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有机化学基础 1
一、元素分析 1
(一)元素的定性分析 1
1.含碳化合物中元素的测定 1
(二)元素的定量分析 2
1.氯的定量分析 2
2.气态烃分子式的推导 5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精制 7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离 7
1.凝固点的测定 11
(一)利用凝固点降低测定分子量 11
三、分子量的测定 11
(二)有机化合物的精制 11
2.利用凝固点降低测定分子量 14
(二)利用沸点升高测定分子量 19
四、异构体 21
(一)结构异构体 21
1.邻苯二甲酸及其异构体(位置异构) 21
2.乙酰乙酸乙酯的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 23
3.丁醇的反应结构及其反应性能 25
(二)立体异构体 26
1.由酒石酸生成葡萄酸(旋光异构) 26
2.葡萄酸的拆分(旋光异构) 27
3.旋光度的测定 28
4.顺丁烯二酸及反丁烯二酸(几何异构) 31
2.水杨酸甲酯的合成 1 32
5.偶氮苯的顺式及反式异构体的分离(几何异构) 34
(一)甲烷的制备及其定量测定 38
第二章脂肪族化合物 38
一、烃类 38
(二)乙烯的制法及其性质 40
1.教师实验 40
2.学生实验 42
3.制备乙烯所用的实验材料 43
(三)丙烯的制法及其性质 45
(四)乙炔的制法及性质 46
(五)烃类的比较 48
1.闪点测定器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48
2.烃类中C-C键的性质 52
(一)甲醇 54
2.利用铬变酸检测甲醇 54
1.甲醇的性质 54
二、醇 54
(二)乙醇的性质 56
(三)甘油 56
1.甘油的性质 56
2.贝尔兹液的制备 58
3.卢戈耳氏(Lugol)液的制备 59
(四)其它醇类(甘露醇) 60
三、烃的卤化物 61
(一)碘仿反应 61
(二)氯仿反应 62
四、醚 64
(一)乙醚的制法及性质 64
1.甲醇与热氧化铜的反应 65
五、醛类 65
(一)甲醛 65
2.甲醛的生成及其性质 67
(二)乙醛的制法 70
1.用硫酸汞作催化剂,乙炔与水加成的方法 70
2.乙醇氧化法 71
3.硫酸分解三聚乙醛法 72
(三)乙醛的性质及其鉴定 73
1.性质 73
2.鉴定 74
(四)其它醛类 74
1.丙烯醛的制法及性质 74
2.苯甲醛的制法及性质 75
(一)丙酮的制法及性质 77
六、酮类 77
(二)醛、酮的定量测定 78
七、羧酸 79
(一)甲酸及乙酸的性质 79
(二)乙酸酐的性质 81
(三)草酸的性质 83
(四)羟基酸 86
1.柠檬酸的制法 86
2.羟基酸的反应 88
3.菲林溶液及其反应 90
4.除酒石酸外的羟基酸是否也能发生菲林溶液的反应 90
5.改变菲林溶液组成时发生何种现象 91
(五)乙酰胺的合成 93
1.由乙酸制备乙酸乙酯及乙酸戊酯的方法 95
八、酯 95
(一)乙酸酯的制法 95
2.由乙酸酐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97
3.利用乙酰氯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98
(二)乙酸乙酯的精制及其产率的测定 99
1.大量制备乙酸乙酯 99
2.乙酸乙酯的精制 100
(三)乙酸丁酯的合成(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分离与精制) 101
2.酯的鉴定 105
(四)苯甲酸乙酯的合成及酯的鉴定 105
1.苯甲酸乙酯的合成 105
1.皂化 106
2.乙酸乙酯皂化时温度和氢氧化钠浓度的影响 106
(五)乙酸乙酯的皂化 106
(一)苯的性质 109
一、芳香烃 109
第三章芳香族化合物 109
(二)甲苯的性质 112
(三)二甲苯的性质 113
二、芳香族卤化物 114
(一)溴苯的制法 114
(二)滴滴涕(D.D.T.)的制法 115
三、酚类 117
(一)苯酚的性质 117
(二)酚类的颜色反应 120
