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网络的介绍 1
1.1 “地球村” 1
1.2 远程通信网络的发展 1
1.3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4
1.4 什么是通信网络 5
1.5 交换技术 7
1.6 网络协议体系结构 9
1.6.1 开放式互连系统〈SOI〉参考模型 9
1.6.2 交互式网络协议体系结构 13
1.6.3 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协议 13
1.6.4 数字网络体系结构(DNA) 13
1.7 通信网的类型 15
1.7.1 电话网 15
1.7.2 广域数据通信网 15
1.7.3 局域网 15
1.7.4 城(市)(区)域网 16
1.7.5 综合业务数字网络 16
1.7.6 无线电网络 17
1.7.7 互星网络 17
1.7.8 移动式通信网 18
1.7.9 有线电视 20
1.8 标准化活动 21
[推荐读物] 22
[习题] 22
第二章 数据通信原理 24
2.1 通信系统模型 24
2.2 数字信道中的模拟信号 24
2.2.1 脉冲编码调制(PCM) 25
2.3 数据传送 27
2.3.1 传送模式 27
2.3.2 传送技术 28
2.4 数据信令的模式 30
2.4.1 数字信道中的数据传送(数字信令) 31
2.4.2 模拟信道中的数据传送(模拟信令) 33
2.5 信道宽度和信道容量 36
2.6 传送介质 36
2.6.1 明线线路 36
2.6.2 双绞线 37
2.6.3 同轴电缆 38
2.6.4 波导 38
2.6.5 光导纤维 38
2.6.6 微波无线电 39
2.6.7 卫星 40
2.7 多路复用 40
2.7.1 频分复用(FDM) 40
2.7.2 时分复用(TDM) 41
2.8 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 45
2.8.1 EIA-232-D 45
2.8.2 X.21 47
2.9 噪声和错误检测方式 48
2.9.1 奇偶校验码 48
2.9.2 块奇偶校验 49
2.9.3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50
[推荐读物] 53
[习题] 53
第三章 排队系统 56
3.1 概述 56
3.2 连续时间离散型随机过程 56
3.3 一般生灭过程与泊松过程 62
3.4 M/G/1排队系统 64
3.5 M/G/1排队的应用 68
3.6 优先权排队 69
3.7 排队网络 72
3.8 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76
3.9 频分多路复用 77
3.10 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77
[推荐读物] 78
[习题] 78
第四章 数据链路层与X.25 82
4.1 引言 82
4.2 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的结构 82
4.3 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的功能 82
4.4 差错控制 83
4.5 自动重复请求方案 83
4.5.1 停-等ARQ 83
4.5.2 连续ARQ 87
4.5.3 ARQ协议中的流量控制 90
4.6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面向比特的协议 92
4.6.1 帧格式 94
4.6.2 典型例子 96
4.7 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的性能评价 99
4.7.1 停-等协议 99
4.7.2 滑窗协议 101
4.8 X.25 102
4.8.1 对X.25中DTE和逻辑信道的网络服务 103
4.8.2 X.25分组格式 103
4.8.3 建立与清除虚电路 108
4.8.4 分组装配与拆卸 109
[推荐读物] 109
[习题] 110
第五章 分组交换网的路由选择 113
5.1 概述 113
5.1.1 虚电路与数据报方式下的路由选择 113
5.1.2 典型的交换节点 114
5.1.3 确定最佳路径 115
5.1.4 路由选择程序分类 116
5.2 最短路径路由选择程序 116
5.2.1 集中式程序 117
5.2.2 分布式程序 119
5.3 分层路由选择 130
5.4 无表路由选择法 132
5.4.1 随机路由选择 132
5.4.2 源端路由选择 132
5.4.3 计算式路由选择 133
5.5 多终点路由选择 134
5.5.1 扩散方式 135
5.5.2 分离编址分组方式 135
5.5.3 多目的地址方式 135
5.5.4 生成树转发方式 136
5.5.5 逆向路径转发方式 136
[推荐读物] 136
[习题] 137
第六章 流量与拥塞控制 141
6.1 概述 141
6.1.1 非控网络的状态 141
6.2 控制程序的分类及组成单元 144
6.2.1 流量及拥塞控制 144
6.2.2 控制级 144
6.2.3 控制机构和控制策略 144
6.2.4 反应型控制与预防型控制 144
6.2.5 我们使用的分类系统 144
