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5
第一篇 流体力学过程 11
第一章 流体力学基础 11
第一节 概述 11
第二节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貭 12
1-1 重度 12
1-2 密度 12
1-3 比重 12
1-4 粘度 13
第三节 流体静力学 15
1-6 压强与流体静压强 15
1-5 流体的压缩性 15
1-7 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式 16
1-8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17
第四节 流体动力学 21
1-9 流速与流量 21
1-11 流体稳定流动时的物料平衡——连续性方程式 22
1-11 流体稳定流动时的能量平衡——柏努利方程式 24
1-12 粘性流体的流动型态和雷诺准数 28
第五节 流体的阻力 31
1-11 流体阻力及其计算 31
第六节 流量测定 37
1-11 流体速度及流量的测定 37
第一节 管路的计算以及材料的选用 45
2-1 管径的计算和选择 45
第二章 管路与管件 45
2-2 管路的特性曲线 46
2-3 管路的种类以及材料的选用 47
第二节 管件及阀件的类型和应用 48
2-4 管件 48
2-5 阀件 49
第三节 管路的联接 52
2-6 联接方式的分类 52
2-7 各种联接方式的结构 52
第四节 管路的热补偿 54
第五节 管路 55
2-8 管路布置的基本原则 55
2-9 管路支座和管架 55
第二节 泵的基本工作参数 57
3-1 泵的压头 57
第三章 液体输送机械 57
第一节 概述 57
3-2 泵的吸入高度和压出高度 59
3-3 泵的送液能力 61
3-4 泵出功率和效率 61
第三节 往复泵 62
3-5 往复泵的分类、构造及作用原理 62
3-6 往复泵的流量和转性曲线 64
3-7 往复泵的主要部件结构 65
3-8 往复泵的开动与调节 65
第四节 离心泵 65
3-9 离心泵的分类作用原理与构造 66
3-10 液体在泵内的运动 68
3-11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69
3-12 离心泵的比转数 70
3-13 离心泵的操作 71
3-14 离心泵的井、串联工作 72
3-15 离心泵的开动、调节与安装 72
3-16 离心泵与往复泵的比较 74
3-17 轴流泵 74
第五节 旋转泵 75
3-18 旋转泵 75
3-19 旋转泵的性能及调节 76
第六节 其他类型泵 76
3-20 利用流体作用的泵 76
3-21 各种泵的比较与选择 80
第四章 气体的压缩与输送 82
第一节 概述 82
4-1 气体的压缩过程 82
4-2 气体压缩及输送设备的分类 82
第二节 往复压缩机 83
4-3 往复压缩机的操作原理 83
4-4 往复压缩机的生产能力与功 84
4-5 多级压缩 86
第三节 往复压缩机的构造 86
4-6 往复压缩机的分类 86
4-7 单级压缩机 87
4-8 双级与多级压缩机 88
4-9 往复压缩机的操作、维护和检修 89
第四节 旋转压缩机 90
4-1O 操作原理 90
4-11 旋转压缩机的分类和构造 91
第五节 涡轮鼓风机与涡轮压缩机 92
4-12 操作原理 92
4-13 涡轮鼓风机与涡轮压缩机的构造 93
第六节 气体喷射泵 94
4-14 操作原理与分类 94
4-15 蒸汽喷射泵的构造 95
第七节 送风机 96
4-16 离心式送风机 96
4-19 真空泵 99
第八节 真空泵 99
4-17 轴流式送风机 99
第九节 压缩机的比较和选择 100
第五章 气相非均一系的分离 103
第一节 概述 103
5-1 分离的目的和意义 103
5-2 颗粒大小的测定与其分离效率 103
5-3 分离方法的分类 104
第二节 过滤净制 104
5-4 过滤净制的操作原理 104
5-5 过滤净制的设备 105
第三节 沉降分离 106
5-6 重力沉降 108
5-8 旋风分离器的构造和操作原理 111
5-7 离心沉降的原理 111
