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消化系病诊断与治疗 3
第一章 消化系症状分析 3
一、吞咽困难 3
二、恶心与呕吐 6
三、腹痛 9
四、腹泻 16
五、便秘 20
六、腹胀 23
七、腹水 26
八、呕血与黑粪 30
九、便血 35
十、黄疸 39
十一、肝肿大 44
十二、脾肿大 48
十三、腹块 52
第二章 食管疾病 58
一、反流性食管炎 58
二、食管裂孔疝 59
三、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60
四、Barrett食管 62
五、腐蚀性食管炎 63
六、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 64
七、食管癌 65
八、食管良性肿瘤 66
第三章 胃、十二指肠疾病 68
一、急性胃炎 68
二、慢性胃炎 69
三、消化性溃疡 71
四、急性胃粘膜病变 73
五、胃泌素瘤 74
六、胃粘膜脱垂症 75
七、急性胃扩张 76
八、胃扭转 77
九、胃下垂 78
十、胃癌 78
十一、胃的其他肿瘤 80
十二、十二指肠炎 82
十三、十二指肠壅积症 82
第四章 肠道疾病 84
一、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84
二、肠梗阻 85
三、肠套叠 87
四、肠扭转 88
五、克隆病 89
六、吸收不良综合征 90
七、肠结核 92
八、溃疡性结肠炎 93
九、小肠先天性疾病 94
十、阑尾炎 96
十一、小肠肿瘤 98
十二、类癌及类癌综合征 100
十三、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102
十四、肠道易激综合征 103
十五、急性肠缺血综合征 104
十六、慢性肠缺血综合征 106
十七、胃肠道血管畸形 106
十八、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 107
十九、放射性肠炎 108
二十、胃肠道息肉 109
二十一、胃肠道憩室病 110
二十二、胃肠神经官能症 110
二十三、先天性巨结肠 111
二十四、结肠癌 113
二十五、直肠癌 114
二十六、大肠其他恶性肿瘤 115
二十七、肛门疾病 116
第五章 肝脏疾病 121
一、急性肝功能衰竭 121
二、肝硬化 123
三、胆汁淤积综合征 124
五、门脉高压症 126
四、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26
六、肝性脑病 127
七、阿米巴肝脓肿 129
八、细菌性肝脓肿 129
九、脂肪肝 131
十、药物性肝病 131
十一、原发性肝癌 133
十二、转移性肝癌和肝良性肿瘤 135
十三、肝性血卟啉病 136
十四、特发性血色病 137
十五、肝豆状核变性 138
十六、肝胆囊肿病 139
一、急性胆囊炎 141
第六章 胆、胰、腹膜疾病 141
二、慢性胆囊炎 142
三、胆石症 142
四、急性胆管炎 144
五、胆道蛔虫病 145
六、胆道出血 146
七、胆囊癌与胆管癌 147
八、壶腹周围癌 148
九、急性胰腺炎 149
十、慢性胰腺炎 152
十一、胰腺癌 154
十三、急性腹膜炎 156
十二、胰腺假囊肿 156
十四、结核性腹膜炎 158
十五、腹膜后脓肿 159
十六、腹膜后肿瘤 160
十七、腹膜后纤维化 161
第七章 消化系传染病 162
一、病毒性肝炎 162
二、脊髓灰质炎 166
三、细菌性痢疾 167
四、伤寒与副伤寒 169
五、细菌性食物中毒 171
六、霍乱 172
七、阿米巴痢疾 173
八、耶氏菌肠炎 175
九、空肠弯曲菌肠炎 175
十、病毒性胃肠炎 176
第八章 消化系寄生虫病 177
一、血吸虫病 177
二、肺吸虫病 178
三、华支睾吸虫病 179
四、旋毛虫病 180
五、绦虫病与囊虫病 181
六、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183
七、类圆线虫病 184
八、蛔虫病 185
九、钩虫病 186
十、蛲虫病 187
十一、鞭虫病 188
十二、姜片虫病 188
十三、包虫病 189
第九章 遗传性与免疫性疾病 191
一、成人肥厚性幽门狭窄 191
二、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 191
三、肝糖原累积病 193
四、遗传性胃肠道息肉病 195
六、先天性原发性球蛋白缺乏症 198
五、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198
七、获得性原发性球蛋白缺乏症 199
八、选择性IgA缺乏症 199
九、小肠结节淋巴样增生症 200
十、IgA重链病 200
十一、变应性胃肠炎 201
十二、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恶性贫血 201
十三、成人乳糜泻 202
第十章 老年人消化系病 203
一、消化器官老化改变 203
二、老年人消化系病基本特点 204
三、老年人消化系症状分析 205
四、老年人消化系病临床表现 207
五、老年人消化系病的合理用药 208
第十一章 其他系统疾病的消化系表现 209
一、呼吸系病与消化系病 209
二、心血管病与消化系病 210
三、血液病与消化系病 211
四、泌尿生殖系病与消化系病 212
五、内分泌代谢病与消化系病 213
六、结缔组织病与消化系病 214
二、弥漫性食管痉挛综合征 219
一、自发性食管破裂综合征 219
第十二章 胃肠综合征 219
第二篇 消化系病综合征 219
三、缺铁性吞咽困难综合征 220
四、应激性溃疡综合征 220
五、胃切除后综合征 221
六、输入袢综合征 224
七、输出袢综合征 225
