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特征 1
一 朝代更迭频繁 2
二 新经济地区的开发 12
三 民族大迁徙与民族大融合 18
四 门阀士族政治 23
五 文化事业上的辉煌成就 28
结束语 29
第一章 儒学与教育 31
第一节 魏晋儒学 31
一 魏晋儒学的历史渊源 31
二 魏晋儒学面临的困境 34
三 嵇康的儒家思想 36
四 傅玄《傅子》中的儒学思想 38
五 晋室东迁与儒学继续发展 40
第二节 十六国少数族统治者与儒学 44
第三节 南学与北学 49
一 南学、北学的形成及其差异 49
二 南学发展概述 50
三 北学发展概述 53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儒学地位略论 59
第五节 三国时期的教育与选士 60
一 学校教育的恢复 60
二 选士标准的变更 63
第六节 两晋时期的教育与选士 66
一 学校教育与考试 66
二 门第教育的特点 71
第七节 十六国时期的教育与选士 72
第八节 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与选士 76
一 南朝教育之林薮 76
二 北朝教育之弘扬 81
三 科举选士之萌芽 87
第九节 魏晋南北朝教育小结 89
第二章 玄学 91
第一节 玄学形成的时代背景 91
一 玄学的定义 91
二 玄学形成的社会原因和思想渊源 92
第二节 何晏、王弼倡导“贵无论” 93
一 何晏、王弼生平述略 93
二 “贵无论”的基本内容 94
三 王弼的“本末”、“体用”、“一多”、“动静”观 95
四 “贵无论”与名教的关系 96
第三节 阮籍、嵇康思想略论 98
一 “竹林七贤”的组合及其分化 98
二 阮籍的政治哲学思想 102
三 嵇康的政治哲学思想 106
第四节 郭象、裴?的思想 111
一 西晋后期玄学的发展及其流派 111
二 郭象《庄子注》及其“独化论” 114
三 裴?《崇有论》 117
第五节 刘劭、钟会和欧阳建的思想 120
一 刘劭《人物志》 121
二 钟会《四本论》 125
三 欧阳建《言尽意论》 128
第六节 东晋南朝时的玄学 131
一 晋室东迁后玄学发展概述 131
二 玄学与儒学的结合 133
三 玄学与佛学的合流 136
第七节 玄学的评述及其历史地位 140
一 玄学的范围和分期 140
二 玄学与政治的关系 142
三 玄学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143
四 玄学在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 146
第三章 佛教 149
第一节 魏晋佛教的广泛传播 150
一 印度佛教及其初传中国 150
二 魏晋佛教兴盛的原因 155
三 鸠摩罗什和释道安的贡献 162
四 般若学说中的“六家七宗” 167
五 慧远与中国佛学 172
六 僧肇、竺道生与中国佛学 179
七 法显的西行及其《佛国记》 199
第二节 南朝佛教的发展与反佛斗争 204
一 南朝佛学学派的建立与佛教弥漫 204
(一)“成实学派”与“三论宗” 204
(二)“三教同源”说与“真神佛性”说 209
(三)“天台宗”的初创 215
(四)南朝封建帝王、大族对佛教的推崇 220
二 南朝时期的反佛斗争 227
(一)慧琳著《白黑论》 227
(二)何承天著《达性论》、《报应论》 228
(三)刘峻著《辨命论》 230
(四)郭祖琛、荀济和朱世卿 231
第三节 北朝时期的灭佛与佞佛 233
一 北魏太武帝灭佛 233
(一)北魏初年佛教的发展 233
(二)太武帝灭佛的原因和影响 235
(三)文成、献文二帝佞佛与佛教的复兴 237
二 孝文帝与佛教 239
三 “净土宗”的创建及其流布 241
(一)北魏后期诸帝王佞佛 244
四 北周武帝灭佛 244
(二)北齐佛教 246
(三)北周武帝灭佛的特点和后果 248
三 顾欢著《夷夏论》 250
第四节 佛教综述与传统文化的发展 252
一 佛寺、僧尼数与佛学著作 254
二 中国佛学的初建与学派的形成 258
三 佛教与文学、艺术、自然科学 259
第四章 道教 262
第一节 魏晋之际的早期道教 263
一 “三张”与五斗米道 263
二 于吉与太平道 264
三 帛和与帛家道 265
四 左慈、葛玄、郑隐和魏夫人 266
一 葛洪简历及其政治哲学 267
第二节 葛洪的道教思想与金丹派道教的创立 267
二 葛洪的道教思想 270
