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劳动经济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昌崇,高良谋编著
  • 出 版 社: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10442759
  • 页数:316 页
图书介绍:

序 1

1 导论 1

1.1 劳动力市场与国民经济 1

1.1.1 劳动力市场及其现实意义 1

1.1.2 劳动力市场 3

1.1.3 劳动力市场与国民经济 6

1.2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 8

1.2.1 劳动寓于劳动者的脑体之中 8

1.2.2 就业合同期限较长 10

1.2.3 劳动者和工作非匀质性的特征 12

1.3 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14

1.3.1 市场性要素 14

1.3.2 制度性要素 20

1.3.3 社会性要素 22

1.4 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 26

1.4.1 新古典学派 27

1.4.2 制度学派 29

1.4.3 马克思主义学派 32

第Ⅰ篇 劳动力供求理论 36

2 短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36

2.1 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理论 36

2.1.1 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假设和总体框架 36

2.1.2 劳动边际产量 37

2.1.3 边际收益产量 40

2.1.4 劳动力的边际成本与均衡用工水平的确定 43

2.2 短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43

2.2.1 单个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43

2.2.2 工资、短期劳动力需求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 45

2.2.3 短期劳动力曲线的位移 47

2.2.4 市场劳动力需求曲线 48

2.3 对劳动力需求边际生产力理论的评价 50

2.3.1 人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 51

2.3.2 资本有机构成相对固定 52

2.3.3 劳动收益的递增 53

2.3.4 工资的高低对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 54

2.3.5 企业非利润最大化的行为 56

3 长期劳动力需求理论 59

3.1 确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基础知识 59

3.1.1 在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下的等产量曲线 59

3.1.2 可替代的投入要素比率与固定投入要素比率 61

3.1.3 等成本线 63

3.2 均衡雇工水平与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66

3.2.1 均衡雇工水平 66

3.2.2 工资变动对理想雇工水平的影响 68

3.2.3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71

3.3 劳动力需求弹性 72

3.3.1 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概念及类型 72

3.3.2 劳动力需求有弹性与无弹性的相对性 74

3.3.3 决定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 75

3.4 技术进步、生产率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 78

3.4.1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78

3.4.2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双向作用 80

3.4.3 生产率提高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关系 82

4 劳动力供给:工作与闲暇的取舍 84

4.1 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 84

4.1.1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84

4.1.2 劳动力的基本概念 85

4.1.3 劳动力供给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87

4.2 工作决策理论 88

4.2.1 闲暇与工作的偏好 89

4.2.2 收入限制线与工资水平 91

4.2.3 从事工作与否的抉择 93

4.3 影响工作决策的因素 95

4.3.1 市场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 95

4.3.2 非劳动收入变化的影响 97

4.3.3 性别、年龄及其他因素对工作参与率的影响 98

4.4 劳动力供给的家庭模型 100

4.4.1 对新古典工作—闲暇模型的反思 100

4.4.2 影响时间资源配置的家庭性因素 101

4.4.3 交叉替代效应 102

5 劳动力供给:工作时间长短的选择 105

5.1 工作时间长短选择理论 105

5.1.1 确定工作时间的基本原理 106

5.1.2 工作时间与非劳动收入之间的关系 108

5.1.3 工作时间与工资率变动之间的关系 109

5.2 收入与替代效应的综合分析及劳动力供给曲线 112

5.2.1 对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112

5.2.2 劳动力供给曲线 114

5.2.3 对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实证研究 117

5.3 不规则的工作时间以及有效劳动时间供给 118

5.3.1 超时工作 119

5.3.2 兼职工作 120

5.3.3 倒班与非全日制工作 122

5.3.4 有效劳动时间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124

第Ⅱ篇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理论 129

6 劳动力供求与工资水平 129

6.1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 129

6.1.1 关于完全竞争劳动市场的基本假设 129

6.1.2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要素决定工资水平 130

6.2 工资水平变动与市场滞后调整 133

6.2.1 工资变动与市场均衡 133

6.2.2 供求调整滞后期 136

6.2.3 供求调整滞后与蛛网理论 138

6.2.4 蛛网式市场条件下的长期均衡和理性预期 139

6.3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工资水平 141

6.3.1 统一工资法则的失效与非完全竞争 141

