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论 1
一 问题的提出 2
(一)同步论及其局限性 2
(二)泛因论及其局限性 5
二 犯罪类型研究 6
(一)常见的犯罪分类方法简介 7
(二)韦伯的“理想类型”理论与犯罪类型 12
三 犯罪学理论回顾与评述 19
(一)犯罪社会学理论流派 20
(二)经济分析学派的犯罪学理论 37
四 基本假设与分析框架 47
(一)几个重要的概念 47
(二)基本理论假设 52
(三)分析框架 57
第二章 犯罪变化的宏观分析:制度安排与犯罪变化 59
一 犯罪率的构成 59
(一)显性犯罪率与隐性犯罪率 59
(二)理想犯罪率与附加犯罪率 61
二 制度安排与理想犯罪率 62
(一)激励机制与理想犯罪率 63
(二)社会运行控制机制与理想犯罪率 72
三 制度运行状态与附加犯罪率 78
(一)影响制度运行状态的因素 78
(二)制度运行成本与犯罪控制 84
第三章 犯罪变化的微观分析:犯罪成本与犯罪变化 90
一 犯罪效益与犯罪变化 90
(一)犯罪收益 91
(二)行为偏好与犯罪效益 92
(三)影响主观犯罪效益的因素分析 94
二 犯罪成本的构成 96
(一)现实犯罪成本 97
(二)预期犯罪成本 103
三犯罪成本的变化 110
(一)法律惩处的变化 111
(二)社会惩处的变化 117
(一)等平均犯罪成本线 122
四 犯罪成本的分析 122
(二)预期犯罪成本对犯罪成本的影响 124
(三)犯罪成本与犯罪率变化 125
第四章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犯罪变化特征 129
一 当代中国犯罪率变化的趋势 130
(一)犯罪率上升的统计特征 130
(二)犯罪率上升的现实考察 132
二 当代中国犯罪类型的变化 137
(一)犯罪类型的结构分析 137
(二)“单位制”与系统分配制度 139
(三)市场分配制度与功利取向型犯罪 142
三 当代中国犯罪人构成的变化特征 145
(一)犯罪人年龄构成的变化特征 145
(二)犯罪人阶层构成的变化特征 151
(三)犯罪人人数构成的变化特征 158
四 当代中国犯罪方式的变化特征 160
(一)犯罪方式多样化 161
(二)犯罪方式高科技化 164
(一)社会组织控制体系的转型与犯罪变化 167
第五章 当代中国犯罪变化原因探析 167
一 社会组织控制体系的转型与犯罪变化 167
(二)社会组织控制体系的转型与定罪概率的变化 173
二 社会制度控制体系的转型与犯罪变化 176
(一)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 177
(二)人事档案制度的变迁 180
三 价值评判体系的转型与犯罪变化 184
(一)价值评判体系的转型 185
(二)价值评判体系的转型与犯罪变化 196
第六章 犯罪控制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197
一 提高现实犯罪成本的犯罪控制模式 198
(一)提高行为性成本 198
(二)提高物质性成本 202
(三)提高心理惩处的力度 203
二 提高预期犯罪成本的犯罪控制模式 208
(一)提高法律惩处的力度 209
(二)提高社会惩处的力度 214
(三)提高定罪概率 216
三 综合治理模式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