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序言 1
第一章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意义 5
第二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德国 28
德国的十一月资产阶级革命与一九一八至一九一九年的反革命 28
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29
资产阶级各政党的改头换面 34
罢工运动 35
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六日的叛乱。反革命力量的组织 36
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38
德国共产党的成立 39
一九一九年的一月战斗 40
资产阶级的魏玛宪法 42
一九一九年二、三月间的战斗 44
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45
凡尔赛和约。一九二○年间德国的状况 47
卡朴暴动 50
劳动群众反对卡朴党徒的斗争 52
统一的德国共产党的成立 53
赔款危机 54
法比军队占领鲁尔。古诺政府的政策 55
群众反对占领者的斗争 56
反对古诺政府的同盟大罢工。斯脱莱斯曼—希法亭政府 57
国内革命危机的增长 58
萨克森的“工人”政府和布兰德列尔分子的叛卖策略 59
汉堡工人的武装斗争 60
希特勒的“啤酒馆暴动” 61
一九二三年无产阶级失败後的德国 63
一九二四年的国会大选。路德政府 68
一九二五年的总统选举。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的策略 70
国内的群众运动 71
穆勒政府(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年) 72
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布鲁宁政府 74
法西斯党影响的增长 77
巴本和史莱辙政府 79
法西斯党执政。德国的对内政策 81
工业上对进行掠夺性战争的准备 87
法西斯主义与劳动人民的状况 90
对於战争的思想准备 92
德国法西斯政府的对外政策 94
第三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英国 111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结束後的英国 111
“策略性”的选举 112
劳合·乔治的“改革” 112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114
生产资料国有化运动 116
“逊克委员会” 117
铁路二工人的罢工 117
“不许干涉苏俄”运动 118
英国共产党 120
列宁与英国的共产党人 121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三年时期的经济政策 122
一九二○至一九二二年的经济危机 123
“黑暗的星期五”(一九二一年四月十五日)与资产阶级的进攻 124
劳合·乔治的第二次联合政府的帝国政策 125
英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 126
“俄罗斯问题” 127
近东与中东 128
对德关系 129
热那亚会议 130
联合的破裂 130
一九二二年的选举。鲍纳·劳—鲍尔温政府 131
第一次工党政府 133
一九二四年的国会大选。鲍尔温的第二次保守党政府 135
第一次工党政府的倒台 135
工人阶级队伍中的左倾。煤炭工业中的冲突。“红色星期五” 137
资产阶级对冲突的准备 138
总理事会对即将到来的冲突的态度 139
同盟大罢工(一九二六年五月四日至十二日) 139
同盟大罢工的被破坏 141
一九二七年的反对罢工和职工会的反动法律 141
鲍尔温第二次政府的对外政策 142
反动时期的工人运动。蒙德主义 143
一九二九年的大选。第二次工党政府 144
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二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对英国的影响 145
一九三一年的政治危机。工党队伍的分裂。“国民政府” 147
一九三一年的大选。“国民政府”对工人阶级的进攻 149
对付经济危机的各项措施 150
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九年的工业高涨及其原因 153
信贷市场的调整。对外贸易与收支差额 154
“现代社会主义” 155
反动势力的增长 156
“宫廷危机” 156
一九三五年的选举 157
一九三一至一九三九年的“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 158
鲍尔温的第三次内阁 160
?微尔·张伯伦政府及其反动的对外政策 161
英国共产党反对麦克唐纳、鲍尔温、张伯伦政府的反动政策的斗争 163
第四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法国 170
一九一九年巴黎和会上的法国 170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後法国的国民经济 173
选举与“国民联盟”的胜利 175
法国劳动人民群众的斗争 176
一九二○年的选举。法国无产阶级的发动 177
法国共产党的成立 179
普恩加赉政府 181
围绕着赔款问题的斗争。鲁尔的占领 183
法国共产党为争取自己队伍的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 187
“左翼联盟”的执政 188
在摩洛哥和叙利亚的殖民战争。共产党为反对殖民战争而斗争 192
“国民统一”政府 194
普恩加赉的第四次新内阁及其稳定政策 196
达迪欧内阁和白里安的“泛欧联盟”计划 198
共产党的活动 199
法国的经济危机 200
达迪欧政府和赖伐尔政府 202
一九三二年的选举。赫礼欧内阁 203
法国法西斯组织的成长。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 204
与苏联的互助公约 209
赖伐尔政府及其反动政策 210
争取统一与人民阵线的斗争 211
勃鲁姆政府 213
反动的资产阶级反对人民阵线的斗争 215
旭丹政府及其政策 216
勃鲁姆的第二次政府 218
达拉第政府 218
第一次大战後意大利的经济与政治情况 226
第五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意大利 226
一九一九年的群众运动 229
法西斯组织的产生 231
一九二○年间工人之夺取工厂 234
意大利共产党的成立 236
法西斯组织的发展。工人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 236
法西斯分子夺取了政权 239
墨索里尼政府及其政策 240
群众的不满情绪的增长。“亚文丁联盟” 242
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最後残余之被消灭 244