第四节 离心沉降 111
第五节 湿法净制 114
5-9 湿法净制原理 114
5-10 湿法净制设备 114
5-11 交丘里除尘器的机理及技术操作条件 115
第六节 凝聚法除尘及电气净制 117
5-12 凝聚法 117
5-13 电气净制 118
第七节 分离设备的选样与比较 119
6-1 液相非均一系的分类及其性质 121
6-2 液相非均一系的分离方法 121
第—节 液相非均一系的分类及其分离方法 121
第六章 液相非均一系的分离 121
第二节 沉降 122
6-3 沉降原理 122
6-4 沉降器的构造 123
6-5 沉降器的计算 124
第三节 过滤 125
6-6 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 126
6-7 过滤介质及助滤剂 129
6-8 过滤机的构造与操作 130
6-9 过滤的计算 136
第四节 离心分离 138
6-10 基本概念 138
6-11 影节离心分离的因素 139
6-12 离心机的构造 140
6-14 离心机的比较和发展 144
6-13 水力旋风分离器 144
第七章 搅拌 146
第一节 机械搅拌 146
7-1 机械搅器的分类 146
7-2 各种机械搅拌器 147
7-3 机械搅拌器的功率计算 149
第二节 气流搅拌 153
7-4 气流的搅拌 153
第三节 搅拌效率 154
7-5 搅拌操作的影响因素 154
7-6 搅拌效率 155
第一节 概述 157
第二篇 热过程 157
第八章 传热学基础 157
第二节 传热基本方程式 158
8-1 传热基本方程式 158
8-2 传热量的计算 159
第三节 传导方程式与给热方程式 161
8-3 传导方程式与导热系数 161
8-4 给热方程式与给热系数 163
第四节 通过间壁的传热 173
8-5 通过平壁的传热 173
8-6 通过圆筒壁们传热 176
第五节 温度差的计算 177
8-7 恒温传热时温度差的计算 177
8-8 变温传热时温度差的计算 178
第六节 热辐射 183
8-9 辐射的基本概念 183
8-10 辐射定律 184
8-11 固体物面间的辐射热交换 185
第七节 热绝缘与热损失 187
8-12 损失于周围介质中的热量 187
8-13 热绝缘与绝热材料 187
第八节 间歇换热过程 188
第九章 加热、冷却与冷凝 191
第一节 概述 191
9-1 换热器的分类 191
9-2 直接热源加热 192
第二节 热源和加热方法 192
9-3 间接热源加热 193
9-4 加热剂与加热方法的选择 198
第三节 冷却和冷凝 200
9-5 冷却和冷凝 200
第四节 间壁式换热器 201
9-6 间壁式投热器 201
第五节 传热强化途径及共发展方向 215
9-7 传热强化途径及其发展方向 215
第六节 温度的测量 217
9-8 脱险温度计 217
9-9 压强温度计 219
9-10 热电偶温度计 220
9-11 电阻温度计 222
9-12 光学温度计 223
9-13 辐射温度计 224
附录 226
1.英制单位换算到公制单位 226
2.单位换算 227
3.固体物料的重度和单位积的重量 228
4.某些液体在0~20℃时的比重 228
5.水在不同温度时的粘度 229
6.某些水溶液的粘度 230
7.液体的粘度 231
8.气体及蒸气的粘度 232
9.某些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233
11.水煤气管的规格 234
10.承插式铸铁管规格 234
12.无缝钢管 235
13.某些固体在0~100℃(时的平均比热) 236
14.某些液体在0~100℃时的平均比热 236
15.气体在P=1绝对大气压时的分子比热 236
16.某些液体的汽化潜热 237
17.某些特质的导热系数 238
18.各种不同液体的导热系数 239
19.水在不同温度时的物理参数 239
20.饱和水蒸气的性质(1) 240
21.饱和水蒸汽的性质(2) 241
22.水在不同温度时的体积膨胀系数 242
23.液体在20℃时体积膨胀系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