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 1
一、概说 1
上篇 中药抗癌的基础知识 1
(七)正虚 10
紫草 100
淡竹叶 101
青黛 102
射干 104
农吉利 105
二、活血祛瘀类药物 106
莪术 107
附:三棱 109
中药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 11
一、局部与整体 11
斑鳌 110
急性子 113
石见穿 114
汉三七 115
丹参 117
小蓟 120
王不留行 121
附:大蓟 121
?虫 122
水蛭 123
穿山甲 124
露蜂房 125
蟑螂 126
三、软坚散结类药物 127
夏枯草 128
山慈菇 129
二、扶正与祛邪 13
海藻 131
昆布 132
牡蛎 134
四、化痰散结类药物 135
瓜蒌 136
附:天花粉 137
黄药子 138
三、治本与治标 14
皂角刺 140
天南星 141
半复 144
百合 146
硇砂 146
五、镇惊息风?药物 148
蜈蚣 148
四、组方与选药 15
全蝎 150
僵蚕 152
天龙 153
附:蚕蛹 153
六、利水渗湿类药物 154
半边莲 155
猪苓 156
茯苓 157
瞿麦 158
土茯苓 159
粉防巳 161
木通 162
过路黄 163
七、泻下类药物 164
大黄 164
土大黄 167
巴豆 168
五、临证治法 17
(一)清热解毒法 17
八、扶正类药物 170
人参 171
黄芪 173
白术 175
何首乌 176
鸡血藤 178
天门冬 179
(二)活血祛瘀法 18
沙参 181
龟板 182
鳖甲 183
薏苡仁 185
冬虫夏草 186
补骨脂 187
紫河车 189
(三)疏气散结法 19
棉花根 190
甘草 192
瑞香狼毒 194
九、其他类药物 194
附:狼毒大戟 196
仙鹤草 196
白及 198
威灵仙 199
(四)消痰散结法 20
柴胡 200
马钱子 202
鸦胆子 203
蟾蜍 205
藤黄 208
(五)通利攻遂法 21
(六)扶正补益法 22
六、辨病用药 25
(一)药物的选择 25
(二)适当的给药方法 27
(三)有效抗癌中药的改进 28
(四)辨病与辨证的结合论治 30
(五)临床用药与实验研究密切配合 31
一、材料与方法 33
(一)药物制备 33
复方中药行动物抑瘤的实验研究 33
(四)实验对象 34
(三)肿瘤模型 34
(二)给药剂量 34
(五)接种方法 34
(七 )疗效判定 35
(六)给药途径及方法 35
二、实验结果 36
(一)有显著抑瘤作用的药物 36
(二)有低度抑瘤作用的药物 36
(三)无抑瘤作用的药物 36
(三)失荣 4
(二)茧唇、舌菌 4
(一)瘿瘤 4
二、分类及命名 4
三、复方中药筛选的意义 44
(一)发掘新的抗癌中药 44
(四)对照用药组 44
(二)中药小复方便于分筛 45
(三)对抗癌药物配伍的验证 46
一、中药与化疗的联合应用 47
(一)中药扶正在用化疗 47
中药在抗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47
(六)积聚、暴症、伏梁 5
(四)癌(岩) 5
(五)噎膈、反胃 5
(二)扶正与祛邪的适当配合 50
(三)中药防治化疗的各种毒副反应 53
二、中药与放疗的联合应用 58
(一)活血化瘀药与放射的增敏 58
(八)其他 6
三、病因及病理 6
(七)?瘕 6
(二)扶正药在放疗中的应用 60
(三)中药防治放疗的各种反应 61
三、中药与手术的联合应用 65
(一)术前用药 66
(二)术后用药 69
(一)气 7
一、生物碱类 72
抗癌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 72
二、甙类 73
(一)皂甙 73
(二)黄酮类 74
(三)蒽醌类 75
三、有机酸 75
(一)脂肪族 75
(二)芳香族 76
(三)萜类 76
五、挥发油 77
四、鞣质 77
六、内酯类 78
七、蛋白质及氨基酸 79
(五)食 8
(四)湿 8
(三)痰 8
(二)血 8
八、糖类 80
十、微量元素 82
九、无机盐类 82
下篇 常用抗癌药物 85
一、清热解毒类药物 85
半枝莲 86
白花蛇舌草 88
(六)邪毒 9
七叶一枝花 90
附:拳参 91
山豆根 92
附:北豆根 94
白英 94
苦参 95
冬凌草 97
墓头回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