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生产力理论史的研究对象 1
二、生产力理论史和政治经济学史的关系 4
三、研究生产力理论史的重要意义 8
第一章 生产力理论前史 17
第一节 古代的财富观 17
一、中国古代的财富观 17
二、西方古代的财富观 20
第二节 古代的分工思想 23
一、我国春秋时代的“四民分工”思想 23
二、我国春秋末期的劳动生产与分工思想 24
三、古希腊的社会分工思想 27
四、欧洲中世纪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看法 29
第三节 东方和西方经济思想的不同发展趋势 30
一、光明来自东方 30
二、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滞后 32
三、科学属于全人类 35
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派的生产力论 41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派揭开了生产力理论的序曲 41
一、威廉,配第对财富形成因素的猜测和早期的分工思想 41
二、魁奈的生产力概念,“大人口”和“大财富” 43
三、亚当·斯密论劳动生产力和社会分工 45
四、李嘉图曾经在多种意义上使用了生产力的概念 49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派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观 51
一、魁奈偏狭的唯农生产观 51
二、斯密偏狭的物质生产观 55
第三节 古典学派是生产力发展的热情赞助者 61
一、李嘉图支持生产力的无限发展 61
二、李嘉图竭力主张大量采用机器 63
三、通过使用新技术遏止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65
第四节 古典学派生产力经济理论的历史地位 68
第三章 国家经济学派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 75
第一节 李斯特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国家主义 75
一、世界主义的对立物;国家主义 75
二、国家主义的核心:扶植民族经济 78
三、国家主义的基本评价:功与过 82
第二节 李斯特是建立独立的“生产力理论”_的倡导者 84
一、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84
二、与“价值理论”并列的“生产力理论” 85
三、生产力增长的丰富源泉 87
第三节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的基本构架 90
一、“物质资本”生产力和“精神资本”生产力 90
二、工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和商业生产力 93
三、国家生产力的整体观和均衡观 95
第四节 李斯特对生产力运动规律的动态考察 99
一、生产力的存续原则 99
二、生产力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 101
三、生产力发展的国际扩散 103
第五节 李斯特对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和国别分析 105
一、引论 105
二、欧洲文明发达较早的地区·意大利· 107
三、世界工场的兴起·英国· 109
四、煊赫一时的暴发户·西班牙和葡萄牙· 111
五、欧洲工业的后起之秀·德国· 113
六、大西洋彼岸异军突起·美国· 115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121
第一节 生产力的基本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121
一、生产力的一般概念 121
二、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124
三、生产力各种要素的内在结构 127
第二节 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 131
一、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力量 131
二、生产力是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 133
三、生产力是最活动、最革命的要素 135
第三节 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137
一、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137
二、机器大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 142
三、生产力的动态变化和应用机器的经济界限 146
四、通过生产力的变化研究生产关系的变化 150
第四节 生产力和环境条件 152
一、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152
二、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环境 154
三、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环境 158
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 159
第五节 生产力的经济效率 162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 162
二、生产力发展的各种表现 164
三、劳动生产率是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根本保证 165
第六节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 167
一、科学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 167
二、生产力随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168
三、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171
第七节 生产力的时空观 173
一、生产力的时间因素 173
二、生产力的空间布局 176
第八节 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179
一、建立同时也能改造农业的大机器工业 179
二、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180
三、新技术革命和生产现代化 182
第五章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 189
第一节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继承了古典学派的传统 189
第二节 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生产力理论的三大基本支柱 191
一、生产函数理论 191
二、经济增长理论 196
三、经济发展理论 210
第三节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226
一、“创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26
二、“创新”的基本含义 228
三、“创新”与经济周期 230
四、“创新”的必然结果 233
五、“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234
第四节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238
一、经济成长阶段论的形成 238
二、“成长阶段更替”的必然性 239
三、人类社会的六个成长阶段 241
四、经济成长阶段论的借鉴意义 244
第五节 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246
一、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形成 246
二、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 247
三、理论知识的首要地位 249
四、技术发展的规划和控制 251
五、后工业社会理论的评价 253
第六节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理论 256
一、“第三次浪潮”的基本含义 256
二、“第三次浪潮”中的四大工业 258
三、“第三次浪潮”理论的评价 260
第七节 西方区位理论 264
一、历史演变与主要流派 264
二、农业区位理论 266
三、工业区位理论(一) 267
四、工业区位理论(二) 269
五、西方区位理论的借鉴意义 270
第八节 当代西方生产力理论的发展趋势和方法论界限 272
一、当代西方生产力理论的发展趋势 272
二、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生产力理论批判的方法论 275
第六章 苏联和东欧的生产力理论 282
第一节 生产力的一般规定 282
一、生产力的概念 282
二、生产力包含的要素 285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88
第二节 分工理论 290
一、分工的性质 290
二、分工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 293
第三节 生产力布局理论 296
一、历史的演变 296
二、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概念 297
三、生产力布局的规律和原则 298
四、几点评价 301
第四节 生产力革命理论 304
一、概述 304
二、生产力的第一次革命 306
三、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 307
四、生产力的第三次革命 308
五、生产力的第四次革命 309
第七章 我国建国初期的生产力理论(1949—1966) 313
第一节 概述 313
第二节 生产力包含的诸要素 317
一、生产力二要素论 317
二、生产力三要素论 319
第三节 生产力的性质 322
一、生产力性质的基本含义 322
二、生产力的二重性 326
第四节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332
一、生产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332
二、生产力发展动力的源泉 334
第五节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338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338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340
三、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什么性质? 342
第八章 我国新时期的生产力理(1976—……) 346
第一节 概述 346
第二节 生产力要素论 353
一、生产力二要素和三要素论 353
二、生产力多要素论 355
三、新老“生产力因素论”之比较 359
第三节 生产力系统论 361
一、生产力系统论的基本含义 361
二、生产力系统的基本特征 362
三、生产力系统的基本构造 366
四、系统论与因素论之比较 368
五、生产力系统论的重要意义 370
第四节 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372
一、生产力规律的性质 372
二、生产力运动的特点 374
三、生产力规律体系 375
第五节 生产力结构 379
一、生产力结构的含义及其分类 379
二、产业结构及其合理化 380
三、产品结构的重新分类 382
四、生产力的基础结构 383
第六节 生产力的时空观 385
一、生产力与时间 385
二、生产力与空间 389
第七节 生产力的规模 392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392
二、生产力规模的层次结构 393
三、生产力规模的优化 394
四、生产力规模的变化趋势 396
结语 398
译名对照表 400
参考书目 404
后记 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