 63
第五节 乳腺癌与细胞凋亡 68
第六章 视黄醇类化合物与乳腺癌 75
第一节 视黄醇类化合物的定义及基本结构 75
第二节 视黄醇类化合物的生物作用 76
第三节 视黄醇类化合物的有关临床实验 78
第四节 视黄醇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 79
第二篇 乳腺癌的发病与预防 83
第一章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及三级预防 85
第一节 流行病学 85
第二节 三级预防 86
第一节 发病因素 91
第二章 乳腺癌的发病因素及中西医对防病的认识 91
第二节 针对中医病机进行预防 94
第三节 饮食预防 95
第四节 心理因素预防 100
第三篇 乳腺癌的病理与诊断 105
第一章 乳腺癌的病理形态 107
第一节 各种各样的乳腺肿瘤 107
第二节 乳腺癌的病理形态特征 112
第三节 几种特殊形式的乳腺癌 119
第四节 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 124
第五节 乳腺宿主免疫形态学变化及意义 131
第六节 乳腺癌放化疗后的形态学改变 133
第七节 乳腺癌的免疫组化标记及超微结构 135
第二章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与一般诊断 143
第一节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143
第二节 乳腺癌的诊断 145
第三节 辅助检查 147
第三章 乳腺癌的病理检查方法 151
第一节 乳腺病理检查方法简介 151
第二节 乳腺肿物的针吸细胞学检查 152
第三节 乳头溢液的细胞学检查 158
第四节 冰冻切片诊断及鉴别诊断 160
第四章 乳腺癌的超声诊断 167
第五章 液晶热图象检查 175
第六章 近红外线扫描检查 177
第七章 乳腺癌的影像医学检查 179
第一节 乳腺的X线检查 179
第二节 干板照相 187
第三节 乳腺CT检查 189
第四节 乳腺的核磁共振成像检查 192
第五节 乳腺的数字化影像诊断 197
第六节 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鉴别 201
第八章 同位素检查 211
第一节 骨转移的同位素检查 211
第二节 肝转移的同位素检查 221
第九章 中医对乳腺癌的诊断 228
第一节 问诊 228
第二节 望诊 230
第三节 闻诊 236
第四节 切诊 236
第一节 乳腺癌的外科手术 243
第一章 手术疗法 243
第二节 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及上肢水肿的中西医处理 258
第二章 放射疗法 263
第一节 放射治疗对乳腺癌的作用 263
第二节 乳腺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 264
第三节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64
第四节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实施 265
附:高温治疗 271
第三章 放射损伤的中西医治疗 276
第一节 放射性肺损伤 276
第二节 放射性皮肤损伤 277
第三节 放射性心包炎、纵隔炎、心脏损伤 279
第四节 放射性骨损伤 280
第五节 放射防护药物研究 280
第四章 化学药物疗法 283
第一节 化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283
第二节 对乳腺癌有效的化疗药 286
第三节 常用联合化疗方案的选择 292
第四节 化疗与手术的配合 300
第五节 高剂量化疗加自体骨髓或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乳腺癌 302
第六节 抗肿瘤中西新药介绍 309
第七节 多药耐药及中药的逆转作用 318
第五章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中西医治疗 335
第一节 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机理及常规处理 335
第二节 化疗药的毒副作用分类及中药治疗 354
第三节 中医药治疗化疗毒副反应进展 360
第六章 静脉注射化疗药引起局部损伤的中西医处理 367
第一节 局部损伤的分类 367
第二节 西医处理方法 368
第三节 中医处理方法 368
第四节 化疗药引起局部损伤的预防 370
第七章 生物免疫治疗 372
第一节 基本原理 372
第二节 特异性主动免疫 377
第三节 非特异性主动免疫 377
第四节 细胞因子 383
第五节 被动免疫治疗 386
第六节 单克隆抗体 387
第七节 过继免疫治疗 388
第八节 基因治疗 390