四、磺酸 120
(一)苯磺酸 120
1.苯磺酸的制法 120
2.苯磺酸的性质 122
(一)邻苯二甲酸的性质及酚酞的合成 124
五、芳香酸 124
六、芳香族羟基酸 127
(一)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 127
1.水杨酸的性质 127
2.水杨酸的鉴定及糖精的鉴定 128
(二)水杨酸衍生物 130
1.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130
七、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134
(一)硝基苯的合成 134
(二)苯酚的硝化 137
1.用硝酸硝化(邻硝基苯酚的合成) 137
2.用NaNO3+H2SO4硝化苯酚(邻对位硝基苯酚的合成) 140
(三)苦味酸 141
1.苦味酸的合成及性质 141
2.由一氯代苯(氯苯)合成苦味酸 143
八、芳香族胺类化合物 146
(一)苯胺的制法 146
1.用锡和盐酸还原硝基苯 146
2.用铁和盐酸还原硝基苯 148
(二)苯胺的性质和检验 149
1.苯胺的性质 149
2.苯胺的检验 150
(三)乙酰苯胺的合成 152
第四章天然有机化合物 156
一、油脂 156
(一)油脂 156
1.油脂的提取与组成物的分离 156
2.油脂的各种检验法 159
1.制法 162
(二)肥皂 162
2.钙皂和镁皂的性质 163
二、糖类 164
(一)葡萄糖 164
1.葡萄糖的性质 164
2.葡萄糖的检验法 166
(二)蔗糖 168
1.蔗糖的性质 168
(三)淀粉 170
1.淀粉的精制方法 170
2.淀粉的性质 172
3.淀粉的糖化 174
(四)其它糖类 177
1.麦芽糖 177
2.糖原 179
3.由牛奶制取乳糖和酪蛋白 180
(五)糖类的性质 182
1.糖和一些化合物的反应 182
2.糖类还原作用的比较 187
(六)糖类的纸色谱法 190
三、纤维素 193
(一)纤维素的水解 193
(二)硝化纤维与火棉胶膜的配制 194
(三)铜氨丝 195
(四)粘胶丝 197
四、氨基酸和蛋白质 201
(一)氨基酸 201
1.蛋清蛋白的分离 202
(二)蛋白质 202
2.蛋白质性质、组成的确定和检验反应 203
(三)丝、羊毛 205
五、酶 206
(一)水解酶 206
1.尿素酶 206
2.胃蛋白酶 209
3.转化酶(蔗糖酶) 212
4.唾液α-淀粉酶 215
(二)其它酶 217
1.过氧化氢酶 217
2.琥珀酸脱氢酶 219
3.甲酸脱氢酶 222
4.过氧化物酶 223
六、用天然产物进行的提取实验 225
(一)用头发制取胱氨酸 225
(二)由小麦制取谷氨酸 230
(三)从茶叶提取咖啡碱 232
(四)从荩草中提取黄色色素 235
第五章 合成有机化合物 238
一、染料 238
(一)合成 238
1.酚酞简易合成法 238
2.萤光黄简易合成法 239
3.偶氮染料的合成 240
4.铜酞菁的合成 247
(二)染色 249
(一)洗涤剂的合成 253
二、洗涤剂 253
(二)洗涤剂的性质 255
(三)洗涤剂的组成 256
1.洗涤剂中磷酸盐的分析 256
三、合成纤维 258
(一)加聚型纤维 258
1.聚乙烯醇类(聚乙烯醇纺丝) 258
(二)缩聚型纤维(聚酰胺类) 258
1.通过界面结聚制取尼龙 258
四、合成树脂 261
(一)加聚型树脂 261
1.醋酸乙烯的聚合 261
(1)醋酸乙烯经乳液聚合制取乳胶(2)醋酸乙烯的聚合——粘合剂的制取(3)维尼纶海绵的制法2.苯乙烯 265
3.聚乙烯、聚苯乙烯 267
(二)缩聚型树脂 268
1.酚醛树脂的制法 268
2.尿素树脂的制法 270
3.其它缩聚型树脂 271
(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 274
五、医药、农药、生物色素 278
(一)医药 278
1.维生素类 278
2.其它医药 288
(二)农药 292
1.2,4-D(2,4二氯苯氧乙酸)的制法 292
2.α-萘乙酸的制法 294
(三)生物色素 297
1.用菠菜制取胡萝卜素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