三 金丹派道教的创建 272
第三节 东晋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 275
一 杨羲、许谧与上清派道教 275
二 陆修静与灵宝派道教 278
四 陶弘景著《真诰》和《真灵位业图》 282
第四节 北魏寇谦之改革道教 284
一 北魏初期五斗米道的流传 284
二 寇谦之简历与太武帝尊奉道教 284
三 新天师道的主要特点 286
第五节 道教发展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287
一 “三洞”、“四辅”诸经的整编 288
二 教派分合与道经传授 290
三 道教对佛学内容的吸收 292
四 道教对儒学的调和 294
五 道教的西传 295
第五章 唯物哲学 298
第一节 杨泉《物理论》 298
第二节 鲍敬言《无君论》 302
第三节 范缜《神灭论》 306
一 范缜生平及其反神学斗争述略 306
二 《神灭论》的基本内容 310
三 《神灭论》的重要贡献及其缺点 315
第六章 文学 317
第一节 诗 318
一 建安诗人与建安风骨 318
(一)曹操和他的诗 318
(二)曹丕和他的诗 321
(三)曹植和他的诗 323
(四)“建安七子”的诗 327
(五)蔡琰和她的诗 331
(六)建安风骨 333
二 正始诗人和太康诗人 335
(一)嵇康、阮籍的诗 335
(二)陆机与左思、潘岳的诗 337
三 陶渊明和他的诗 341
四 元嘉诗人和永明诗人 347
(一)谢灵运和颜延之的诗 347
(二)鲍照的诗 350
(三)谢朓的诗 352
(四)沈约和何逊的诗 354
(五)“永明体”的历史价值 356
(一)关于“宫体”诗 357
五 梁陈年间的宫体诗人 357
(二)徐陵及其《玉台新咏》 359
(三)王褒和江总的诗 360
六 庚信和他的诗 361
第二节 辞赋和散文 364
一 辞赋 364
(一)王粲《登楼赋》 364
(二)曹植《洛神赋》 364
(三)左思《三都赋》 366
(四)陶渊明《归去来辞》 367
(五)江淹《别赋》 368
(六)庾信《哀江南赋》、《小园赋》 369
二 散文 371
(一)诸葛亮《出师表》 372
(二)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374
(三)李密《陈情表》 375
(四)陶渊明《桃花源记》 376
(五)丘迟《与陈伯之书》 376
第三节 民歌 378
一 《孔雀东南飞》 378
二 东晋南朝民歌 380
(一)《吴声歌》 381
(二)《西曲歌》 384
(三)《西洲曲》 385
三 十六国北朝民歌 386
(一)恋歌 387
(二)战歌 387
(三)牧歌和其他 388
(四)《木兰诗》 390
第四节 小说 392
(一)志怪小说的产生 393
一 志怪小说 393
(二)志怪小说的基本内容 394
(三)志怪小说的影响与作用 406
二 笔记小说 408
第五节 文学评论 414
一 文学评论发达的原因及其成就 414
二 曹丕《典论·论文》 417
三 陆机《文赋》 419
四 刘勰《文心雕龙》 420
五 钟嵘《诗品》 423
六 萧统《文选》 425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贡献 427
第七章 史学和目录学、文字学 431
一 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 432
第一节 五部正史的编撰 432
二 范晔《后汉书》 435
三 沈约《宋书》 437
四 萧子显《南齐书》 438
五 魏收《魏书》 439
六 正史编撰附记 441
第二节 《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 444
第三节 方志和谱学 447
一 《华阳国志》 447
二 《十六国春秋》 449
三 谱学 451
第四节 人物传和杂记 455
一 《高士传》 455
二 《商僧传》 458
五 《帝王世纪》 460
四 《古史考》 460
三 《邺中记》 460
六 《弘明集》 461
七 《西京杂记》 462
八 《世说新语》 464
九 《颜氏家训》 467
十 张华《博物志》 471
十一 法显《佛国记》 473
十二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475
第五节 亡佚史书要览 477
一 后汉史 478
