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肌肉工作原理与分析 1
第一节 总论 1
第二节 上肢部分 10
第三节 下肢部分 19
第四节 肩背部分 33
第五节 躯干部分 35
第六节 整体动作分析 38
第二章 影像与运动技术分析方法 48
第一节 运动技术分析基础 48
第二节 人体模型 65
第三节 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基本模式 80
第四节 运动信息采集 89
第五节 数据处理 96
第六节 综合决策 104
第七节 结果反馈 135
第三章 人体运动中的力的测量和生物负荷评价 141
第一节 运动中的力和负荷的生物学意义 141
第二节 外负荷力的测量 145
第三节 生物组织内力的测量 161
第四节 肌肉负荷估测方法 171
第五节 力学理论研究方法 175
第四章 运动生物力学能量学 180
第一节 运动生物力学能量学简介 180
第二节 人体能量学基础 184
第三节 运动能耗测评方法 190
第四节 机械能和机械功 199
第五节 运动效率 207
第六节 值得关注的方面 209
第五章 肌电测量与运用 213
第一节 肌电测量设备 213
第二节 肌电测量方法与步骤 214
第三节 肌电信号的处理与分析 216
第四节 肌电测量在人体运动中的应用 219
第五节 应用研究案例 224
第六节 肌电测量实验 230
第六章 骨骼肌与运动 233
第一节 运动对骨骼肌力量的影响 233
第二节 运动与骨骼肌纤维类型 247
第三节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生理机制 253
第四节 运动训练与肌肉酸痛 267
第五节 肌肉形态学及生物学机能分析技术简介 277
第七章 运动与骨代谢 281
第一节 运动与骨量研究 281
第二节 运动与骨形态计量学研究 291
第三节 运动与骨生物力学研究 297
第四节 运动对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及其基因水平的影响 301
第五节 骨形态学及生物学机能分析技术简介 307
第八章 健身运动的生理学基础 309
第一节 健康概念与运动对健康的促进 309
第二节 体育锻炼与抗衰老 310
第三节 体育锻炼与心脑血管疾病 315
第四节 体育锻炼与糖尿病 319
第九章 训练中的特殊生理学问题 325
第一节 运动性贫血机制与防治 325
第二节 运动训练与女运动员月经周期 329
第三节 兴奋剂的生理学问题 333
第十章 身体素质 338
第一节 力量素质 338
第二节 速度素质 349
第三节 耐力素质 354
第四节 柔韧素质 363
第五节 灵敏素质 366
第六节 平衡素质 367
第十一章 赛前训练、过度训练、停训与恢复训练 370
第一节 赛前训练 370
第二节 过度训练 373
第三节 停训 378
第四节 恢复训练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