八、胆汁反流性胃炎综合征 225
九、残窦综合征 226
十、巨大胃粘膜肥厚综合征 226
十一、胃节律紊乱综合征 228
十二、十二指肠白点综合征 228
十四、十二指肠狭窄综合征 229
十三、十二指肠憩室梗阻性黄疸综合征 229
十五、钩虫性十二指肠炎综合征 230
十六、倾倒综合征 231
十七、盲袢综合征 232
十八、短肠综合征 233
十九、空肠综合征 234
二十、肝曲综合征 235
二十一、脾曲综合征 235
二十二、伪膜性结肠炎综合征 236
二十三、过敏性胃肠炎综合征 236
二十四、失蛋白性胃肠病 237
二十五、肠原性脂质代谢障碍综合征 238
二十六、回盲瓣综合征 239
二十七、急性假性肠梗阻综合征 240
二十八、肠道气囊肿综合征 241
二十九、黑素斑-胃肠道息肉综合征 241
三十、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 242
三十一、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243
三十二、结肠息肉-脑肿瘤综合征 243
三十三、Muir-Torre综合征 244
三十四、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骨瘤-软组织瘤综合征 245
三十五、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 245
三十六、毛粪石综合征 245
三十七、胃肠道Behcet综合征 247
三十八、蓝色橡皮泡痣综合征 248
第十三章 肝脏综合征 249
一、暴发性肝炎样综合征 249
二、肝炎后综合征 249
三、狼疮性肝炎综合征 250
四、特发性门脉高压综合征 250
五、克-鲍综合征 251
六、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252
七、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综合征 253
九、暂时性家族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 254
八、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 254
十、特发性黄疸综合征 255
十一、特发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 256
十二、良性反复性胆汁淤滞综合征 256
十三、核黄疸综合征 257
十四、肝肾综合征 258
十五、肝脑肾综合征 259
十六、内分泌缺陷-肝硬化综合征 260
十七、红细胞增多-肝硬化综合征 260
十八、肿瘤伴随综合征 261
十九、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综合征 262
二十、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 262
二十一、酒精性高脂血症综合征 264
第十四章 胆胰综合征 265
一、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265
二、胆道功能障碍综合征 266
三、继发性胆管炎综合征 266
四、胆囊管综合征 267
五、胆囊管残留综合征 267
六、肝管狭窄综合征 268
七、先天性胆道闭锁综合征 268
八、浓缩胆汁综合征 269
九、先天性胆管扩张综合征 270
十、乏特壶腹部梗阻综合征 270
十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综合征 271
十二、家族性遗传性胰腺炎综合征 272
十三、胰腺恶性病变综合征 272
十四、胰高血糠素瘤综合征 273
十五、胰性霍乱综合征 274
十六、胰腺分裂综合征 275
十七、胰腺囊性纤维化综合征 276
十八、中性粒细胞减少-胰腺功能不全综合征 276
第十五章 其他综合征 278
一、过敏性紫癜综合征 278
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综合征 279
三、腹卒中综合征 279
五、腹绞痛综合征 280
四、腹腔神经丛综合征 280
六、剑突痛综合征 281
七、腹型癫痫综合征 281
八、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282
九、复发性多浆膜炎综合征 282
十、卵巢-腹水-胸水综合征 283
十一、选择性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综合征 284
十二、内脏下垂综合征 284
十四、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 285
十三、胃心综合征 285
十五、大网膜粘连综合征 286
十六、先天性低氯碱中毒性腹泻综合征 286
十七、癌症家族综合征 287
十八、紫绀-杵状指-肝病综合征 288
十九、低血糖综合征 288
二十、异位激素综合征 289
二十一、生长抑素瘤综合征 289
二十二、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 290
二十三、无酸缺铁舌炎综合征 290
(二)滴酸试验 295
(一)食管腔pH测定 295
(三)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测定 295
一、食管功能检查 295
第十六章 消化系功能检查 295
第三篇 实验诊断与辅助治疗 295
二、胃肠功能检查 296
(一)基础胃酸分泌试验 296
(二)五肽胃泌素试验 297
(三)胃粘膜电位测定 297
(四)胃粘膜血流量测定 297
(五)脂肪吸收试验 298
