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通览》PDF下载

  • 购买积分:2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西安市地方志馆,西安市档案局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224020966
  • 页数:101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收录了《西安市志》稿的大事记、人物传、自然环境、政区沿革、文物、地名等内容

前言 3

自然环境 3

地理位置 3

目录 3

地质与矿产资源 4

地质构造 4

渭河断陷 4

伏牛大别台斜 5

秦岭古生代褶皱带 5

中秦岭华力西褶皱带 6

地层分布 6

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 6

秦岭地层区 7

华北地层区 7

岩浆岩及其分布 7

地震活动 8

地裂缝 8

矿产资源 8

石墨 9

黄金 9

蓝田玉 9

地热资源 9

渭河冲积平原 10

地貌类型 10

地形地貌 10

地形大势 10

黄土台原 12

黄土丘陵 13

中起伏低山 13

大起伏中山 14

极大起伏高山 14

气候与气候资源 15

气候特征 15

热量状况 15

气温 15

季节变化 16

土壤温度 16

积温 16

无霜冻期 16

冻土 17

城市气温 17

降水状况 17

降水量的地域差异 17

降水量的时间变化 17

降水日数 18

大降水 18

积雪 18

湿度 18

湿润状况 18

风 19

太阳辐射 19

日照、太阳辐射和风 19

日照 19

灾害性气候现象 20

干旱 20

霜冻 20

冰雹 20

连阴雨 20

酷热 20

低温 21

山区气候 21

河流、地下水及水资源 22

河流基本特征 22

灞河 23

主要河流 23

产河 24

沣河 25

潏河 26

涝河 27

黑河 27

泾河 28

石川河 29

戏河 29

零河 29

渭河 29

地下水化学成分 30

地下水类型及主要含水层 30

地下水 30

地下水资源总量 30

水资源及其利用 31

土壤 32

土壤构成 32

主要土壤及其分布 32

褐土 32

?土 32

紫色土 33

红粘土 33

黄土性土 33

水稻土 33

淤泥土 33

潮土 33

沼泽土 34

棕壤 34

山地灰化土 34

高山草甸土 34

植被、动物界与生物资源 35

植被 35

植被特点与类型 35

针叶林 35

针阔混交林 36

落叶阔叶林 36

草甸 37

水生植被 37

大田农作物型 37

蔬菜作物型 37

果园型 37

灌丛 37

兽类种群及其组成 38

生物资源与自然保护区 38

森林资源 38

鸟类种群及其组成 38

动物界 38

绿化型 38

草地资源 39

野生经济植物和珍稀植物 39

野生经济动物和珍贵动物 40

自然保护区 41

政区沿革 45

都城 45

周都丰镐 45

秦都咸阳 45

汉都长安 46

隋唐都城长安 47

唐以后的长安城和西安城 47

魏晋北朝的郡国 49

秦汉的内史和京兆尹 49

地区及市 49

隋唐五代的京兆府 50

宋元明清的京兆府和西安府 50

民国时的西安市 50

建国后的西安市 51

县级政区 52

夏商周时代的统治据点 52

春秋战国时县的兴起 52

秦汉时县的设置 53

魏晋北朝时县的设置 53

隋唐五代时县的设置 54

宋元明清时县的设置 54

建国后的区县设置 55

民国时县的设置 55

历史述要 61

古都长安 61

“秦中自古帝王州” 61

远古遗迹与传说 61

西安地区最早的居民点及文化遗存 61

人文初祖黄帝 67

西周丰镐 67

周人的兴起与建国 68

丰镐的建立 70

丰镐遗址 70

青铜器之乡 72

周灵台 72

西周车马坑 72

秦都咸阳 75

秦人的崛起 76

建都咸阳 78

秦国的客卿与改革 82

秦国的陵园 87

秦都咸阳的毁灭 91

西汉长安 92

汉长安城的创建 93

雄伟的宫殿群 97

西汉长安与关中水利 101

西汉长安文化的繁荣 103

西汉的陵园与陵邑 107

丝绸之路的开辟 111

西汉长安节日风俗 113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安 116

汉长安城的衰落 116

政权频繁交替中的长安城 117

民族大融合与中外交流 120

民族大融合 120

“丝绸之路”的新道 121

佛教的传播 121

隋都大兴城的营建 122

隋都大兴城 122

隋唐长安城 122

六坡与三城 123

棋盘式的街坊布局 125

大兴城的寺观 125

大兴城的引水渠道 126

唐都长安城 127

唐王朝的建立 127

唐长安城的增修 127

唐长安城的城门 128

太极宫(西内) 129

大明宫(东内) 131

兴庆宫(南内) 134

三苑 135

东市、西市 136

唐长安城的引水渠道 138

唐长安的风景区 138

唐代的离宫别馆 140

唐长安城的寺观 142

唐代皇陵 154

隋唐长安文化 162

隋唐长安的天文、历学 162

隋唐长安的地理、方志学 163

隋唐长安的史学 164

隋唐长安的医药学 164

唐代长安的雕版、石经 165

唐代长安的手工工艺和文学艺术 166

唐代长安节日风俗 175

隋唐长安的国际交往 179

唐王朝与边疆各族 179

遣隋使 181

遣唐使 181

长安与朝鲜半岛各国的交往 182

长安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 183

长安与西亚、非洲的交往 184

唐长安城的破坏与重建 185

唐都长安城的毁灭 185

五代宋金元明清时期的西安 186

韩建新城 186

宋京兆府城 187

西安碑林的创始 188

祖庵碑林 189

元奉元路城 189

从安西路到奉元路 189

安西王宫 190

明西安府城 191

明秦王府 191

明西安府城的扩建 191

清西安府城的满城与南城 193

清西安府城 193

西安府城街道格局的形成 193

清西安府城城垣的整修 194

清西安府城的商业区 194

广仁寺 195

宋元明清时期西安城的引水渠道 195

通济渠 195

西安回民 196

西安回民的由来 196

西安府城的清真寺 198

西安回民风俗 199

林则徐在西安 203

近代西安 203

太平军、西捻军攻打西安 205

西安回民起义 207

慈禧、光绪逃避八国联军侵犯 208

到西安 208

辛亥革命时的西安起义 211

二次革命前后的西安政局 214

辛亥革命志士反抗陆建章的 215

斗争 215

“五·四”时期的西安学生运动 217

康有为、鲁迅来西安讲学 219

中共西安地方组织的建立 224

艰苦卓绝的“反围城”斗争 225

“红城” 228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西安 228

西潼铁路的修建与通车 231

“西安事变” 234

为民喉舌的《解放日报》、《老百姓》与《民众导报》 237

