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十三章S区元素 1
§13—1 S区元素的通性 1
§13—2碱金属、碱土金属学质 2
1、物理性质 2
2、化学性质,离子型二元化合物的稳定性 2
3、制备 5
4、用途 6
§13—3碱金属、碱土金属化合物 6
1、氧化物 7
2、氢氧化物 9
3、盐类 11
§13—4 离子型盐类的溶解度和经验规律 13
§13—5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 15
第十四章P区元素 21
§14—1概述 21
1、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 21
2、非金属单质结构的“8—N”规律 21
3、P区元素的成键特征和氧化态 22
4、次周期性与惰性电子对效应 23
§14—2 卤 素 25
1、卤素的单质 27
2、卤素的化合物 31
3、无机含氧酸某些性质的变化规律 44
§14—3硫族 49
1、硫及其化合物 51
2、硒和碲 60
§14—4氮、族 62
1、磷、砷、锑、铋的单质 63
2、磷的含氧化合物 67
3、磷的硫化物 71
4、磷的卤化物和卤氧化物 72
5、砷、锑、铋的化合物 74
6、无机化合物的水解 78
§14—5碳族 85
1、硅及其化合物 86
2、锗、锡、铅及其化合物 92
§14—6硼族 97
1、铝及其化合物 99
2、镓、铟、铊及其化合物 102
1、配合物的定义 105
§15—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05
第十五章配位化合物 105
2、配合物的组成 106
3、配合物的命名 110
4、配合物的类型 111
5、配合物的空间结构和异构现象 112
§15—2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116
1、价键理论 116
2、晶体场理论 120
§15—3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129
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129
2、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132
3、配合平衡的移动 138
§15—4 配位化合物的重要性 141
§16—1铜族元素 145
1、通性 145
第十六章ds区元素 145
2、铜族单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47
3、铜族元素的存在和冶炼 148
4、铜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149
§16—2锌族元素 156
1、通性 156
2、单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58
3、锌、汞的存在和冶炼 159
4、锌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160
第十七章d区元素 166
§17—1概述 166
1、电子组态 166
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166
3、氧化态的变化规律 167
4、过渡金属单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68
5、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碱性 171
6、过渡金属易生成配合物 171
7、过渡金属的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172
§17—2 无机化合物的颜色 173
§17—3第一过渡系 184
1、钛及其重要化合物 184
2、钒及其重要化合物 186
3、铬及其重要化合物 188
4、锰及其重要化合物 192
5、铁、钴、镍 196
§17—4 第二、三过渡系 205
1、锆与铪 206
2、铌与钽 206
3、钼与钨 208
4、锝与铼 212
5、铂系简介 216
§17—5 无机化学中的氧桥聚合 219
第十八章f区元素 228
§18—1镧系元素 228
1、镧系的电子组态和氧化态 228
2、镧系收缩及原子、离子半径 230
3、Ln3+和化合物的颜色 232
4、镧系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 233
5、镧系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234
6、镧系的重要化合物 235
§18—2 锕系元素 240
1、锕系的电子组态和氧化态 240
2、锕系和镧系的比较 241
3、钍和铀的重要化合物 243
§18—3 周期系的远景 246
第十九章核反应简介 249
§19—1 自发的核反应 249
1、天然放射性与天然放射系 249
2、衰变速度与半衰期 251
3、放射性计量和单位 253
§19—2 核的稳定性与结合能 253
1、核力的特性 253
2、质量亏损与结合能 254
§19—3 人工核反应及人工放射性 256
1、轰击反应 256
2、核裂变 258
3、核聚变 259
附录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