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文学概论讲义 1
第一讲 引言 3
第二讲 中国历代文说(上) 11
第三讲 中国历代文说(下) 25
第四讲 文学的特质 38
第五讲 文学的创造 52
第六讲 文学的起源 60
第七讲 文学的风格 66
第八讲 诗与散文的分别 77
第九讲 文学的形式 86
第十讲 文学的倾向(上) 93
第十一讲 文学的倾向(下) 106
第十二讲 文学的批评 119
第十三讲 诗 132
第十四讲 戏剧 140
第十五讲 小说 150
老牛破车 159
序 161
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 163
我怎样写《赵子曰》 167
我怎样写《二马》 171
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 176
我怎样写《大明湖》 182
我怎样写《猫城记》 185
我怎样写《离婚》 189
我怎样写短篇小说 192
我怎样写《牛天赐传》 199
我怎样写《骆驼祥子》 202
闲话我的七个话剧 207
我怎样写通俗文艺 215
我怎样写《剑北篇》 219
我怎样写《火葬》 222
谈幽默 227
景物的描写 233
人物的描写 241
事实的运用 248
言语与风格 253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 259
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 261
一 不怕,不慌 261
二 多改多念 263
三 怎样运用口语 265
四 写透一件事 269
五 突出主题,安排材料 272
六 谈人物的刻画 278
怎样写快板 284
出口成章 299
序 301
人、物、语言 303
语言、人物、戏剧 305
人物、语言及其他 311
语言与生活 318
话剧的语言 323
儿童剧的语言 326
戏剧语言 328
对话浅论 342
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 348
学生腔 362
谈叙述与描写——对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的讲话摘要 365
人物不打折扣 370
文病 373
比喻 376
越短越难 379
谈简练——答友书 383
别怕动笔 389
谈读书 393
看宽一点 396
多练基本功——对石景山钢铁公司初学写作者的讲话摘要 400
勤有功 403
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在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上的发言 408
《齐大月刊》发刊词 425
论创作 427
论文学的形式 432
小说里的景物 448
唐代的爱情小说 456
滑稽小说 470
《齐大年刊》发刊词 474
臧克家的《烙印》 475
介绍两位画家 477
《桑子中画集》序 479
我的创作经验——在市立中学之讲座 481
中国民族的力量——在国立山东大学1934年上学期第五次总理纪念周上的讲演 483
诗与散文 485
我的创作经验(讲演稿) 489
怎样认识文学 494
《关友声画集》序 497
读巴金的《电》 499
《文艺思潮》讲义 502
《世界文学史》讲义 507
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我最爱的作者——康拉得 510
《芭蕉集》序 519
文艺中的典型人物 520
几句不得人心的话 521
AB与C 522
“幽默”的危险 524
大时代与写家 528
《泰山石刻》序 532
关于大鼓书词 536
抗战教育 541
《抗日三字经》序 543
《古城的怒吼》演出了 544
连环图画 545
谈通俗文艺 547
通俗文艺散谈 551
在新歌剧改进诸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 553
话剧中的表情 555
保卫武汉与文艺工作 557
释“通俗” 564
教育与文艺 565
论通俗文艺 568
制作通俗文艺的苦痛 573
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 581
《三四一》自序 586
抗战中的通俗文艺 587
答客问 593
对于抗战诗歌的意见——在“文协”第二次诗歌座谈会上的发言 605
编写民众读物的困难 608
照样儿办吧 612
抗战以来的中国文艺——在内江沱江中学讲演 614
答客问(文艺作家与抗战) 622
抗战中的中国文艺(对苏广播) 627
《抗战诗歌集》(二辑)序 629
战时文化工作诸问题 631
《通俗文艺五讲》序 635
通俗文艺的技巧 637
抗战戏剧的发展与困难 652
由《残雾》的演出谈到剧本荒 658
艺术家也要杀上前去 663
怎样维持写家们的生活 666
宣传工作还不够 671
青年与文艺 672
《国家至上》说明之一 676
记写《残雾》 678
三年来的文艺运动 682
没有“戏” 690
三年写作自述 692
一九四一年文学趋向的展望 702
灵的文学与佛教 705
《凤》序 711
略谈人物描写 713
看了《边城故事》 715
诗人 717
怎样学诗 720
论新诗 722
我的“话” 725
诗人节献词 730
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732
略谈抗战文艺 737
怎样写小说 741
知难而“进” 746
附录 753
T'ang Love Stories 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