意大利的经济危机及其後果 246
新的选举法。拉德兰条约 246
意大利法西斯党的对内政策。“总体国家”的组织 248
意大利的对外政策 251
意大利夺取地中海霸权的斗争。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掠夺性战争 252
意大利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 257
第六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西班牙 261
西班牙的革命高潮 264
在摩洛哥的殖民战争。军事君主独裁制的建立 265
里维拉的军事独裁 266
一九三一年的革命 269
西班牙共和国联合政府的政策 271
一九三四年十月的武装战斗 273
人民阵线反对反动势力的斗争 274
佛朗哥将军的法西斯叛乱。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的武装干涉。西班牙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 276
西班牙共和派的失败 282
佛朗哥政权 284
第七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奥地利 287
奥匈帝国的瓦解 287
奥地利共和国的建立。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作用 289
一九二○年宪法通过後的奥地利 292
奥地利资本主义的不巩固的稳定 294
群众反对反动势力的斗争 295
奥地利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298
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九年的奥地利。经济危机 298
从取消议会到二月的日子 300
一九三四年的二月武装战斗 301
一九三四年二月至一九三八年三月的奥地利 303
德国占领奥地利(一九三八年三月) 305
第八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匈牙利 30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卡罗利政府 310
威克斯的照会。争取在匈牙利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312
匈牙利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匈牙利苏维埃政权的社会经济措施 313
社会民主党领袖的背叛行为 315
匈牙利公社的错误 315
反对武装干涉的斗争 316
匈牙利公社的崩溃 317
匈牙利资本主义的局部稳定 319
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的匈牙利 321
甘别施、达兰尼和殷列基的亲法西斯内阁 322
第九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波兰 326
波兰国家的成立 326
争取建立苏维埃的斗争和波兰社会党的叛卖行为 328
波兰的对外政策 330
一九二一年的宪法 333
革命高潮的增长 334
波兰的经济状况 336
格拉布斯基政府的政策 337
毕尔苏斯基的法西斯政变 338
波兰的经济危机 342
毕尔苏斯基反对国会的斗争 343
政府反对劳动人民的斗争 344
一九三五年的法西斯宪法 345
毕尔苏斯基死後的波兰 346
波兰的对外政策 347
第十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捷克斯洛伐克 352
捷克斯洛伐克的成立 352
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的斗争 355
“红绿”联合政府 357
一九二○年的选举。一九二○年的宪法 359
群众性的革命运动。十二月的总罢工 360
贝奈斯政府的政策 362
斯维拉政府 364
“捷克斯洛伐克的罗迦诺” 366
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危机 368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反对反动派的斗争 370
盖林分子的要求 373
捷克斯洛伐克的被分裂 376
法西斯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379
第十一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罗马尼亚 384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後的罗马尼亚 384
经济发展和政治斗争 385
工人和农民的运动 385
民族问题 387
统治集团的反动的对外政策 388
民族自由党的对内政策 389
对外政策 390
比萨拉比亚的鞑靼布纳尔起义 390
革命的工农运动 391
资产阶级阵营内部的斗争 392
罗马尼亚的经济危机 394
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罗马尼亚的对内和对外政策 395
第十二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南斯拉夫 400
南斯拉夫的成立 400
工农运动。共产党的成立 403
南斯拉夫政府的对内和对外政策 404
一九二三至一九二七年的内政情况 408
对外政策 411
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412
武装政变的准备 412
军事的君主独裁 414
军事独裁条件下的革命运动 416
德国在南斯拉夫的经济势力的增长 417
群众性的革命的工农运动 418
一九二九年以後时期南斯拉夫的对外政策 420
第十三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保加利亚 424
保加利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 424
有社会民主党人参加的联合政府 426
斯丹波里斯基政府 427
一九二三年六月九日的法西斯政变。九月起义 430
常可夫的法西斯政权 433
里亚普契夫政府 435
保加利亚的经济危机 436
“人民联合”政府 437
一九三四年的武装政变 439
人民群众反对反动派的斗争 442
第十四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希腊 447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後的希腊 447
暂时稳定时期希腊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450
工人运动 450
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九年的希腊 452
第十五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芬兰 455
