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手册 第1分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异,周兆桐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
  • 页数:371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篇 混凝土概论 1

第一章 混凝土的组成 1

第一节 混凝土的定义 1

第二节 混凝土的材料组成 1

第三节 混凝土的分类 3

第二章 混凝土的特点 4

第一节 混凝土的基本性质概述 4

一、容重(5) 二、力学性质(5) 三、热工性能 6

四、吸水、透水性(6) 五、隔声性(6) 六、耐久性 6

七、可塑性(7) 八、经济比较 7

第二节 制取优质混凝土的途径 8

第三节 混凝土的增强方法 9

第四节 混凝土的用途 10

一、用钢材增强(9) 二、用纤维增强(10) 三、用聚合物增强 10

一、与强度有关的用途(10) 二、与重量有关的用途 11

三、与热工有关的用途(11) 四、与抗渗、防水、耐酸有关的用途 11

五、与声响有关的用途(12) 六、其他用途 12

第二篇 原材料及配合比 13

第一章 水泥 13

第一节 概述 13

第二节 常用水泥的品种及性质 14

第三节 水泥的生产过程 17

一、原料(17) 二、生料的配制与磨细(17) 三、生料的煅烧 17

四、熟料的磨细 18

第四节 水泥的凝结硬化机理 18

第五节 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能 20

一、比重与容重(20) 二、细度(20) 三、需水量 20

四、凝结时间(21) 五、安定性(21) 六、强度与标号 21

一、水泥腐蚀的原因及其主要类型(23) 二、防止腐蚀的方法 23

七、水化热(22) 八、硬化时体积变化 23

第六节 水泥的腐蚀与防止 23

第七节 水泥的应用与保管 24

第二章 骨料 36

第一节 概述 36

第二节 骨料的分类 36

一、按颗粒大小分类(36) 二、按产地及来源分类 37

三、按比重分类(37) 四、按石质分类 37

第三节 骨料的采集和生产 38

一、骨粒的采集和生产方式(38) 二、我国骨料的生产和使用概况 38

第四节 普通骨料的性能及其意义 39

一、含水率(39) 二、比重(40) 三、容重、空隙率 41

四、级配、细度模数、粒径、最大粒径(42) 五、颗粒形状、表面特性 50

六、强度、弹性模量(51) 七、坚固性、耐磨性(53) 八、热学性能 55

九、活性(55) 十、有害物质含量 56

第五节 各种骨料的特性及应用 58

一、(天然)砂、砾石(58) 二、碎石、石屑(破碎砂) 63

三、矿渣骨料(65) 四、轻骨料 68

五、防护混凝土骨料(72) 六、耐热混凝土骨料 76

七、耐蚀混凝土骨料(77) 八、破碎混凝土再生骨料 79

第六节 骨料的选择与使用 81

一、正确的认识(81) 二、骨料使用注意事项 83

第三章 水 84

第一节 概述 84

第二节 混凝土用水的技术要求 85

一、一般工程中混凝土用水的技术要求(85) 二、专门工程中混凝土用水的技术要求 86

三、国外对搅拌用水质量的要求 86

第三节 海水 87

第一节 概论 88

第四章 外加剂 88

一、概述(88) 二、外加剂发展概况(88) 三、外加剂的分类 89

四、外加剂的作用和应用范围(91) 五、外加剂品种的选择 93

六、使用外加剂应注意的事项(95) 七、外加剂的适宜掺量 96

八、外加剂掺量的表示方法 99

〔附录一〕《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草案 100

〔附录二〕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结构、性能、使用机理及适用范围一览表 103

〔附录三〕国内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简介 106

第二节 减水剂 109

一、概述(109) 二、减水剂的作用机理(111) 三、减水剂的掺加方法 112

四、国产减水剂概况(117) 五、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介绍 118

六、掺减水剂混凝土易发生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20

第三节 高效减水剂 121

一、概述(121) 二、高效减水剂的性质 123

三、使用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性质(125) 四、混凝土的制备及养护 128

第四节 引气剂 129

一、概述(129) 二、使用引气剂的未凝固混凝土的性质 130

三、使用引气剂的混凝土的强度(133) 四、抗冻融循环性 134

第五节 引气减水剂 136

一、概述(136) 二、引气减水剂的引气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36

三、如何控制混凝土的适宜含气量 141

第六节 早强剂 142

一、概述(142) 二、早强剂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143) 三、氯盐早强剂 143