二 三国史 479
三 两晋史 480
四 十六国史 482
五 南北朝史 483
六 类书 485
七 起居注 486
第七节 目录学 490
一 郑默《中经簿》和荀勖《中经新簿》 490
二 李充《四部书目》和王俭《七志》 492
三 阮孝绪《七录》 493
四 北魏《魏阙书目录》及其他 496
第八节 文字学 497
一 《字林》 498
二 《玉篇》 498
三 《尔雅注》 499
第八章 书法与绘画艺术 501
第一节 书法 501
一 钟繇 502
(一)王羲之逸事及其书法渊源 503
二 王羲之 503
(二)《兰亭序帖》真伪之争及其他 505
(三)王羲之对书法艺术的贡献 507
三 王氏学家与王献之 508
四 六朝其他书家 510
(一)羊欣 511
(二)王僧虔 511
(三)萧子云 512
(四)智永 513
五 北朝书家和“魏碑” 513
六 魏晋南北朝书法的历史价值 515
第二节 绢画、纸画 517
一 三国两晋时的绘画 518
(一)曹不兴、卫协与戴逵 518
(二)顾恺之及其《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519
二 南北朝时的绘画 524
(一)陆探微 524
(二)张僧繇 525
(三)萧绎 526
(四)蒋少游、杨子华与曹仲达 526
第三节 壁画 527
一 石窟壁画 527
(一)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527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528
(三)天水麦积山石窟壁画 530
二 墓室壁画 530
(一)魏晋十六国墓室壁画 530
(二)南朝墓室壁画 533
(三)北朝墓室壁画 534
一 洛阳邙山石棺石刻线画 539
第四节 石刻线画、陶盆彩画和漆画 539
二 陶盆彩画 541
三 漆画 541
第五节 绘画理论著作 543
一 顾恺之的《论画》及其他 544
二 宗炳《画山水序》和王微《叙画》 545
三 谢赫《古画品录》与姚最《续古画品录》 546
第九章 雕塑、烧铸与建筑工艺 548
第一节 雕塑工艺 548
一 郭煌石窟造像 548
二 云冈石窟造像 550
三 龙门石窟造像 551
四 响堂山石窟造像 555
五 炳灵寺、麦积山和其他石窟造像 558
七 丹阳陵墓神兽石雕 560
六 晋阳西山大佛 560
第二节 烧造、铸造工艺 566
一 青瓷器造型艺术 566
二 铁镜造型艺术 571
三 铜镜造型艺术 572
四 鎏金铜器和金银器 573
第三节 都邑、宫殿、园林与寺塔 575
一 都邑及其宫殿 575
(一)邺都 575
(二)洛阳 577
(三)建康 581
二 造园艺术 583
(一)华林园 584
(二)金谷园 586
(三)小园 586
三 寺塔建筑 587
(一)洛阳永宁寺塔 589
(二)登封嵩岳寺塔 591
(三)洛阳景明寺塔 592
(四)南京琉璃塔 592
第十章 音乐与歌舞 593
第一节 三国西晋时的音乐 594
一 杜夔 595
二 嵇康 595
三 荀勖 596
四 阮咸 597
五 左思与刘琨 597
六 《广陵散》、《酒狂》与《梅花三弄》 598
第二节 东晋南朝时的音乐 600
一 《清商大曲》 600
二 柳世隆与柳恽 601
三 《乌夜啼》与王金珠 602
四 宗教与音乐 603
第三节 十六国北朝时的音乐 605
一 西凉乐 606
二 疏勒乐 606
三 龟兹乐 606
四 天竺乐 607
五 康国乐 607
六 高丽乐和安国乐 607
第四节 乐器 607
一 琴 608
二 琵琶 608
三 筝 609
四 箜篌 609
七 箫 610
五 笳 610
六 筚篥 610
第五节 歌舞 611
一 鞞舞 612
二 铎舞 612
三 佛舞 613
四 杯柈舞 613
五 巾舞 614
六 白纻舞 614
七 鸲鹆舞 615
八 前溪舞 615
九 踏歌 615
十 兰陵王舞 616
十一 踏谣娘舞 616
一 五禽戏 618
第十一章 体育、杂技、围棋与博戏 618
第一节 体育 618
二 导引 619
三 罗汉十八手 620
四 竞渡 620
五 族钩 621
六 蹴鞠 621
第二节 杂伎 622
一 杂耍类 622
二 角力类 622
三 幻术类 623
四 轻巧惊险类 623
第三节 围棋 624
一 投壶 627
第四节 博戏 627
二 弹棋 628
三 樗蒱 629
四 象戏 630
五 斗草、斗凿 630
六 斗鸡、斗鸭 630
