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导论 1
第一章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问题 1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6
第三节 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机制 8
第二章 经济学使用的分析工具 11
第一节 经济数据 11
第二节 指数与变量 14
第三节 经济模型 16
第二篇 微观经济理论—初级分析 20
第三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20
第一节 需求与供给 20
第二节 均衡价格 29
第三节 需求、供给对价格的反应 33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 43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 43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52
第五章 生产者行为 60
第一节 投入与产出 60
第二节 成本与收益分析 69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79
第六章 厂商均衡理论 89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均衡 89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中的厂商均衡 94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厂商均衡 101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厂商均衡 105
第七章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 117
第一节 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117
第二节 均衡价格分配论 120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 131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总量指标 131
第三篇 宏观经济理论——初级分析 131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134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141
第一节 收入的循环流量 141
第二节 总需求、总供给和国民收入的构成 144
第三节 消费、储蓄和投资 146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150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整 153
第十章 国民收入与就业理论 160
第一节 古典的就业理论 160
第二节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162
第一节 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171
第十一章 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的均衡 171
第二节 三种市场的同时均衡 176
第十二章 物价水平理论 181
第一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 181
第二节 通货膨胀 184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失业 188
第十三章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 192
第一节 经济周期 192
第二节 创新、技术进步与经济波动 194
第三节 乘数与加速原理 196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理论 205
第一节 引论 205
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 206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215
第一节 宏观财政政策 220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220
第二节 宏观货币政策 224
第二节 内在稳定器 228
第四节 滞胀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231
第四篇 微观经济理论——中级分析 234
第十六章 弹性理论及其运用 234
第一节 弹性理论 234
第二节 弹性理论的运用 240
第十七章 消费者行为—进一步分析 245
第一节 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245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的应用 250
第十八章 厂商理论 257
第一节 企业与生产函数 257
第二节 投入的最优组合 262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 266
第四节 盈亏分析 271
第十九章 市场与交换 275
第一节 市场 275
第二节 交换最优条件与生产最优条件的结合 277
第二十章 分配理论 282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厂商均衡与市场均衡 282
第二节 工资、地租与利息的决定 290
第二十一章 竞争、垄断与反托拉斯 301
第一节 四种市场的比较 301
第二节 反扎拉斯与自然垄断的管理 305
第二十二章 政府的经济行为 311
第一节 价格的管制 311
第二节 市场机制的失灵与公共部门 315
第二十四章 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318
第五篇 宏观经济理论——中级分析 318
第三节 外部经济效应 318
第四节 污染控制 321
第二十三章 福利经济理论 328
第一节 庇古的福利命题 329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状态与社会福利函数 333
第三节 社会选择理论 337
第四节 福利经济政策 341
第一节 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线索 348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演变趋势:凯恩斯主义的进一步综合 351
第三节 理性预期 354
第二十五章 总需求 360
第一节 消费需求 360
第三节 政府对总需求的影响 360
第二节 投资需求 364
第一节 长期产量和短期产量的决定 373
第二十六章 总供给和价格调整 373
第二节 价格调整 375
第三节 总供给和经济增长 380
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与卢卡斯供给曲线 388
第二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分析 394
第一节 经济冲击与稳定政策 394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设计与选择 397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402
第二十八章 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 405
第一节 国际收支均衡曲线的推导 405
第二节 开放条件下的内外共同均衡 408
第三节 财政、货币、外汇政策与内外共同均衡 411
第四节 理性预期条件下的开放经济分析 416
第五节 收入再分配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