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沸腾床空气动力学特性 1
1·1 沸腾床基本原理 1
1·2 沸腾床流动结构 4
1·3 沸腾床空气动力学特性参数 7
1·3·1 临界沸腾速度ω?的测定和计算 7
1·3·2 极限沸腾速度ω? 14
1·3·3 扬析率 15
1·3·4 沸腾床阻力△Pf 17
1·3·5 沸腾床膨胀高度H? 19
1·3·6 宽筛分沸腾床气泡运动特性 23
1·4 合理沸腾工况 26
第二章 沸腾床燃烧特性 32
2·1 沸腾床燃烧的特点 32
2·2 沸腾床燃烧的分类 34
2·2·1 按流动特点分类 34
2·2·2 按流化份额分类 35
2·2·3 按燃烧压力分类 36
2·2·4 按床层高度分类 36
2·3 沸腾床内煤粒燃烧反应 36
2·3·1 单粒碳的燃烧 36
2·3·2 煤粒的扩散燃烧 39
2·3·3 碳粒的燃尽时间 41
2·3·4 浅床的煤粒燃烧 43
2·4 沸腾床内燃烧过程 45
2·4·1 燃烧反应 45
2·4·2 床内燃烧过程 47
2·4·3 床内烟气成分与温度分布 49
2·5 影响沸腾床燃烧反应的因素 51
2·5·1 燃料特性 51
2·5·2 运行工况 55
2·5·3 给煤方式 61
3·1·1 薄膜模型 64
3·1 沸腾床传热机理 64
第三章 沸腾床传热特性 64
3·1·2 表面更新——穿透模型 66
3·1·3 “两相流化”传热模型 67
3·2 沸腾床传热系数K的测定方法 69
3·3 影响沸腾床传热的几个因素 71
3·3·1 床料颗粒尺寸的影响 71
3·3·2 床截面烟气平均速度的影响 71
3·3·3 床温的影响 72
3·3·4 受热面位置的影响 73
3·3·5 相对横向和纵向节距的影响 73
3·3·6 沉浸受热面内工质温度的影响 74
3·4 沸腾床传热系数K的试验值 76
第四章 电站沸腾床锅炉机组热力计算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8
4·1 热力计算的方法 78
4·2 电站沸腾床锅炉的汽水系统 79
4·3 排烟温度θpy和热空气温度trk的选取 82
4·3·1 θpy的选取 83
4·3·2 trk的选取 84
4·4 沸腾床锅炉机组的空气平衡 85
4·4·1 αb和△α的选取 85
4·4·2 V?的估算 86
4·4·3 烟气量VY的估算 88
4·4·4 αfk的选取 89
4·5 锅炉机组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 89
4·5·1 锅炉机组的可支配热量Qr 91
4·5·2 锅炉机组排烟热损失q2 92
4·5·3 锅炉机组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3 92
4·5·4 锅炉机组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4 92
4·5·5 锅炉机组散热损失q5 94
4·5·6 溢流渣物理热损失q6 94
4·5·7 锅炉机组热效率η 94
4·5·8 锅炉机组总有效利用热量Q¨ 94
4·5·10 保温系数φ的计算 95
4·5·9 锅炉机组燃料消耗量B和计算燃料消耗量Bj 95
4·6 烟气侧和工质侧的热平衡 98
第五章 沸腾床热力计算 102
5·1 沸腾床燃烧产物热平衡方程式 102
5·2 悬浮段燃烧产物热平衡方程式 107
5·3 悬浮段之后各段烟道燃烧产物热平衡方程式 109
5·4 沸腾床温θb的选取 110
5·5 沸腾床锅炉对煤种变化的适应性 111
第六章 沸腾床配风装置结构设计 115
6·1 配风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115
6·2 风室的设计 116
6·3 布风板的设计 120
6·4 布风板阻力的作用与计算 123
6·5 冷渣排放管的设计 129
6·6 大面积床配风装置的设计问题 130
第七章 沸腾床锅炉的水循环 132
7·1 沸腾床锅炉水循环的特点 132
7·1·1 热负荷对水循环的影响 132
7·1·2 沉浸受热面的布置 134