第一节 概述 394
第八章 导向治疗 394
第二节 常用导向治疗方法 398
第三节 乳腺癌导向治疗的研究与应用 406
第九章 内分泌治疗 410
第一节 内分泌生理与乳腺的关系 410
第二节 乳腺癌与激素失调的关系 411
第三节 乳腺癌激素受体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411
第四节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413
第十章 三苯氧胺治疗的并发症及中药治疗 424
第一节 雌激素样效应 424
第二节 对肝、心血管、骨的影响 428
第三节 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429
第四节 栓塞性脉管炎 430
第十一章 乳腺癌的电化学疗法 431
第一节 电化学治疗概述 431
第二节 电化学疗法与放疗、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 434
第三节 乳腺癌电化学治疗的操作 434
第四节 乳腺癌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治疗 437
第五节 乳腺癌电化学治疗的疗效评价 438
第一节 介入治疗基本知识 441
第十二章 介入疗法 441
第二节 常用药物 454
第三节 乳腺癌的介入治疗 457
第四节 乳腺癌肺转移瘤的介入治疗 459
第五节 乳腺癌肝转移瘤的介入治疗 462
第十三章 中医药疗法 468
第一节 乳腺癌的中医治疗原则 468
第二节 乳腺癌的辨证论治 477
第三节 治疗乳腺癌常用中草药介绍 481
第四节 有毒中药在乳腺癌临床的应用 535
第五节 治疗乳腺癌的常用中药方剂 536
第六节 如何正确选用抗癌中成药 553
第十四章 肿瘤病人的营养治疗 558
第一节 恶病质及肿瘤病人营养不良 558
第二节 营养不良的评估 560
第三节 肠外、肠内营养研究进展 564
第四节 营养不良的一般治疗及胃肠内营养支持 566
第五节 胃肠外营养(TPN) 570
第六节 围化疗期胃肠外营养支持 580
第七节 晚期肿瘤病人的免疫增强性营养支持 592
第八节 恶液质的中医治疗 594
第五篇 特殊表现的乳腺癌与相关疾病的处治 603
第一章 特殊表现的乳腺癌及处治 605
第一节 乳腺派杰氏病 605
第二节 双侧乳腺原发癌 606
第三节 妊娠及哺乳期乳腺癌 609
第四节 炎性乳腺癌 611
第五节 隐匿性乳腺癌 612
第六节 早期乳腺癌 614
第七节 乳腺粘液腺癌 616
第八节 囊性乳头状腺癌 617
第九节 男性乳腺癌 618
第二章 乳腺癌的相关疾病及处治 623
第一节 乳腺增生症 623
第二节 乳腺纤维瘤 635
第三节 导管内乳头状瘤 636
第四节 浆细胞性乳腺炎 636
第五节 乳腺肉瘤 637
第六节 乳腺恶性淋巴瘤 638
第七节 继发性乳腺恶性肿瘤 639
第六篇 乳腺癌的转移及对策 641
第一章 乳腺癌的转移特性 643
第一节 转移途径 643
第二节 转移机制 645
第三节 影响转移的因素 646
第二章 中医预防肿瘤转移的可能途径 649
第一节 肿瘤转移的临床常见规律 649
第二节 肿瘤转移的基础研究 650
第三节 中药预防转移的途径探讨及难度 651
第三章 骨转移的中西医治疗 654
第一节 流行病学特点 654
第二节 乳腺癌并发骨转移的发病机理 654
第三节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655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 656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657
第六节 乳腺癌骨转移的西医药治疗 657
第七节 乳腺癌骨转移的中医药治疗 660
第四章 骨核素治疗乳腺癌骨转移 663
第一节 153Sm-EDTMP(153钐一乙二胺四甲撑磷酸)治疗骨转移癌 664
第二节 氯化89锶(Sr)治疗骨转移癌 669
第三节 186Re-HEDP(186铼-1-羟基-匹乙基-1,1-二磷酸)治疗骨转移癌 672
第四节 99mTc-mDP(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骨转移癌 673
第五节 90Y-EDTMP(90镱-乙二胺甲撑磷酸)治疗骨转移癌 676
第六节 32p-磷酸盐治疗骨转移癌 676
第七节 131I(131碘)治疗骨转移癌 677
第八节 153Sm-HA骨转移癌直接穿刺治疗 678
第九节 骨转移灶的放射免疫治疗 679
第一节 概述 682
第五章 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 682
第二节 颅内介入治疗 683
第三节 中医药治疗 685
第六章 乳腺癌肺转移的治疗 688
第一节 概述 688
第二节 诊断 689
第三节 常规处理 690