西安进步力量的发展 240

争取解放的西安学生运动 243

西安的解放 247

现代西安 249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249

(一)建立人民政权 250

(二)统一财经,调整工商业 251

(三)改革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252

(四)镇压反革命与抗美援朝运动 256

(五)“三反”、“五反”运动 257

(六)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58

(七)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 259

(八)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61

(九)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62

(十)对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63

(十一)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 265

改造 265

(十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268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70

(一)全党整风与反右派斗争 271

(二)大跃进与全民大炼钢铁 273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 274

(四)“二五”计划的实施 276

(五)国民经济的调整 278

(六)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79

“文化大革命”时期 281

(一)文教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282

(二)广大干部深受迫害 284

(三)“武斗”、“夺权”,社会动乱 284

(四)法制严重破坏 285

(五)工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 285

(六)农业生产萎缩 286

挫折 287

(八)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 287

(七)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87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89

(一)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拨乱反正 290

(二)平反冤假错案 291

(三)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291

(四)开放城市 293

(五)创立劳动服务公司 295

(六)开发军工转民品生产 296

(七)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新兴的 298

旅游业 298

(八)发挥科技优势 300

(九)进行环城建设 302

(十)制止动乱 304

(十一)第二次经济大发展 305

历史纪年 313

远古传说时期 313

商周时期 314

春秋战国时期 317

秦汉时期 321

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346

隋唐时期 360

五代、宋、金、元时期 410

明清时期 418

中华民国时期 4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472

人物 555

古代人物 555

周秦时期人物 555

两汉及三国时期人物 559

两晋及南北朝时期人物 570

隋唐五代时期人物 573

宋元明清时期(1840年前) 595

人物 595

近现代人物 608

晚清至民国时期人物 6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人物 676

西安地区文物事业概述 765

文物 765

古遗址的保护与发掘 766

原始社会遗址 766

半坡遗址 766

姜寨遗址 767

客省庄文化 767

蓝田猿人 767

商周遗址 768

怀珍坊遗址 768

老牛坡遗址 768

丰镐遗址 769

阿房宫遗址 770

汉长安城及其宫殿遗址 770

芷阳遗址 770

秦汉遗址 770

隋唐遗址 772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遗址 772

大明宫遗址 773

兴庆宫遗址 774

青龙寺遗址 774

唐华清宫遗址 774

唐东渭桥遗址 775

元明时期遗址 775

元代安西王府遗址 775

西周墓葬的发掘 776

古陵墓的发掘与保护 776

明代秦王陵园遗址 776

秦汉墓葬的勘查与发掘 777

秦东陵 777

秦始皇陵 777

汉窦皇后陵从葬坑 778

汉南陵从葬坑 778

汉宣帝杜陵 778

隋唐墓葬的清理与发掘 778

隋唐墓葬出土文物的清理 778

韦氏墓群 779

古建筑的整修 780

古建筑和革命旧址的整理修复 780

西安碑林的整修 781

西安城垣的整修 781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的整理 782

修复 782

西安事变旧址的整理修复 782

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表 783

地 名 801

历史地名 801

街道村镇地名 820

新城区 820

碑林区 827

莲湖区 837

灞桥区 848

未央区 856

雁塔区 867

阎良区 874

长安县 878

临潼县 900

蓝田县 912

周至县 922

户县 933

高陵县 944

附 录 955

附录一:西安市市级领导人名录 955

社会主要情况统计表 974

附录二:西安市1949~1990年经济 974

附录三:西安市大中型企业表 977

(1989年) 977

附录四;1989年西安地区高等院校 986

一览表 986

附录五:西安市1985~1988年获国家级 988

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988

附录六:西安市1985~1988年获省 989

(部)级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989

附录七:西安市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995

名单 995

附录八:人物索引 1000

附录九:地名索引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