一九一八年芬兰的工人革命 455
一九一八年革命失败後的芬兰 459
坦尼尔政府及其政策 463
经济危机和反动势力的加强 464
凯维米雅基的联合政府 466
与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芬兰共产党 467
红军击溃白芬军阀 468
一九四○年的苏芬和约 469
第十六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土耳其 471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土耳其的影响 471
安那托利亚民族政权的组成 474
英希的武装干涉与基马尔党人的胜利 478
国家的改造 486
文化与生活方面的改革 489
“国民共和党”垄断地位的确立 492
危机年代的土耳其经济 494
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状况 496
蒙特罗会议 498
基马尔党中的内部斗争。阿塔丘尔克之死。伊涅纽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500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伊朗 505
第十七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伊朗 505
森林军(“真盖尔军”)。库奇克汗 506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伊朗 507
一九一八至一九二○年间英国在伊朗的政策 508
一九一九年的英伊条约 510
大不里士的赫阿巴尼派起义 510
吉良的革命运动。伊朗共产党的成立 511
一九二一年二月二十一日德黑兰的政变 513
吉良共和国的失败 515
列萨汗独裁制度的建立 515
伊朗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517
别赫列维王朝的产生 518
别赫列维王朝列萨王的君主政体 5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伊朗的对外政策 522
第十八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印度 525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的影响 525
蒙太古改革方案 526
罗拉特法案 527
甘地和甘地主义 528
不合作运动和阿姆利则大屠杀 529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和弱点 532
反动时期 533
工人和农民运动 534
英国在印度的几个委员会 535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537
奴役的宪法 539
回教联盟的改组。巴基斯坦的要求 540
工农运动在组织上的巩固 54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印度 542
战後日本经济的变化 544
第十九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日本 544
日本与对苏俄的武装干涉 546
“米骚动”。原敬政府 548
一九二○至一九二一年的危机 550
工人运动。日本共产党的产生 553
日本的相对稳定时期 554
加藤与若槻政府 555
田中政府及其侵略的“现实”政策 558
工人运动 560
日本的经济危机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 562
日本对中国的武装干涉 565
日本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567
“少壮军人派”的叛乱。军阀集团的加强 570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 573
日本军阀在苏联边境上的挑衅 575
第二十章 一九一八至一九三九年时期的美国 580
美国经济上的变化 580
威尔逊对外政策的失败 581
参议院反对威尔逊的斗争 584
美国与反苏的武装干涉 586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年美国的罢工斗争。美国共产党的成立 589
黑人问题 591
一九二○年的总统选举 592
一九二○至一九二一年的经济危机 593
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二年的罢工斗争 594
哈定的对内与对外政策 595
哈定总统任期中的腐败 599
一九二四年的总统选举 601
柯立芝总统执政时期 602
工人运动与共产党 609
胡佛政府及其政策 612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 6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的美国 626
美国共产党的活动 629
第二十一章 一九一九至一九四三年时期的共产国际 634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为建立共产国际而斗争 634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召集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准备 643
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及其决议 644
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及其决议 648
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 658
关於工人统一战线的十二月提纲。三个国际的柏林会议 661
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及其决议 663
一九二三年的战斗 666
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669
为各国共产党的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 671
反对第二国际叛卖政策的斗争 674
共产国际反对托派与右派反革命分子的斗争 675
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 679
由共产国际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到第七次代表大会 682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690
为建立人民阵线而斗争 691
反对战争挑拨者的斗争 693
第七次代表大会以後的共产国际 695
现代史大事年表 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