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汽车运输 8
第一章 汽车运输概述 8
第一节 汽车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8
第二节 我国汽车运输的发展成就 9
第三节 汽车运用的条件 10
第四节 汽车运输的分类 12
第二章 汽车运输的车辆、道路和技术装备 13
第一节 车辆 13
第二节 道路 14
第三节 汽车运输的技术装备 29
第三章 汽车运输的技术经济指标和车辆利用指标 30
第一节 基本定义 30
第二节 车辆利用指标 31
第三节 车辆的生产率 36
第四节 运输成本 36
第五节 车辆生产率和运输成本影响因素的分析 37
第四章 货物运输 40
第一节 货物分类 40
第二节 货物周转量及货流 41
第三节 货物的调运方案 44
第四节 货物比重和汽车的载重量利用特性 48
第五节 特殊货物的运输 51
第六节 汽车列车(挂车)的运用 54
第七节 拖车及半挂车的运用 66
第八节 装卸时间和汽车的工作时间利用 73
第九节 装卸站及装卸机械 75
第十节 自卸汽车和自动装卸汽车 79
第二节 旅客运输的特点及其对汽车结构的要求 87
第一节 客运分类 87
第五章 旅客运输 87
第二篇 拖拉机机组运用 90
第一章 机组运用概论 90
第一节 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情况与拖拉机机组运用学的任务 90
第二节 机组工作的特点及分类 91
第三节 机组运用指标 92
第二章 机组的编制 93
第一节 机组编制的原则 93
第二节 使用条件对拖拉机牵引性能的影响 93
第三节 机组的阻力 100
第四节 机组的速度 107
第五节 机组编制及功率利用 109
第六节 机组负荷的检查 112
第三章 移动机组的行走方法 113
第一节 研究行走方法的意义 113
第二节 移动机组的转弯中心和转弯半径 114
第三节 机组的转弯种类及其长度计算 116
第四节 移动机组的行走方法 118
第五节 梭式行走方法的分析 119
第六节 开闭垅行走方法的分析 121
第七节 绕行行走方法的分析 123
第八节 机组工作前田地的区划 124
第四章 拖拉机机组的生产率 125
第一节 基本定义 125
第二节 按拖拉机与发动机的功率确定机组的生产率 128
第三节 机组的时间利用及其分析 129
第四节 机组工作的机械能消耗 133
第五节 机组工作的劳动量消耗 134
第一节 机组的油料消耗 136
第五章 机组的油料消耗及作业成本 136
第二节 机组工作的单位成本 139
第六章 土壤耕作 144
Ⅰ.土地整理 144
第一节 土地整理的重要意义及其内容 144
第二节 土壤整理机械化 145
第一节 农业技术要求 147
第二节 机组的行走方法 147
北方旱作地区 147
Ⅱ.耕地 147
第三节 机组准备 150
第四节 机组在小区上的工作 154
第五节 质量检查 154
Ⅲ.播前整地 155
旱地作物 155
第一节 农业技术要求 155
第二节 机组行走方法 156
第三节 机组准备 157
第五节 质量检查 159
水稻田整地概述 159
第四节 机组在小区上的工作 159
第七章 播种 161
Ⅰ.播麦 161
第一节 播麦的农业技术要求 161
第二节 播种机组工作前的准备 162
第三节 播种机组的田间工作 164
第四节 播种质量检查 168
Ⅱ.中耕作物的播种 168
第二节 中耕作物的条播 169
第一节 农业技术要求 169
第三节 中耕作物的方形播种 170
第八章 田间管理 170
第一节 农业技术要求 171
第二节 耙苗及消灭土壤板结 172
第三节 中耕、除草、培土 172
第四节 追肥、病虫害防治 175
第九章 收获 176
Ⅰ.谷类作物的收获 176
第一节 谷类作物的收获方法 176
第三节 收获前机器的准备 178
第二节 收获谷类作物的农业技术要求 178
第四节 收获前田地的准备 179
第五节 联合收获机的编组 180
第六节 机组的工作 184
第七节 卸粮的组织 185
第八节 收获时联合收获机组的生产率 186
第九节 谷类作物的分解联合收获 186
第十节 收获的质量检查 188
第一节 脱谷及晒谷场机械化的意义 189
第二节 脱谷及晒谷场机组的动力选择 189
Ⅱ.脱谷及晒谷场的机械化 189
Ⅲ.中耕作物棉花收获机械化 190
第一节 机器收花的意义 190
第二节 收花前的准备工作 190
第三节 机器收花的组织与工艺 190
第四节 收花后的田间清理工作 192
第三篇 汽车拖拉机的技术使用与修理 193
第一章 汽车拖拉机技术状况在使用过程中的改变 193
第一节 汽车拖拉机技术状况改变的原因 193
第三节 汽车拖拉机零件的摩擦 195
第二节 零件损伤的分类 195
第四节 汽车拖拉机零件的磨损 197
第五节 影响磨损的因素 198
第二章 汽车拖拉机保养组织 200
第一节 技术保养的意义 200
第二节 技术保养制度 201
第三节 汽车技术保养制度 201
第四节 拖拉机技术保养制度 202
第五节 汽车技术保养工艺过程 204
第六节 技术保养的主要设备 209
第一节 外表养护 213
第三章 汽车拖拉机技术保养工艺 213
第二节 旋紧工作 218
第三节 润滑工作 220
第四节 检查-调整工作 220
第五节 电气作业 243
第六节 轮胎的使用和保养 247
第四章 汽车拖拉机在特殊地理及气候条件下的使用特点 249
第一节 在严寒地区的使用特点 249
第二节 在热带地区的使用特点 254
第三节 在高原及山地的使用特点 255
第四节 在坏路及无路条件下的使用特点 257
第五章 汽车拖拉机的修理组织 259
第一节 汽车修理的种类和方法 259
第二节 汽车修理厂 262
第三节 拖拉机修理的种类和方法 266
第四节 拖拉机修理厂 270
第五节 修理对汽车拖拉机结构的要求 272
第一节 零件修复法的种类 278
第二节 机械加工修复法 278
第六章 汽车拖拉机修理工艺 278
第三节 钳工 机械加工修复法 282
第四节 焊接修复法 285
第五节 金属电镀修复法 291
第六节 轴承合金的重新浇铸修复法 296
第七节 压力加工修复法 299
第八节 金属喷镀修复法 302
第九节 电火花加工修复法 305
第十节 汽车车身修理 308
第十一节 汽车拖拉机零件修理工艺的选择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