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晚清政府的经济政策 1
第一节 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原因 2
一、甲午战败的刺激 2
二、民间舆论的推动 11
三、清政府内部的变异 19
四、“新政”实施的影响 28
第二节 晚清政府经济政策概述 39
一、晚清政府的一般工商政策 39
二、晚清政府的农业政策 52
三、晚清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 65
四、晚清政府的外贸政策 73
五、晚清政府的矿务政策 85
六、晚清政府的铁路政策 93
第三节 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104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104
二、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 112
三、资产阶级的初步形成 123
四、官商关系的变化 130
第四节 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缺陷 139
一、决策过程中的缺陷 139
二、实施过程中的缺陷 153
三、清政府政权性质的局限 168
第二章 民初的经济政策 175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政策 176
一、临时政府的主要经济政策 176
二、临时政府的财政困境及解困措施 190
三、临时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200
第二节 民元临时工商会议 208
一、临时工商会议的召开 209
二、临时工商会议的性质与内容 213
三、临时工商会议的影响 226
第三节 北京政府经济政策概述 239
一、北京政府的工商政策 239
二、北京政府的农业政策 251
三、北京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 263
四、北京政府的矿务政策 276
第四节 北京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及缺陷 282
一、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83
二、民间实业团体的兴盛 297
三、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缺陷 306
四、发展实业与掠夺榨取的矛盾 322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时期的经济政策 332
第一节 财经政策的制定与实行 333
一、全国经济、财政会议的召开 334
二、各项财经政策的制定 338
三、关税自主政策的提出与实施 343
四、盐税的改革与统税的创办 354
第二节 国家金融体制的建立与货币改革政策的实施 366
一、“四行二局”的设立与国家金融体制的形成 366
二、美国“白银政策”的冲击与国民政府的对策 373
三、币制改革政策的推行 381
第三节 公债政策及其影响 390
一、以债还债的公债政策 390
二、债务整理与维持债信的政策 397
三、公债政策的作用与影响 405
第四节 挽救农业危机的政策 412
一、农村自然经济的衰败 413
二、挽救农业危机政策的主要内容 416
三、鼓励农民合作政策与农业合作运动的展开 424
第五节 工业建设政策的制定与推行 435
一、工业政策的制定及主要内容 436
二、发展国家资本企事业的政策 439
三、鼓励发展私营工商企业的政策 451
第六节 国民政府初期各项经济政策评价 457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 467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 468
第二节 建立战时后方工业基地的政策与努力 474
一、工厂内迁与工业重心的西移 475
二、发展后方交通运输业的构想与计划 478
三、“经济统制”政策与战时工业体制 482
四、加强国家资本统制的垄断政策 484
五、工业合作政策与“工合运动”的兴起 491
六、建立后方工业基地政策的作用与特点 497
第三节 开发后方农业与谋求农副产品自给的政策 501
一、国统区对农业经济依赖的加强 502
二、开发后方农业的政策与措施 504
三、战时农业政策的效果与作用 508
第四节 维持抗战需要的战时金融与财政税收政策 515
一、“四联总处”的设立与战时金融体制的形成 516
二、战时财政支出的增长 521
第二节 盐价 325
第四章 日本对中国海盐的掠夺 328
第一节 日本进口中国盐的数量、价格和税率 328
第二节 侵华日军军用盐的免税及其走私 335
第四编 抗日战争时期及战后国民党统治区的盐务(1937—1949年) 341
第一章 抗战期间官僚资本对食盐运销的控制 341
第一节 官运是官僚资本独占盐业的开端 341
第二节 盐专卖是官僚资本独占盐业的进一步发展 346
第二章 抗战胜利后中国盐业的官僚资本化 358
第一节 官僚资本接收日伪盐田、工厂及其对盐业独占形式的转变 358
第二节 官僚资本以“商”办形式组设的盐业公司 363
第三章 官僚资本对中小生产者的掠夺和欺压 375
第一节 国统区盐业生产概况 375
第二节 对中小生产者的掠夺及盐税警的不法行为 384
第四章 盐价的上涨和盐税的增加 396
第一节 不断上涨的盐价 396
第二节 不断提高的盐税 402
结束语 436
表图目录 68
表4·6 中日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1873,1936) 69
表4·7 中日生丝出口量(1880—1935) 69
表4·8 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叶输出量(1873—1936) 70
表4·9 国内市场商品量估计(1870—1936) 72
表4·10 中国近代商业资本的增长(1894—1936) 76
表4·11 中国新式与旧式交通运输业的增长及比重变化(1887—1936) 79
表4·12 中国铁路修建情况(1887—1944) 80
表4·13 铁路货运中工、矿、农、林、畜牧产品历年延吨量指数(1916—1936) 81
表5·1 总税准与进口税额(1926—1936) 118
表6·1 中国商业资本在全部资本额中的比重(1894—1947/48) 147