(六)蛋白质吸收试验 298
(七)碳水化合物吸收试验 299
(八)维生素吸收试验 299
(一)糖代谢试验(半乳糖负荷试验) 300
三、肝胆功能检查 300
(九)14C-甘氨胆酸呼气试验 300
(二)蛋白质代谢试验(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测定、血清蛋白电泳测定、血氨测定) 301
(三)脂肪代谢试验(血清总胆固醇测定、血清胆固醇酯测定) 302
(四)胆红素代谢试验(血清胆红素测定、尿胆原测定、尿胆红素测定) 302
(五)酶类测定(转氨酶测定、γ-谷氮酰转肽酶测定、碱性磷酸酶测定、单胺氧化酶测定、s -核苷酸酶测定、亮 304
(六)胆汁检查 307
四、胰腺功能检查 307
(一)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查(胰泌素试验、Lundh标准餐试验、口服合成多肽N-苯甲酰-L-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试 307
(二)胰腺内分泌功能检查(空腹血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可的松耐量试验、甲苯 311
五、胃肠激素测定 313
(一)胃泌素测定 313
(二)抑胃肽测定 313
(六)胰多肽测定 314
(五)胰高血糖素测定 314
(三)胰泌素测定 314
(四)胆囊收缩素测定 314
(七)胃动素测定 315
(八)血管活性肠肽测定 315
(九)蛙皮素测定 315
第十七章 消化系内镜检查 317
一、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317
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319
三、小肠镜检查 321
四、结肠镜检查 322
五、胆道镜检查 324
六、腹腔镜检查 325
七、电子内镜检查 327
八、超声内镜检查 328
九、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内镜检查 329
十、胃肠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330
十一、胃肠道息肉的内镜治疗 332
十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333
十三、内镜下胆道内、外引流术 334
十四、内镜下其他治疗应用 334
第十八章 消化系X线检查 337
一、食管造影 337
二、胃肠造影 338
三、大肠造影 340
四、胆系X线检查 341
第十九章 介入放射学 343
一、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343
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及引流术 346
三、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347
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48
第二十章 CT与MRI检查 349
一、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CT) 349
二、磁共振成像(MRI) 351
第二十一章 超声显像诊断 353
一、基本原理与仪器选择 353
二、肝脏疾病的超声显像 354
三、胆系疾病的超声显像 357
四、脾脏的超声显像 359
五、胰腺疾病的超声显像 360
六、腹膜后肿块的超声显像 361
七、介入性超声的应用 362
第二十二章 放射性核素检查 365
一、肝脏显像 365
二、肝脏血池显像 366
三、胆系显像 367
四、脾脏显像 368
(一)消化道出血显像 369
六、胃肠疾病的核素检查 369
五、胰腺显像 369
(二)美克尔憩室显像 370
(三)胃一食管反流测定 370
(四)肠-胃反流测定 371
(五)食管通过功能测定 371
(六)胃排空时间测定 371
(七)结肠癌免疫显像 372
(八)其他 372
七、ECT在消化系病诊断中的应用 372
(二)癌胚抗原 373
(三)癌胚抗原19-9和癌胚抗原S0 373
(一)甲胎蛋白 373
八、放射免疫测定 373
(四)胃泌素 374
(五)血清胆酸 374
(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374
(七)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374
(八)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和抗体 375
第二十三章 消化系其他检查 376
一、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 376
二、胃脱落细胞检查 376
三、小肠粘膜活检术 377
四、经皮肝穿刺活检术 378
五、腹水检查 379
第二十四章 消化系病辅助治疗 381
一、食管及胃底气囊压迫术 381
二、鼻饲术 382
三、洗胃术 382
四、胃肠减压术 383
五、不保留灌肠术 384
六、保留灌肠术 384
七、腹水浓缩回输术 385
八、人工肝 386
九、静脉高营养 387
十、要素饮食 389
第二十五章 消化系病中医辨证施治 392
一、胃脘痛 392
二、呕吐 394
三、呃逆 396
四、腹痛 398
五、黄疸 400
六、鼓胀 405
七、吐血、便血 405
八、便秘 407
九、泄泻 409
十、痢疾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