四、硫酸盐早强剂(144) 五、几种含三乙醇胺的复合早强剂 146

第七节 缓凝剂 149

一、概述(149) 二、缓凝剂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150

第八节 速凝剂 151

一、概述(151) 二、速凝剂的使用方法 152

三、速凝剂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152) 四、几种速凝剂介绍 152

一、概述(154) 二、各类防水剂特性 154

第九节 防水剂 154

第十节 抗冻剂 157

一、概述(157) 二、抗冻剂的作用机理(157) 三、抗冻剂的分类 157

四、抗冻剂的掺量(159) 五、使用抗冻剂的注意事项 160

第十一节 发气剂、泡沫剂 161

一、概述(161) 二、发气剂(162) 三、泡沫剂 164

第十二节 混合材 164

一、混凝土用混合材的种类(164) 二、混凝土用混合材的选用原则 165

三、混合材对水泥强度的影响(166) 四、粉煤灰 167

五、火山灰质混合材的质量标准(169) 六、水泥混凝土掺用黄土、粘土的技术条件 170

第十三节 膨胀剂、收缩补偿剂 170

一、概述(170) 二、各类膨胀剂和收缩补偿剂简介 171

第十四节 着色材料 172

一、水泥、骨料的色和混凝土的色(172) 二、水泥用颜料应具备的性质 172

三、适合水泥着色的颜料(173) 四、颜料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173

五、有色骨料 174

第十五节 其他外加剂 174

一、助泵剂(174) 二、增粘剂(175) 三、减气剂 175

四、保水剂(175) 五、防湿剂(175) 六、杀霉剂和杀菌剂 175

第五章 钢筋 176

第一节 概述 176

一、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作用(176) 二、对钢筋的主要性能要求 176

三、钢筋的分类(176) 四、混凝土的其它加筋材料 178

第二节 钢筋的机械性能及化学成分 179

一、强度及变形性能(179) 二、冷弯性能(180) 三、可焊性 181

四、疲劳性能(181) 五、应力松弛(181) 六、锈蚀及应力腐蚀 182

七、低温性能(182) 八、化学成分 182

第三节 国产钢筋的性能及应用 183

一、热轧钢筋(183) 二、热处理钢筋(186) 三、冷拉钢筋 187

四、碳素钢丝、刻痕钢丝、钢纹线(188) 五、冷拔低碳钢丝及其制品 190

六、绑扎钢筋、钢筋网片、钢筋骨架 191

第四节 几种新型钢筋 192

一、精轧螺纹钢筋(192) 二、冷轧扭钢筋(193) 三、双钢筋及双钢筋网片 194

四、防蚀钢筋 195

第五节 国外钢筋简介 195

一、概况(195) 二、常见国外进口钢筋的品种及性能 196

三、常见进口钢筋的使用 198

第六章 混凝土配合比 200

第一节 概述 200

第二节 配合比设计——体积法 200

一、计算水灰比(200) 二、确定用水量(202) 三、计算水泥用量 203

四、确定砂率(203) 五、计算砂石用量(203) 六、求得初步配合比 204

第三节 配合比设计——重量法(假定容重法) 206

七、试配和调整(204) 八、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206

第四节 配合比设计实例 208

一、计算水灰比(208) 二、确定用水量(208) 三、计算水泥用量 209

四、确定砂率(209) 五、计算砂石用量(209) 六、得出初步配合比 209

七、试配和调整(210) 八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210

第五节 掺外加剂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8

一、掺引气剂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18) 二、掺减水剂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9

第六节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尺 220

一、概述(220) 二、参数的确定(221) 三、计算尺使用实例 223

四、现场调整配合比(224) 五、必要的折合、修正 225

第三篇 混凝土的性质 227

第一章 搅拌后的混凝土性质 227

第一节 概述 227

第二节 和易性和稠度 228

一、和易性(228) 二、稠度 233

第三节 流变特性 234

一、流变学概述(234) 二、理想材料的基本模型和基本流变方程 235

三、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变方程(236) 四、混凝土流变学中重要术语的概念 237