第四节 中药治疗 690
第七章 胸膜转移 692
第一节 诊断 692
第二节 常规处理 693
第八章 肝转移 696
第一节 概述 696
第二节 诊断 697
第三节 常规处理 697
第四节 中药治疗 699
第五节 无水酒精注射 699
第九章 乳腺癌皮肤破溃的中医治疗 703
第一节 病因病机 703
第二节 临床表现 704
第三节 中医内治方药 705
第四节 外治及单验方 707
第十章 乳腺癌的皮肤转移及局部注射治疗 709
第一节 乳腺癌皮肤转移的概述 709
第二节 诊断的鉴别诊断 710
第三节 皮肤转移结节的局部注射治疗 711
第七篇 乳腺癌并发症的诊治 715
第一章 出血 717
第一节 咯血 717
第二节 吐血 722
第一节 失水 729
第二章 水及电解质紊乱 729
第二节 水中毒 732
第三节 低钠血症 735
第四节 高钠血症 738
第五节 钾代谢紊乱 739
第六节 高钙血症 744
第三章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748
第一节 病因病机 748
第二节 临床诊断 749
第三节 治疗 750
第四章 心肺功能衰竭 753
第一节 心肺功能衰竭的病因 753
第二节 心肺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754
第三节 心功能衰竭的治疗 754
第四节 肺功能衰竭的治疗 757
第五章 感染 760
第一节 感染的中西医认识 760
第二节 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762
第四节 感染性发热 768
第五节 感染性休克 771
第六节 粒细胞减少与感染的关系 774
第七节 肿瘤病人的菌群失调及感染的预防 776
第六章 癌痛 778
第一节 乳腺癌疼痛的机理与分级 778
第二节 中药止痛 783
第三节 外用止痛剂 787
第四节 近年止痛西药的发展及三阶梯止痛法的推广 789
第七章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并发症的思路探讨 794
第八篇 乳腺癌的康复与护理 797
第一节 气功的基本概念及种类 799
第一章 气功疗法 799
第二节 气功的基本方法及要领 801
第三节 气功防治乳腺癌的原理及研究 805
第四节 抗癌的功法及注意事项 809
第二章 中医学在肿瘤康复中的应用 818
第一节 心理康复 818
第二节 饮食康复 819
第三节 中医外科疗法在肿瘤康复中的应用 820
第四节 康复护理中的几个问题 821
第五节 运动康复 821
第一节 心理护理 826
第三章 乳腺癌的护理 826
第二节 饮食调理 829
第三节 疼痛的护理 839
第四节 放疗的护理 844
第五节 家庭护理 849
第六节 中医药知识在护理中的应用 858
第九篇 抗癌中药的研究与开发 863
第一章 抗肿瘤中药的研究方法 865
第一节 抑杀肿瘤细胞的实验 865
第二节 扶正中药调整免疫功能的检测 874
第三节 放疗、化疗的增敏研究 885
第四节 放化疗减毒的研究 890
第五节 中药治疗肿瘤并发症的研究方法 890
第二章 抗癌中成药的研究开发 898
第一节 研制抗癌中成药的必要性 898
第二节 中成药新制剂的审批机构及程序 899
第三节 临床试验规范 902
第四节 临床试验过程 905
表1 近年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及位次 910
表2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 910
附录 910
表3 三种常见乳腺肿物的鉴别 911
表4 月经期前后乳腺的临床和组织学形态变化 911
表5 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伴有乳头状结构的浸润性癌的鉴别 912
表6 导管内乳头状瘤与乳头状癌的鉴别 912
表7 导管内癌与小叶原位癌鉴别 912
表8 乳腺肿瘤转移灶与原发灶的鉴别 912
表10 三苯氧胺疗效与受体状况关系 913
表11 乳腺癌临床资料与预后 913
表9 乳腺癌转移、复发的相关化验指标检测 913
表12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数与生存率 914
表13 1952~1995年4500例乳腺癌术后生存率 914
表14 乳腺癌综合治疗10年生存率的变化 914
表15 乳腺疾患中医病名与现代病症对照表 914
表16 乳岩与其他体表肿物中医鉴别表 915
表17 乳腺疼痛的中医病机分类表 915
表18 骨痛古方介绍 916
表19 骨转移癌止痛中药常用药对 916
表20 乳腺癌常用中草药 917
表21 常用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 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