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健身教育概述 1
健身与体育 1
健身和健身教育的概念 1
体育的教育属性 3
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4
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6
体育在高等学校的地位 6
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8
高等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 11
体育课 12
课外体育活动 15
医学院校健身教育的特点 18
开设适合女同学的体育课 18
加强医疗保健教育 19
强化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21
健身运动对大学生生理功能的影响 23
大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健身 23
第二篇 健身运动的生理学基础 23
健身运动对女子生理特点的影响 29
健身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30
健身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33
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ATP 33
能量连续统一体的概念 38
人体运动中能源物质的消耗与补充 43
运动性疲劳 46
健身运动中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过程 46
恢复过程 55
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生理依据 61
准备活动的生理功效 62
整理活动的生理功效 64
第三篇 健身运动的心理学基础 67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健身锻炼 67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67
大学生健身锻炼常识 70
健身运动中的情感和意志品质 77
情感 78
意志 86
健身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 91
个性概述 91
兴趣 93
能力 94
气质与性格 96
健身运动与人的个性发展 100
运动竞赛的心理特点 102
运动竞赛中的心理状态调节 102
运动竞赛的心理准备 104
影响比赛胜负的心理因素 104
运动竞赛的心理状态调节 106
第四篇 健身运动与医学 113
健身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 113
肌肉酸痛 113
运动中腹痛 114
肌肉痉挛 114
运动性昏厥 115
运动中暑 116
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16
健身运动中运动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117
运动损伤的原因 117
运动损伤的预防 118
运动损伤的初步判断 118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置 119
急救 124
健身运动的医务监督 128
医务监督的目的与任务 128
医务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129
健身运动与预防医学 133
健身运动防病保健的机制 134
健身运动的原则 135
康复医学简介 137
运动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 137
运动疗法的定义及特点 138
运动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 139
运动疗法的方式方法 139
关节活动的维持和改善 139
肌力增强训练 141
耐力训练 142
运动协调性的改善 143
呼吸训练 143
其它 144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144
运动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45
运动处方 147
运动种类和方法 148
运动强度、时间和频度 148
一次运动治疗的安排 153
注意事项 154
民族传统体育概述 159
第五篇 民族传统体育 159
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59
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教学 165
武术的健身价值 167
武术运动的特点 167
武术的健身价值 169
武术防身 170
高校武术运动 174
气功养生 176
气功 177
辩证练功 184
气功按摩保健 185
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186
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和特点 186
太极拳作为健身运动的几个优点 187
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作用 188
科学健身的原则 195
第六篇 科学锻炼与健身 195
科学健身的方法 200
制定健身运动计划 200
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 203
自然力健身的方法 206
健身与健美 208
健身 208
健美 216
健美与健身 219
健美运动的内容与分类 219
有氧运动和智力发展 220
经常进行有氧运动,为智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理条件 220
经常进行有氧运动对智力结构的发展有良好影响 225
情绪与健康 226
情绪的概念 226
情绪与健康 228
情绪控制 231
第七篇 健身效果的评定 232
健身评价的意义 232
体质、健康概念及两者关系 232
体质的范畴和内容 233
影响体质的基本因素 235
体质评价的意义 236
体质测定的内容和方法 237
身体形态发育指标的测定 237
生理机能指标的测定 238
身体素质指标的测定 239
体质评价 242
定性评价(略) 242
定量评价 242
附录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254
附录二 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60
附录三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评分表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