6.3.2 信息不完善与寻找工作 143

6.3.3 非利润最大化行为 145

6.3.4 对完全竞争工资理论模型的修正 147

7 人力资本 150

7.1 人力资本投资概述 150

7.1.1 劳动力匀质假设与人力资本投资 150

7.1.2 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其内容 152

7.2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154

7.2.1 教育的投资与收益 154

7.2.2 收益流量现值 157

7.2.3 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159

7.3 理想的教育水平与人力资本的供求均衡 161

7.3.1 人力资本需求曲线 161

7.3.2 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曲线 163

7.3.3 人力资本投资的均衡 164

7.4 在职培训 166

7.4.1 一般训练和特殊训练 166

7.4.2 在职培训的收益和成本 167

8 劳动力迁移和流动 170

8.1 劳动力流动的条件 170

8.1.1 劳动力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的异同及其前提条件 170

8.1.2 劳动力流动的条件和动因 172

8.1.3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个人和社会性因素 173

8.2 劳动力流动及其原因 174

8.2.1 对劳动力流动的简单回顾 174

8.2.2 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性原因与流动成本 175

8.2.3 劳动力流动决策 176

8.3 影响劳动力流动性高低的因素 178

8.3.1 年龄因素及其成因 179

8.3.2 同一群体内部的教育程度 180

8.3.3 迁移距离与迁移成本 181

8.3.4 职业与技术等级 182

8.4 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性 184

8.4.1 劳动力流动的意义 184

8.4.2 劳动力流动的代价 185

8.4.3 自愿流动的收益与评价 186

9 工会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88

9.1 工会与非工会成员的工资差别 188

9.1.1 工会与集体谈判 188

9.1.2 工会与非工会成员的工资差别 189

9.1.3 工会与非工会工资差别的测定 191

9.2 衡量工会效应的其他尺度 193

9.2.1 组织劳动力数量的百分比 193

9.2.2 工会的长期效应 196

9.2.3 工会工资效应和产品市场结构 198

9.3 工会的非工资效应 200

9.3.1 工会和额外福利 200

9.3.2 工会与劳动生产率 202

9.3.3 工会和利润水平 204

10 工资差别 206

10.1 职业工资差别 206

10.1.1 职业收入差别 206

10.1.2 职业工资差别理论 208

10.1.3 影响职业选择的纯经济性因素 209

10.1.4 非经济性因素的影响 211

10.1.5 偏好与能力的差别 212

10.1.6 失业和非竞争团体 214

10.2 职业收入中的性别差距 215

10.2.1 性别收入差距的原因 215

10.2.2 性别角色 216

10.2.3 就业歧视 217

10.3 额外福利的确定及其均衡 218

10.3.1 额外福利待遇的构成 218

10.3.2 额外福利的确定 219

10.3.3 工资与福利组合的均衡 222

11 劳动力市场歧视 224

11.1 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理论分析 224

11.1.1 劳动力市场歧视 224

11.1.2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227

11.2 歧视的测定 232

11.2.1 歧视测定所面临的困难 232

11.2.2 劳动力市场歧视测定的技术方法—差额法 234

11.2.3 有色人种和妇女经济条件的改善 237

11.3 消除歧视的法规与计划 239

11.3.1 民权法和平等工资法 239

11.3.2 反歧视计划的效果 240

11.3.3 可比价值 241

第Ⅲ篇 宏观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问题 247

12 贫困与收入分配 247

12.1 贫困的概念与基本问题 247

12.1.1 贫困的标准与贫困线 247

12.1.2 绝对贫困线及其校正 249

12.1.3 贫困主体及其贫困的成因 250

12.2 按人口划分的收入分配与收入不平等 252

12.2.1 衡量收入分配的两种方法 252

12.2.2 按人分配与洛伦茨曲线 253

12.2.3 理解按人分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56

12.3 按要素分配理论 258

12.3.1 按要素分配法的项目构成 258

12.3.2 影响资本与劳动构成的因素 259

12.3.3 工会组织及垄断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263

13 失业问题 267

13.1 失业与失业率 267

13.1.1 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 267

13.1.2 失业率的计算 269

13.1.3 研究失业率的意义 271

13.2 失业的类型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273

13.2.1 摩擦性失业 273

13.2.2 结构性失业 275

13.2.3 周期性失业 276

13.2.4 各类失业间的区别 278

13.3 失业成因及推动失业率上升的因素 281

13.3.1 求业过程 281

13.3.2 工资刚性 283

13.3.3 效率工资 285

13.3.4 失业率不断上升的原因 286

14 通货膨胀与失业 290

14.1 通货膨胀原理简述 290

14.1.1 总供给和总需求 290

14.1.2 总供给和总需求在宏观经济中的均衡 292

14.1.3 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293

14.2 工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295

14.2.1 单位劳动力成本是连接工资与通货膨胀的纽带 295

14.2.2 工会在推动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 297

14.3 工资与物价的螺旋上升 299

14.3.1 螺旋上升式通货膨胀的生成过程 299

14.3.2 影响螺旋式通货膨胀的制度性因素 302

14.3.3 对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的调控 304

14.4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305

14.4.1 短期菲利普曲线 305

14.4.2 短期菲利普曲线的另一种推导方法 307

14.4.3 供给扰动和经济滞胀 309

14.4.4 利润分享式工资与失业和通胀的关系 310

主要参考文献 314

后记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