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篇 地层 4
第一章 前震旦系 5
第一节 下元古界 5
第二节 中元古界 12
第二章 震旦系 23
第一节 地层分述 23
第二节 生物群 34
第三节 划分与对比 40
第四节 岩相古地理概况 43
第三章 寒武系 45
第一节 地层分述 45
第二节 生物群 57
第三节 划分与对比 61
第四节 岩相古地理概况 64
第四章 奥陶系 67
第一节 地层分述 67
第二节 生群物 78
第三节 划分与对比 81
第四节 岩相古地理概况 84
第五章 志留系 87
第一节 地层分述 87
第二节 生物群 97
第三节 划分与对比 97
第四节 岩相古地理概况 102
第六章 泥盆系 105
第一节 地层分述 105
第二节 生物群 122
第三节 划分与对比 122
第四节 岩相古地理概况 131
第七章 石炭系 136
第一节 地层分述 136
第二节 生物群 152
第三节 划分与对比 155
第四节 岩相古地理概况 157
第八章 二叠系 160
第一节 地层分述 160
第二节 生物群 171
第三节 划分与对比 174
第四节 岩相古地理概况 175
第九章 三叠系 179
第一节 地层分述 179
第二节 生物群 195
第三节 划分与对比 197
第四节 岩相古地理概况 197
第十章 侏罗系 202
第一节 地层分述 202
第二节 生物群 213
第三节 划分与对比 216
第四节 岩相古地理概况 218
第十一章 白垩系 222
第一节 地层分述 222
第二节 生物群 230
第三节 划分与对比 232
第四节 岩相古地理概况 233
第十二章 第三系 236
第一节 地层分述 236
第二节 生物群 245
第三节 划分与对比 251
第四节 岩相古地理概况 253
第十三章 第四系 256
第一节 成因类型 256
第二节 生物群 266
第三节 古人类与古文化 268
第四节 第四系划分 271
第二篇 岩浆岩及岩浆作用 273
第一章 火山岩 280
第一节 吕梁期、晋宁期、澄江期火山岩 280
第二节 华力西期火山岩 285
第三节 印支期火山岩 296
第四节 燕山期火山岩 302
第五节 喜马拉雅期火山岩 303
第二章 镁铁质和超镁铁质侵入岩 313
第一节 各岩石组合的基本地质特征 313
第二节 岩带(区)分述 317
第三节 关于岩石组合类型与地质背景 348
第三章 花岗岩类深成岩与浅成斑(玢)岩 352
第一节 贡山-勐海中酸性侵入岩带的深成岩 352
第一节 扬子准地台 572
第二节 华南褶皱系 580
第三节 松潘-甘孜褶皱系 583
第四节 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 584
第五节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 590
第五章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性 598
第一节 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特点 598
第二节 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 599
第六章 区域地质构造与成矿作用 604
第一节 主要沉积矿产形成条件分析 604
第二节 主要内生矿产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时期 607
第三节 矿产资源分布的若干特点 609
第五篇 区域地质发展史 611
第一章 前震旦纪地史阶段 613
第二章 震旦纪至三叠纪地史阶段 616
第三章 侏罗纪至第四纪地史阶段 630
第四章 地壳演化的若干特征 634
结语 641
图版说明 646
图版 648
主要参考文献 654
英文摘要 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