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信号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铁路信号史》编辑委员会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113006442
  • 页数:647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第一篇 信号发展历程 1

第一章 概 况 1

第一节 发展阶段概述 2

第二节 铁路信号在提高运能方面所起的作用 3

第二章 建国前发展历程 7

第一节 北方铁路 7

第二节 南方铁路 16

第三节 东北铁路 18

第四节 台湾铁路(1945年以前) 25

第三章 建国后发展历程 26

第一节 设备整顿、技术引进和国产化(1949年至60年代后期) 28

第二节 继电式电气信号的发展(1959年以后) 31

第三节 开始发展电子信号(60年代中期以后) 34

第四节 主要成就与经验 37

附录 1945年后台湾铁路信号发展简况(至1985年) 42

第一节 信号的由来 45

第一章 信号的由来及发展 45

第二篇 信号与显示 45

第二节 信号的功能和用途的发展 47

第三节 显示方式和制式的发展 48

第二章 信号显示的变革 50

第一节 建国前信号显示的混乱局面 50

第二节 建国初期信号显示制式的改革 51

第三节 建国后信号显示的变革 55

第四节 信号显示制式的改革动向 61

第二节 建国前信号表示器的演变 63

第三章 信号表示器 63

第一节 表示器的意义及历史上使用过的各类表示器 63

第三节 建国后信号表示器的发展 71

第四章 信号机设置位置及显示距离 72

第一节 设置位置的变迁 72

第二节 显示距离的变迁 74

第三篇 信号器材及供电 77

第一章 信号机 77

第一节 臂板信号机 77

第二节 色灯信号机 83

第二章 道岔转换设备 86

第一节 手动道岔转换设备 86

第二节 电动转辙机 89

第三节 电空转辙机 95

第四节 电液转辙机 97

第五节 道岔转换参数的研究 99

第三章 继电器 99

第一节 座式继电器 99

第二节 大插入式继电器 100

第三节 电码继电器 101

第四节 AX系列安全型继电器 103

第五节 其他信号常用的继电器 106

第六节 新型继电器的研究 109

第四章 控制台和表示盘 110

第一节 电气集中控制台 110

第二节 小站电气集中控制台 111

第四节 电锁器联锁控制台 112

第三节 驼峰控制台 112

第五节 表示盘 113

第五章 信号电线路 114

第一节 架空明线和槽管电线路 114

第二节 信号电缆 114

第六章 电源屏 117

第一节 大站电源屏 117

第二节 中、小站电源屏 118

第三节 驼峰电源屏 119

第一节 信号变压器 120

第四节 75Hz和25Hz变频设备 120

第七章 信号专用变压器 120

第二节 轨道变压器 121

第三节 中继变压器 121

第四节 隔离变压器 121

第八章 信号供电 122

第一节 车站信号的供电 122

第二节 自动闭塞的供电 123

第三节 太阳能在信号上的应用 124

第四篇 轨道电路 126

第一章 直流轨道电路和直流脉冲轨道电路的应用和发展 127

第一节 直流轨道电路 127

第二节 直流脉冲轨道电路 130

第二章 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的应用和发展 135

第一节 工频交流轨道电路和交直流轨道电路 135

第二节 驼峰轨道电路、阀式轨道电路、25Hz长轨道电路 139

第三节 相敏轨道电路 143

第一节 交流计数电码轨道电路 148

第三章 交流计数电码、移频、高频轨道电路及计轴设备的应用 148

第二节 移频轨道电路 157

第三节 高频轨道电路 165

第四节 计轴设备 167

第四章 轨道电路基本参数 171

第一节 参数标准 171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轨枕的电气特性 174

第五章 轨道电路专用器材 176

第一节 钢轨绝缘 176

第二节 钢轨导接线、引接线及道岔跳线 180

第一章 闭塞方式的变迁 183

第一节 行车闭塞的起源 183

第二节 电报和电话闭塞方式 183

第五篇 区间闭塞 183

第三节 路签和路牌闭塞方式 184

第四节 双信闭塞方式 186

第五节 半自动闭塞方式 186

第六节 自动闭塞方式 188

第一节 单路签闭塞 192

第二章 人工闭塞设备的发展 192