第十二章 生活习俗 632
第一节 衣食住行 632
一 魏晋时期的衣著穿戴 632
二 南北朝时期的服饰装扮及其他 636
三 胡床、帐、步障 647
四 饮食 651
五 牛车、羊车、鹿车与肩舆 657
六 客舍、桥梁与船、舰 659
一 士庶不婚与身分内婚 662
第二节 婚丧嫁娶 662
二 自由婚配与胡汉通婚及其他 664
三 孝悌与丧葬 670
第三节 清谈与服寒食散 674
一 清谈风气的形成 675
二 清谈的内容和形式 675
三 服寒食散 677
第四节 豪侈与斗富 678
第五节 岁时节令 680
一 元日 681
二 修禊节 681
三 七月七 682
四 孟兰盆节 684
五 重阳节 685
第六节 社神与城隍神 686
六 火把节 686
一 社神蒋子文 687
二 城隍神 689
第十三章 天文、历法与算学、物理学 691
第一节 天文与历法 691
一 虞喜“岁差”说和姜岌“游气”说 691
二 张子信的五星运动不均匀性说 692
三 从《黄初历》到《大明历》 693
四 北朝历法 696
第二节 算学 697
一 刘徽《海岛算经》和《九章算术注》 697
二 祖冲之的圆周率 702
三 《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和《五经算术》 704
一 静电吸引原理的初步应用 705
第三节 物理学 705
四 北朝算术 705
二 嵇康的元气自然论 706
三 张华对消除共鸣的发现 707
四 荀勖的律学研究成就--律笛管口校正的数据和规律 707
五 何承天的律学研究成果--最早的十二平均律 710
六 对电学和磁学的认识和研究 711
第十四章 医学和化学 713
第一节 医学 713
一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713
二 华佗与外科、麻佛散 716
三 王叔和与脉经 718
四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721
五 葛洪著《肘后卒急方》 723
六 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和按摩、气功疗法 725
七 北朝医学 728
八 龙门药方洞石刻药方 729
第二节 化学与炼丹术 730
第十五章 农学和地理学 734
第一节 农学 734
一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734
二 《南方草木状》和《竹谱》 740
第二节 地图学与地理学 741
一 裴秀《禹贡地域图》和“制图六体” 741
二 郦道元的《水经注》 745
三 陶弘景《古今州郡记》和《西域图》 752
第十六章 烧瓷、冶炼和机械制造 753
第一节 烧瓷技术 753
第二节 炼钢技术 754
二 刘?、阿利的百炼钢刀 755
一 蒲元的“淬火法” 755
三 綦母怀文的灌钢技术 756
第三节 机械制造 758
一 “机器人” 758
二 织绫机和水车、水排 760
三 发石车和指南车 761
四 连机碓和水碓磨 761
五 木牛和流马 762
六 司里车和相风 764
第十七章 中外文化交流 766
第一节 与海东诸国的文化交流 766
一 高句丽、百济、新罗 766
(一)政府间关系概说 766
(二)儒学、教育与文化艺术 768
(三)僧人说法与寺院建造 769
(四)生活习俗及其他 770
(五)高句丽诸国对我国和日本文化的影响 772
二 邪马台、大和 773
(一)政府间关系述略 773
(二)儒学、官制与语言文字 775
(三)生产技术与器物 776
(四)生活习俗及其他 778
第二节 与天竺、师子国的文化交流 779
一 天竺五国 779
二 师子国 782
第三节 与波斯、大秦等西域诸国的文化交流 784
一 大宛、大月氏、?哒 784
(一)两国政府间的交往 786
(二)波斯铠甲传入我国 786
二 波斯 786
(三)我国养蚕和丝织技术传入波斯 787
(四)波斯萨珊艺术的东传 787
三 大秦 788
四 其他两域诸国 790
第四节 与南海诸国的文化交流 792
一 林邑 792
二 扶南 793
三 狼牙修、丹丹、槃槃 794
四 诃罗单、干陀利、婆利 796
第五节 西域音乐、舞蹈和杂技的东传 797
一 西域乐器的东传 798
二 西域舞蹈的东传 800
三 西域杂技的东传 802
第六节 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