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利益 1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关系的性质 2
第一节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现处于初级阶段 2
一、为什么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2
二、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 5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其它经济形式及其作用 8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 10
五、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 1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4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 14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 17
三、价值规律与竞争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经济利益关系 21
一、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的性质 21
二、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的经济利益关系 23
三、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意义 25
第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利益的调整 2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其作用 29
一、经济体制的内涵 29
二、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31
三、经济体制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32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 35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5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36
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利益关系问题 39
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它方面改革的关系 41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44
一、1978年以前的中国经济体制 44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50
第二篇 劳动者个人、家庭及其经济利益 57
第三章 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个人利益 58
第一节 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 58
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结合方式和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58
二、个体劳动者和其它非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者的地位 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个人利益 64
一、劳动者的需要 64
二、劳动者的个人利益 69
三、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实现及其意义 71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劳动 7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74
一、劳动的性质 74
二、劳动的普遍性 75
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关系 77
四、劳动仍然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 78
第二节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79
一、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 79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非生产劳动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8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为自己的劳动和为社会的劳动 83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必要劳动 83
二、为自己的劳动和为社会的劳动 84
三、劳动时间 85
第四节 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 86
一、充分发挥劳动者积极性的意义 86
二、充分发挥劳动者积极性的条件 87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家庭消费 9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家庭的地位和作用 90
一、社会主义家庭的形成和性质 90
二、劳动者个人的经济生活和家庭关系 92
三、劳动者家庭生活的内容和家庭的职能 93
第二节 劳动者家庭的消费单位的职能 98
一、家庭消费是劳动者经济利益的实现 98
二、劳动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生活的必要性 99
三、家庭消费生活的内容 102
第三节 劳动者家庭的收入和支出 102
一、家庭收入的来源 102
二、决定家庭消费水平的基本因素 104
三、家庭的消费构成和支出构成 106
第四节 家庭消费生活的优化和科学指导 109
一、家庭消费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109
二、社会对家庭消费的指导 111
三、搞好家庭消费生活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 112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家庭的生产和经营 113
第一节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部分劳动者家庭作为生产和经营单位的职能仍然存在 113
一、部分劳动者家庭仍然存在生产和经营职能的原因 113
二、家庭生产经营的类型和性质 1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家庭生产的商品性 120
一、部分劳动者家庭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120
二、个体家庭商品生产的两重性 122
三、价值规律对个体经济的作用 123
四、个体经济的产品价格形成和价格机制 125
第三篇 社会主义企业及其经济利益 131
第七章 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及生产过程 132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和作用 132
一、企业的特征 132
二、企业的组织形式 134
三、企业的素质 136
四、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37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利益及动力 138
一、企业有自身的经济利益 138
二、企业的动力 141
三、企业的活力 142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过程 144
一、企业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144
二、企业纯收入生产的意义 145
第八章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 1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本质、结构和来源 147
一、企业资金的本质 147
二、企业资金的结构 148
三、企业资金的来源 1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 150
一、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 150
二、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151
三、加速资金周转与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 154
第九章 社会主义企业行为与运行机制 158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行为 158
一、企业行为的含义 158
二、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 159
三、企业,行为合理化的基本条件 1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机制 163
一、成本机制 164
二、工资机制 165
三、价格机制 166
四、利润机制 168
五、管理机制 170
第四篇 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经济与公共利益 171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经济 17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公共经济的内容和特点 172
一、公共经济的内容 172
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公共经济的主体 173
三、社会主义社会公共经济的特点 17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公共经济的资金 178
一、财政——公共经济的资金保证 178
二、财政收入 179
三、财政支出 182
四、财政收支平衡 184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财产 18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公共利益 186
一、公共利益的内含和特点 186
二、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 18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财产 191
一、财产与公共财产 191
二、公共财产——公共利益实现的物质手段 192
第五篇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经济利益调节 195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及其宏观调控 19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过程及其主体 196
一、生产力组织过程与生产关系实现过程的统一 196
二、经济运行的主体 19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动力 200
一、经济运行的原动力 200
二、经济运行的集体动力和社会动力 204
三、经济运行的动力冲突 20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过程的调控 209
一、经济运行过程的自动调控 209
二、经济运行过程的计划调控 21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调控模式的转换 216
一、传统的调控模式 216
二、从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的转换 217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及市场体系 220
第一节 市场和市场调节的一般规律性 220
一、市场 220
二、市场调节的一般规律性 2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及其运行机制 232
一、社会主义市场的特性 232
二、社会主义市场的运行机制 235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41
一、市场体系 241
二、完善商品市场 243
三、完善金融市场 244
四、完善劳动市场 247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 2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利益矛盾 249
一、经济利益矛盾存在的原因 249
二、两类经济利益矛盾 251
三、经济利益矛盾体系 253
第二节 调节经济利益关系的作用和原则 254
一、调节经济利益关系的作用 254
二、调节经济利益关系的原则 25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 259
一、国家(地方)与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 259
二、国家与地方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 260
三、各民族(地区)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 260
四、军队与地方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 261
五、企业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 262
六、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 262
七、劳动者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 263
第四节 非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 266
一、雇工与雇主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 266
二、公有经济与外资经济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 267
三、制裁一切非法牟利者 267
第六篇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269
第十五章 经济生活国际化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 270
第一节 现代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与经济生活国际化 270
一、经济生活国际化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270
二、经济生活国际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74
三、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形式 276
第二节 对外经济关系的作用 277
一、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77
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278
三、保证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 279
四、节约社会劳动 280
五、积累资金 280
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281
第三节 对外经济关系中经济利益的调节 281
一、对外经济关系中国家与企业经济利益的调节 281
二、对外经济关系中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和单位之间经济利益的调节 282
三、对外经济关系中中央与地方经济利益的调节 285
第十六章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87
第一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287
一、正确地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287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287
第二节 对外贸易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290
一、对外贸易与生产的关系 290
二、内销与外销的关系 291
三、进口与出口的关系 292
四、进口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 293
五、提高出口商品质量、降低成本与增加外汇收入的关系 294
第三节 对外经济贸易中的经济调节机制 296
一、汇率 296
二、关税 298
三、对外贸易信贷 300
第四节 我国对外开放中采取的重大措施 302
一、利用国外资金 302
二、举办经济特区 306
三、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308
第七篇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311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比例、速度和效益 312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比例 312
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和有计划发展规律 312
二、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比例关系 314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速度 315
一、经济发展速度的内涵 315
二、经济增长的两种基本模式 316
三、结构优化的适度经济增长 318
第三节 经济效益 320
一、经济效益的内涵 320
二、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322
三、比例、速度、效益的统一 323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326
第一节 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 326
一、制订经济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326
二、制订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328
三、战略模式的分类 330
四、选择战略模式的要求 33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导 333
一、实行战略指导的意义 333
二、组织战略转化 335
三、运用发展机制 336
四、实施战略转变 339
第三节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340
一、战略指导思想 340
二、战略目标 343
三、战略重点 345
四、战略阶段 347
五、战略对策 348
第八篇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 351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管理手段 35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352
一、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352
二、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354
第二节 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和管理目标 357
一、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 357
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360
三、国家经济管理行为的合理化 363
第三节 中心城市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364
一、中心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64
二、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365
三、发挥中心城市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367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 37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体制 370
一、确定国家、市场、企业的关系,实行国家对企业的间接管理 370
二、建立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 370
三、计划体制中“大”与“小”的关系 372
四、国家计划体制的内容 374
五、市场运行中国家计划管理的作用 377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379
一、综合平衡的内涵 379
二、物力、人力、财力的综合平衡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