7·1·3 循环流速和循环倍率 134
7·2 沸腾床锅炉水循环系统设计 135
7·2·1 截面比的确定 136
7·2·2 水循环统设计步骤 140
7·3 沸腾床锅炉变工况时的水循环特性 141
7·4 高压大容量电站沸腾床锅炉的水循环 143
第八章 点火启动 145
8·1 沸腾床点火启动的特点 145
8·2 几种点火启动方式 146
8·2·1 全床动态启动 146
8·2·2 静态加热分床启动 149
8·2·3 沸腾态加热点火分床启动 151
8·3·1 底料的影响 154
8·3 点火要素分析 154
8·3·2 加热方式的影响 155
8·3·3 配风的影响 156
8·3·4 沸腾床沉浸管的影响 157
8·4 自动程序点火 157
第九章 电站沸腾床锅炉的运行 160
9·1 运行控制 160
9·1·1 床温控制 160
9·1·2 床料控制 162
9·1·3 故障处理 163
9·2·1 能大幅度调节负荷的原因 164
9·2 负荷调节 164
9·2·2 怎样进行负荷调节 165
9·2·3 负荷调节实例 166
9·3 自动控制 167
9·3·1 国内使用状况 167
9·3·2 国外研究情况 168
第十章 提高沸腾床燃烧效率的途径 173
10·1 影响沸腾床燃烧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分析 173
10·1·1 细粉扬析的原因及对燃烧效率的影响 173
10·1·3 设计参数对燃烧效率的影响 177
10·1·2 煤质对燃烧效率的影响 177
10·2 国外研究情况 178
10·2·1 循环床 179
10·2·2 飞灰回收再循环(飞灰回燃) 180
10·2·3 设置碳燃尽床(灰床) 183
10·2·4 采用二段燃烧 185
10·2·5 大颗粒煤浅床燃烧 186
10·2·6 沸腾床燃烧与煤粉燃烧相结合 187
10·3 国内研究情况 187
10·3·1 飞灰一次燃尽 187
10·3·2 飞灰二次复燃 188
10·3·3 飞灰多次回燃 190
10·3·4 采用正压给煤及播煤二次风 192
10·3·5 旋风燃尽室 193
10·3·6 采用凹型布风板等新型结构 194
10·4 提高沸腾床燃烧效率的途径 194
10·4·1 改进备煤系统和燃烧方式 194
10·4·2 改进燃烧方式 194
10·4·3 组织好二次燃烧 195
10·4·4 采用飞灰回燃 195
第十一章 沸腾床锅炉的烟气净化 196
11·1·1 脱硫原理 197
11·1·2 脱硫效率计算 197
11·1 沸腾床脱硫 197
11·1·3 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 199
11·1·4 脱硫剂的利用率及再生 201
11·2 沸腾床减少NOx 203
11·3 沸腾床锅炉的除尘 205
11·3·1 沸腾床锅炉飞灰的特点 206
11·3·2 沸腾床锅炉除尘的要求 207
11·3·3 沸腾床锅炉除尘装置 208
第十二章 沸腾床锅炉的输煤系统 211
12·1 输煤系统的特点 211
12·2 现有的输煤系统 213
12·2·1 破碎设备 215
12·2·2 筛分设备 216
12·2·3 煤斗和落煤管 218
12·2·4 给煤机 219
12·3 研制中的输煤系统 220
第十三章 除渣系统和灰渣利用 223
13·1 除灰渣系统和设备 223
13·1·1 水力除灰渣方式 224
13·1·2 风力除灰渣方式 225
13·2 冷渣装置 227
13·3 灰渣综合利用 230
14·1·1 50t/h沸腾床锅炉 232
第十四章 国内电站沸腾床锅炉概况 232
14·1 改装的电站沸腾床锅炉 232
14·1·2 19t/h沸腾床锅炉 235
14·2 研制的电站沸腾床锅炉 236
14·2·1 35t/h沸腾床锅炉 237
14·2·2 130t/h沸腾床锅炉 240
第十五章 国外电站沸腾床锅炉概况 247
15·1 日本沸腾床锅炉发展简况 248
15·2 美国沸腾床锅炉发展简况 257
15·3 德国沸腾床锅炉发展简况 265
参考文献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