表6·2 美国商业投资在全部私人投资中的比重(1936—1961) 149
表6·3 英国商业投资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1948—1959) 149
表7·1 清代米价的变动(1640—1840) 162
表7·2 中国批发物价总指数(1867—1937) 164
图7·1 中国批发物价总指数变动趋势(1867—1937) 165
表7·3 上海、天津的批发物价指数(1937—1948) 166
图7·2 中国批发物价总指数的周期性波动(1868—1935) 168
表7·4 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批发物价指数(1867—1936) 171
图7·3 中英批发物价比较图(1867—1936) 174
图7·4 中美批发物价比较图(1870—1936) 174
图7·5 中法批发物价比较图(1870—1936) 175
图7·6 中德批发物价比较图(1867—1936) 175
图7·7 中日批发物价比较图(1873—1936) 176
表7·5 一百年来金银比价变动(1836—1935) 178
图7·8 银价、金价、物价变动趋势(1867—1936) 180
图7·9 中国银价与英美批发物价变动趋势(1867—1935) 181
图7·10 中国、英国、美国银购买力变动趋势(1867—1936) 182
图7·11 银价与英、美汇价变动趋势比较(1870—1930) 184
表7·6 中国进出口物价综合指数(1867—1931) 194
图7·12 银价、进出口物价,批发物价变动的相互关系(1867—1931) 195
图7·13 价格作用的传导机制理想模式 196
表7·7 中国进口物价指数和出口物价指数(1867—1936) 197
图7·14 中国进口物价和出口物价变动趋势(1867—1936) 198
图7·15 中国近代进口和出口物价的周期波动(1868—1935) 199
表7·8 河北省宁津县农产品和手工业品零售物价指数(1800—1850) 202
表7·9 中国近代工业品和农产品批发物价指数及农产品购买力指数(1867—1937) 203
图7·16 中国近代工业品批发物价的周期性波动(1868—1935) 207
图7·17 中国近代农产品批发物价的周期性波动(1868—1935) 208
表7·10 中日两国米购买力指数(1881/90—1931/36) 211
表7·11 上海棉花、棉纱的批发价格(1920—1936) 212
表7·12 几个主要城市粮食价格比较(1920) 215
表8·1 金城银行历年各种放款成份比例表(1917—1936) 239
表8·2 上海银行放款的增长(1926—1936) 239
表8·3 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1910—1936) 241
表8·4 东三省日本人工厂工人籍贯百分比表(1924) 246
表8·5 内地人民移入东三省之估计(1923—1929) 248
表8·6 抚顺煤工主要原籍历年人数比较表(1914—1921) 249
表9·1 上海银拆平均市价(1873—1936) 257
图9·1 上海银拆平均市价变动趋势(1873—1936) 259
表9·2 上海银拆平均市价——十年平均(1873—1936) 259
表9·3 天津各银行放款利率统计(1892—1937) 260
表9·4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贴现率(1913—1936) 261
表9·5 开滦煤矿工人月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904—1937) 264
表9·6 开滦井下煤二月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887—1936) 265
表9·7 开滦井上机匠月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887—1936) 266
表9·8 中兴煤矿历年工资率和实际所得(1917—1931) 268
表9·9 广九铁路工人工资指数(1912—1926) 268
表9·10 广三铁路工人工资指数(1912—1926) 269
表9·11 广州工人实际工资指数(1913—1926) 270
表9·12 上海纺织工人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910—1937) 271
表9·13 北京瓦木工匠每日工资指数(1862—1925) 272
表9·14 广东台山县工资指数(1912—1925) 275
表9·15 江苏武进农工工资的变动情况(1908—1932) 276
表9·16 中国农业工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指数(1906—1933) 278
表9·17 中国农地价格之变迁(1912—1936) 282
表9·18 中国农地价格指数(1906—1933) 282
表9·19 江苏武进农地价格的变动(1912—1932) 284
表9·20 昆山等县地价增长指数(1905—1924) 284
表9·21 奉天梨树县裴家油房屯等田地每垧地价的变动(1855—1927) 285
表9·22 梨树县平均每垧地价变迁表(1927—1936) 286
表9·23 十一城市平均地价比较表(1928—1936) 287
表9·24 中国近代资本集成(1894—1936) 289
表9·25 中国近代方向的固定资本投资(1903—1936) 290
表9·26 申新一.八厂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1931—1936) 292
表9·27 全国华商纱厂每万纱锭和每百台布机雇用工人数(1911——1937) 293
表9·28 中国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1921—1936) 994
图9·2 农业边际收益率曲线 297
表9·29 中国大陆的农业生产、人均和边际劳动生产率(187—1930,低估值) 297
表9·30 中国国民所得的分配(1933) 301
表9·31 开滦煤矿的销煤利润和矿区工人工资(1904—1936) 302
表9·32 中国农民所得与所付价格的变化(1906—1933) 305
表9·33 中国和日本产业结构变化的比较(1887,1936)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