第二节 电气路签闭塞 193

第三节 电气路牌闭塞 196

第四节 双信闭塞 198

第三章 半自动闭塞设备的发展 199

第一节 联锁闭塞 199

第二节 路牌、路签半自动闭塞 201

第三节 简易继电半自动闭塞 203

第四节 64型继电半自动闭塞 204

第五节 能自动检查列车完整到达的继电半自动闭塞 211

第一节 交流二元三位式自动闭塞 213

第四章 自动闭塞设备的发展 213

第二节 交流二元二位式自动闭塞 214

第三节 交流计数电码自动闭塞 215

第四节 极性电冲自动闭塞 217

第五节 极性频率脉冲自动闭塞 220

第六节 移频自动闭塞 223

第七节 不对称脉冲自动闭塞 227

第一节 车站联锁的出现 229

第六篇 车站联锁 229

第一章 建国前车站联锁的回顾 229

第二节 机械联锁 230

第三节 电机联锁 242

第四节 电气联锁 243

第二章 建国后采用的非集中联锁 249

第一节 联锁箱联锁 249

第二节 钥匙联锁与站内闭塞 253

第三节 电锁器联锁 256

第一节 电气集中联锁 265

第三章 建国以来电气集中联锁的发展 265

第二节 电子集中联锁与微机联锁 310

第三节 信号楼 315

第七篇 行车调度控制系统 317

第一章 诞生与发展 317

第一节 调度集中 317

第二节 我国早期的行车调度控制系统 319

第一节继电式调度集中向电子式过渡 322

第二章 电子式行车调度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322

第二节 电子调度集中在我国的发展 328

第三节调度监督 332

第四节 车站遥控遥信设备 335

第三章 行车调度控制系统相关设备 338

第一节 表示盘和控制台 338

第二节 调度集中与车站联锁设备和区间闭塞设备的结合 340

第三节 列车运行记录器 342

第四节 进路贮存控制 344

第五节 列车车次追踪和显示 346

第四章 计算机辅助的行车调度控制系统 347

第一节 津古行车指挥半自动化系统试验 348

第二节 津古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试点工程 350

第三节 京津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试验及计算机系统引进工作 353

第五章 行车调度控制系统在我国的运用情况与发展展望 357

第一节 调度集中和调度监督系统 357

第二节 车站遥控遥信系统 359

第三节 行车调度控制系统 360

第一节 外国最早的列车自动停车装置 363

第八篇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363

第一章 发展与现状 363

第二节 中国最早的机车信号与自动停车装置 364

第三节 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现状 366

第二章 点式机车信号 366

第一节 机械接触式 367

第二节 双频感应式 371

第三节 机车报警装置 375

第一节 交流计数电码式 380

第三章 连续式机车信号 380

第二节 极性频率脉冲式 383

第三节 移频式 387

第四节 专用的接近连续式 390

第五节 不对称脉冲式 394

第四章 列车自动停车装置 396

第一节 150和66型电空阀 397

第二节 ZT型自动停车器 399

第三节ZDF型电空阀 400

第四节通用自动停车方案 401

第五节 ZTL-1型自动停车装置 404

第五章 主要教训与发展前景 404

第一节 发展中出现的主要教训 404

第二节 发展前景 406

第九篇 调车控制系统 408

第一章 平面调车 408

第二章 驼峰调车 409

第二节 机械化驼峰 410

第一节 简易驼峰 410

第三节 半自动化驼峰 411

第四节 自动化驼峰 413

第五节 编组站的综合自动化 423

第三章 驼峰调车进路控制 424

第一节 推送进路控制 424

第二节 溜放进路控制 425

第一节 调速设备 427

第四章 驼峰调车专用设备 427

第三节 峰下调车进路控制 427

第二节 测量设备 437

第三节 调车机车的设备 443

第四节 其他 450

第十篇 道口信号、防护信号与防雷 453

第一章 道口信号 453

第一节 建国前的道口信号设备 453

第二节 建国后道口信号设备的发展历程 45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471

第二章 防护信号 471

第二节 隧道、桥梁信号 472