6.3 缓冲区分配模式 145
6.4 窗口模式 146
6.4.1 流量控制模式的窗口机制 146
6.4.2 窗口机制作为拥塞控制模式 147
6.5 网络人口模式 153
[推荐读物] 155
[习题] 155
第七章 多路访问通信协议 158
7.1 概述 158
7.2 多路访问协议的性能估计和分类 158
7.2.1 平均吞吐量 158
7.2.2 平均分组延迟 159
7.2.3 稳定性 159
7.2.4 其他系数 159
7.3 固定分配方案 159
7.3.1 频分多址访问 159
7.3.2 时分多址访问 160
7.3.3 码分多址访问 160
7.4 随机访问技术 161
7.4.1 ALOHA 161
7.4.2 俘获ALOHA 167
7.4.3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方案 168
7.5 集中式按需分配方案 174
7.5.1 轮询 174
7.5.2 探询和自适应轮询 175
7.6 分散按需分配方案 176
7.6.1 树形算法 177
7.6.2 环协议 178
7.7 混合方案 182
7.7.1 预约方案 182
7.7.2 预约ALOHA 183
7.7.3 信道利用率分析 183
7.8 摘要 184
[推荐读物] 184
[习题] 185
第八章 局域网协议和标准 190
8.1 概述 190
8.1.1 IEEE.802标准系列 190
8.2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191
8.2.1 MAC层工作过程 192
8.2.2 帧格式 193
8.3 令牌环 193
8.3.1 媒质访问控制和逻辑链路控制帧 193
8.3.2 基本工作方法 193
8.3.3 帧格式 195
8.3.4 再谈令牌环工作过程 197
8.4 令牌总线 197
8.4.1 基本工作过程 198
8.4.2 帧格式 198
8.4.3 MAC层程序 199
8.5 分布队列双总线 202
8.5.1 分布队列双总线网络结构 203
8.5.2 分布队列双总线的路由选择 203
8.5.3 媒质访问控制层服务概述 204
8.5.4 帧格式 205
8.5.5 分布排队的工作过程 207
8.5.6 分布队列双总线协议的不均衡性 209
8.6 分布式光纤数据接口 212
[推荐读物] 213
[习题] 213
第九章 网络互连 216
9.1 概述 216
9.1.1 中继 216
9.1.2 半中继 217
9.2 通过网桥互连 218
9.2.1 透明网桥 218
9.2.2 源端路由选择网桥 223
9.3 通过网路互连 225
9.3.1 互连网协议(IP) 226
9.3.2 无连接网络协议 231
[推荐读物] 232
[习题] 232
第十章 传送层 235
10.1 概述 235
10.1.1 传送层的类型 235
10.1.2 服务的质量 235
10.1.3 多路复用 236
10.1.4 以前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了吗 236
10.1.5 本章主要内容 236
10.2 传送控制协议 237
10.2.1 由传送控制协议提供的服务 237
10.2.2 传送控制协议分组的格式 237
10.2.3 初始的序号 238
10.2.4 连接的建立 239
10.2.5 推进(push)和紧急(Urgent)功能 240
10.2.6 错误校验和恢复 240
10.2.7 流控制 241
10.2.8 选择 241
10.2.9 连接终止 241
10.3 用户数据报协议 241
10.4 OSI传送协议 242
10.4.1 一套协议 242
10.4.2 协议服务 242
10.4.3 分组的格式 244
10.4.4 其它协议机构 246
10.5 传送控制协议顶层的OSI传送服务 246
[推荐读物] 246
[习题] 247
第十一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 250
11.1 概述 250
11.2 ISDN信道定义 252
11.2.1 速率匹配和多路复用 253
11.3 用户/网络接口配置 253
11.4 寻址 254
11.5 ISDN协议分层 255
11.5.1 第一层 物理层 255
11.5.2 第二层 数据链路层 258
11.5.3 第三层 网络层 259
11.6 信令 262
11.7 向宽带ISDN发展 263
11.7.1 SONET 263
11.7.2 异步转移模式 265
[推荐读物] 270
[习题] 270
第十二章 交换技术和快速分组交换 272
12.1 概述 272
12.2 数字电路交换 272
12.2.1 空分交换 272
12.2.2 时分交换 275
12.3 交换技术的发展 277
12.3.1 共享存储器快速分组交换 278
12.3.2. 共享介质快速分组交换 282
12.3.3 空分快速分组交换 283
12.4 光交换 299
12.4.1 光时分多路复用 299
12.4.2 光波分多路复用 300
[推荐读物] 300
[习题] 301
附录—1A 电信标准组织 304
附录—2A 信息码 306
附录—3A 矩母函数和特征函数 310
附录—4A 马尔可夫链理论的回顾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