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 论 1
第一章蒸汽机车牵引特牲 1
第一节蒸汽机车牵引力产生过程 1
目 录 1
第二节粘着牵引力 2
第三节动轴数及动轴荷重 4
第四节汽缸牵引力及汽缸尺寸的影响 5
第五节锅炉牵引力 8
第六节蒸汽机车牵引特性曲线,锅炉、汽缸及粘着之间的配合 9
第七节蒸汽机车的分类及其与内燃机车牵引力调节的比较 12
第二章火箱及锅胴部分 14
第一节锅炉概述 14
第二篇锅 炉 14
第二节火箱结构 16
第三节火箱配件 20
第四节锅胴、大小烟管 23
第五节蒸汽的湿度及泡沫 26
第六节过热装置 28
第三章烟 箱 32
第一节烟箱的用途及构造 32
第二节通风装置 33
第三节火星防止装置 34
第四章锅炉附属装置 36
第一节调整阀 36
第二节注水器 40
第三节给水预热装置 44
第四节锅炉安全监测装置 47
第五节锅炉清扫装置 50
第三篇汽机部分 52
第五章汽缸与汽室 52
第一节汽缸体 52
第二节汽缸套、汽室套 54
第三节汽缸盖、填料 55
第四节汽缸排水阀 56
第六章鞲鞴组及摇连杆 58
第一节鞲鞴组 58
第二节十字头与滑板 60
第三节摇连杆 61
第七章阀装置 68
第一节蒸汽在汽缸中的工作过程 68
第二节单偏心汽阀的工作原理 69
第三节汽阀运动规律,极坐标阀动图——阀圆图 70
第四节椭圆阀动图 72
第五节双偏心机构的阀动规律 72
第六节华氏阀动机构工作原理 74
第七节汽阀参数的选定 79
第八节华氏阀动机构尺寸的确定 81
第九节回动装置 85
第八章机车惰行 87
第一节惰行时汽机工作情况 87
第二节惰行装置 88
第四篇 蒸汽机车热力过程 90
第九章燃 烧 90
第一节燃料及燃烧 90
第二节燃烧计算 94
第三节火箱的不完全燃烧损失 99
第十章 锅炉的传热 103
第一节火箱的传热 103
第二节烟气在大小烟管中的分配 108
第三节小烟管与第一段大烟管的传热 110
第四节第二段大烟管的传热 113
第十一章锅炉热平衡 120
第一节锅炉热平衡与其他热损失 120
第二节锅炉计算供汽率的确定 125
第三节机车锅炉热力计算示例 127
第十二章通 风 138
第一节锅炉烟气阻力 138
第二节通风装置的功率及效率 139
第三节乏汽引射通风装置对变工况的适应性 141
第四节通风装置的能量平衡 142
第五节通风过程分析 144
第六节通风装置计算 153
第七节乏汽引射通风装置计算示例(圆烟筒) 156
第十三章汽机热力过程及机车效率 161
第一节朗肯循环 161
第二节汽机实际过程及各项热损失 162
第三节相对指示效率、汽机效率及汽耗率 166
第四节汽机热力计算主要内容 169
第五节蒸汽机车总效率 173
第六节新型燃煤蒸汽机车的展望 175
第七节热管及其在蒸汽机车余热回收上的应用 177
第一节车架构造及受力情况 184
第十四章车架、动轮对、动轴箱 184
第五篇走行部分 184
第二节动轮对 188
第三节动轴箱与平楔铁 192
第十五章运动机构惯性力的均衡 194
第一节均衡的概念 194
第二节回转运动质量的均衡 195
第三节摇杆及往复运动质量的惯性力 197
第四节主动轮上垂直惯性力的均衡 199
第五节水平惯性力的均衡 201
第六节动轮对上的实际均衡重量 202
第七节均重块的校验 203
第八节未均衡水平惯性力的动力作用 203
第九节均衡性能的改进 206
第一节蒸汽机车弹簧装置的特点 208
第十六章弹簧装置 208
第二节簧上部分的横向安定性 211
第三节蒸汽机车的重量分配 214
第四节粘着重量增加器 215
第十七章蒸汽机车转向架 218
第一节转向架的功用及类别 218
第二节复原装置及复原力 218
第三节改善蒸汽机车曲线通过动力性能的措施 221
第十八章机车附属装置及煤水车 222
第一节加煤机 222
第二节给油装置 225
第三节煤水车 227
附录蒸汽机车热力过程中主要符号及其代表的量和计量单位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