第四节 含气量 239

第五节 离析 241

一、概述(241) 二、粗骨料的离析(241) 三、水泥浆或水的离析 241

四、离析的防止 242

第六节 振动效果 242

一、与振动效果有关的因素(242)二、二次振捣的效果(243) 三、振捣效果的模式 244

第二章 凝结、硬化过程中的混凝土性质 245

第一节 概述 245

第二节 凝结 245

一、概述(245) 二、影响凝结的因素(246) 三、“冷接头”的防止 248

第三节 泌水和早期体积变化 248

一、概述(248 ) 二、泌水(249) 三、早期体积变化 250

第四节 早期裂缝 252

一、概述(252) 二、沉降裂缝(252) 三、早期干裂 252

四、模型变形裂缝(253) 五、振动裂缝和轻微荷载裂缝 253

第五节 温度上升 253

第六节 早期强度 256

一、概述(256) 二、早期抗压强度的推算方法 256

第七节 侧压 259

一、概述(259) 二、最大侧压力计算(259) 三、影响最大侧压的因素 260

第三章 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质 261

第一节 抗压强度 261

一、概述(261) 二、各类强度指标的关系(261) 三、混凝土的破坏过程 262

四、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 263

第二节 其他强度 270

一、抗拉强度(270) 二、抗弯强度(271) 三、抗剪强度 273

四、支压强度(274) 五、组合应力下的强度(274) 六、粘结强度 275

七、抗扭强度(277) 八、冲击强度 278

第三节 弹性 279

一、应力—应变曲线(279) 二、弹性常数 281

第四节 徐变 284

一、概述(284) 二、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 286

第五节 疲劳 290

一、概述(290) 二、疲劳试验和S—N线图(290) 三、混凝土的疲劳特性 291

四、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292) 五、抗拉疲劳、抗弯疲劳特性 292

第六节 裂缝 293

一、概述(293) 二、常见的混凝土裂缝及其特征 293

三、发生裂缝的原因和防止措施 294

第七节 微裂缝 294

三、结构缺陷和微裂缝的种类(295) 四、混凝土的变形特性和微裂缝 295

一、概述(294) 二、微裂缝试验方法概要 295

第四章 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298

第一节 容重 298

一、概述(298) 二、各种混凝土的容重 298

三、混凝土的容重同各种性质的关系(299) 四、混凝土容重理论计算式 300

第二节 体积变化 300

一、概述(300) 二、含水量引起的体积变化 300

三、温度引起的体积变化(304) 四、碳化引起的体积变化 304

五、其他原因引起的体积变化 304

第三节 抗冻性 305

一、概述(305) 二、产生冻害的因素(306) 三、防止冻害的方法 309

第四节 混凝土的碳化 311

一、概述(311) 二、影响混凝土碳化的因素 311

三、碳化深度与碳化年限的关系(313) 四、自然碳化进程的估算 314

第五节 钢筋的电化学腐蚀 315

五、防止碳化的方法 315

一、钢筋的电化学腐蚀机理(315) 二、影响钢筋腐蚀的因素 316

三、根据电位判断钢筋的腐蚀状态(320) 四、防止钢筋电化学腐蚀的措施 321

第六节 抗化学侵蚀性 321

一、概述(321) 二、化学侵蚀作用(321) 三、各种化合物的侵蚀作用 323

第七节 抗磨损与气蚀性 329

一、概述(329) 二、影响抗磨性的因素(330) 三、改善气蚀损害的方法 331

第八节 抗渗性 331

一、概述(331) 二、影响抗渗性的因素(332) 三、渗透的原理 334

第九节 碱—骨料反应 335

一、概述(335) 二、各类碱—骨料反应的特点 335

三、碱—骨料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336) 四、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措施 337

第十节 热工性质 337

一、体积变化(337) 二、导热系数、导温系数和比热 340

第十一节 耐火性 347

一、概述(347) 二、混凝土耐火特性(348) 三、增强耐火性的措施 353

第十二节 耐热性 353

第十三节 耐超低温性 354

第十四节 有关声和振动的性质 356

一、混凝土的声和振动(356) 二、有关混凝土的声和振动的常数 356

三、混凝土的消声特性(357) 四、混凝土的隔声特性 358

五、混凝土的板冲击声隔断特性 360

第十五节 有关颜色的性质 361

一、混凝土的颜色(361) 二、水泥的颜色(361) 三、混凝土颜色的变化 362

四、混凝土的本色和美观性(363) 五、改善混凝土外观的方法 363

第十六节 防污染性 364

一、概述(364) 二、污染的测定及评价方法 365

第十七节 防射线性 368

一、概述(368) 二、混凝土对辐射线的防护能力 368

三、辐射线的损伤(370) 四、由辐射线物质产生的表面污染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