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1
银行是代罪羔羊 103
第六章 生产性思考——厂商如何设定产出水准 105
在两极中跳动 106
追求最大的利润 109
厂商如何决定产量? 112
成本上涨的冲击 115
税的迷思 119
最大化与最适化 123
第七章 平衡性思考——供需的均衡 127
供需的互动 128
第一部(真):实证及规范性思维 13
亚稳的均衡 130
均衡状态的比较 132
打破均衡状态 133
需求的弹性 137
经济学家的避风港一偏好 139
供需逻辑的谬误 141
第八章 试验性思考——供给与需求的限制 145
供需法则的真相 146
定价的秘决 148
第一章 主观性思考——经济学家在想什么? 15
价格变动的阻力 150
最低工资法的副作用 153
无奈的经济学 156
第九章 机会性思考——工资、地租的决定 161
何谓“机会成本”? 162
该增员或该裁员? 166
工资上升的原因 168
厂商特有的在职训练 169
你的“经济租”是多少 172
观众是看球员还是看球队 174
何谓“消费者剩余”? 177
差异工项制度 179
要不要买车? 18
第十章 自利性思考——自由企业与经济外部性 183
何谓“外部性” 184
开车的社会成本 186
犯罪的外部成本 188
奖助学金由谁领? 191
内化社会成本 193
政府补贴的危险 194
公共财的成本支付 196
一双看不见的手 20
第三部分(大):总体经济思维 201
第十一章 清楚的思考——阐明重要的总体经济学词 203
“货币”的真义 204
假如银行金库是空的 206
假定银行借你一万元 209
银行是货币的创造者 212
你赚多少钱? 213
何谓“国民支出毛额” 215
“弹性泡”的例子 216
所得不是产出,也没有价格 219
国民所得和“需要”没有关系 221
第十二章 循环性思考——所得的循环流动 225
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 226
失业的根由 227
观点大相歧异 229
类似喷泉的所得流动 230
利率的重要性 232
政府的干涉 234
汇率的功能 236
工资弹性的影响 238
凯恩斯学说 24
第十三章 快速的思考——货币流通的速度及数量 241
货币需求与所得水准 243
货币增加的结果 245
通货膨胀的起因 247
货币减少的后果 249
货币数量学说 251
货币的供需理论 254
投机性需求 257
流通速度的不稳定 259
第十四章 明智的思考——调和通货膨胀的不同观点 261
高物价不等于通货膨胀 262
价格的支应 265
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268
第二章 逻辑性思考——经济奇效的思考方式 27
恶性通货膨胀 270
经济学的无能 272
第十五章 合理的思考——失业问题的起因 275
离谱的工资造成失业 277
假设的“真相” 28
自然失业率 280
理性预期理论 281
失业的起因 282
各持己见 284
第十六章 有效性思考——货币效果与通货膨胀 287
透视生活水准 288
支票的冲击 290
伪钞的受害者 293
造福大众的跳机者 294
通货膨胀下的牺牲者 296
持有长期债券的得失 298
谁是获利者? 300
失业的痛苦 303
第四部分(远):经济学的范畴 307
第十七章 开放性思考——国际贸易与金融问题 309
假设的“艺术” 31
保护主义的害处 310
倒闭的另一面 313
维持贸易平衡 315
升值的弊端 317
金本位制是非 319
投机行为的再思 322
第十八章 决定性思考——经济学的限制 325
不涉及“分配” 326
换个角度来看 328
人是理性的 33
突变求生 331
从观察自然得来的体认 334
平等?不平等? 336
旧瓶新酒 338
群体的理性 35
内生与外生变数 37
没耐心的经济学家 39
无法实验的经济理论 41
第二部(小):个体经济思维 43
第三章 需求性思考——我们如何选购商品 45
看电影?吃大餐? 46
量多无价值 48
考虑机会成本 51
时间就是金钱 53
大费周章的推理 56
钱多,花的也多 58
遗失电影票的后果 60
效用最大的迷惑 63
经济学的死角 65
第四章 前瞻性思考——怎样做投资决策 67
你以“需要”来选择商品吗? 68
买新车?买旧车? 72
先求学?先工作? 75
牵一发而动全身 79
作者序 8
买房子?租房子? 82
取舍的智慧 86
第五章 效率性思考——知何评估股票与债券 89
如何购买好股票 90
不要把蛋放在同一篮子里 94
发放股利,抑或再投资 97
市场确实有效率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