第三节 落石、塌方、泥石流报警 474

第三章 防雷 474

第一节 铁路沿线雷暴活动的概况 474

第二节 信号设备雷电防护技术发展情况 477

第三节 信号设备雷电防护的展望 481

第十一篇 电气化铁道对铁路信号的干扰与防护 484

第一节 来自电气化铁道的干扰源 485

第一章 概况 485

第二节 信号设备对干扰防护的发展 486

第二章 电磁干扰与防护 487

第一节 各类信号构件对牵引网危险影响和干扰影响的防护 487

第二节 信号电缆对接触网接地后的防护 490

第三节 信号电缆对感应纵电动势的防护 492

第四节 轨道电路对钢轨不平衡牵引电流的防护 494

第三章 接触网对信号显示的干扰与对策 509

第一节 来自接触网的干扰 509

第二节 减少干扰影响的对策 513

第一节 北京地铁概况 517

第十二篇 地下铁道信号 517

第一章 地铁和地铁信号 517

第二节 地铁信号发展概况 518

第二章 地铁信号基础设备 520

第一节 信号机及信号显示 520

第二节 通过信号机的配置 522

第三节 区间闭塞 523

第四节 车站联锁 526

第五节 专用器材 529

第三章 地铁行车调度控制系统 530

第一节 直流脉冲制调度集中 530

第二节 调相制调度集中 534

第三节 调度集中的相关设备 538

第四章 计算机辅助的地铁行车调度自动化系统 539

第一节 研制过程 539

第二节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用的系统 540

第三节 北京地铁二期工程用的系统 541

第一节 机车信号与自动停车 543

第五章 地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543

第二节 列车速度监督 546

第三节 列车自动驾驶的研制 548

第十三篇 铁路信号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550

第一章 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历程 550

第一节 可靠性技术的诞生及历史 550

第二节 可靠性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551

第一节 发展历程的特点 553

第二章 可靠性技术在中国铁路信号中的应用 553

第二节 几项工作实例 557

第三章 安全性技术的发展历程 563

第一节 机械及电机信号系统的安全性技术 563

第二节 电气信号系统的安全性技术 565

第三节 向电子信号安全性技术发展 568

第四章 各类安全性技术在中国铁路信号中的实现 569

第一节 防错办技术 569

第二节 故障-安全技术 570

第三节 危险侧故障率最小化技术 574

第四节 故障软化技术 575

第五节 其他安全性技术 576

第十四篇 信号工程、工业与维修 578

第一章 信号设计 578

第一节 设计队伍的成长 578

第二节 设计程序与内容的变迁 581

第三节 设计方法的变迁信号工程设计方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585

第四节 设计工作的成就 587

第一节 施工队伍的成长 590

第二章 信号施工 590

第二节 施工标准与工艺的变革 593

第三节 施工工作的成就 596

第三章 信号工业 598

第一节 建国前后铁路信号工业基础 598

第二节 对老厂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组建新厂 599

第三节 信号工业新发展时期 603

第四章 信号维修 604

第一节 维修组织的演变 604

第二节 维修工作的发展 606

第三节 安全生产管理和信号事故的统计分析 611

第十五篇 教育、科技与对外技术合作 617

第一章 教育 617

第一节 铁路信号专业教育发展概况 617

第二节 高等教育 618

第三节 中等技术教育和技工教育 620

第四节 职工教育 622

第五节 信号技术书籍 623

第一节 科研机构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情况 625

第二章 科学技术 625

第二节 科研成果和管理工作经验 629

第三节 科技情报工作 631

第四节 标准化工作 633

第三章 对外技术合作 634

第一节 技术引进 634

第二节 援建坦赞铁路 636

第三节 援建越南“两线一纽”工程 640

大事记 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