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导论:供需平衡与宏观调控问题的提出 2
0.1 实践的需求和理论的供给 2
0.2 供需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4
0.3 尊重和运用供需规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0
0.4 社会总供需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集中表现 12
0.5 社会总供需是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的发端和归宿 14
1.1.1 供需与价格的关系 17
1.1 中国供需均衡思想的历史渊源 17
1 供需均衡理论的历史考察 17
1.1.2 商品价格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19
1.1.3 国家对供需均衡的调节 20
1.1.4 国外因素对本国市场供需的影响 21
1.2 西方供需均衡理论的发展与转变 22
1.2.1 均衡分析方法的转变:从均衡到非均衡 22
1.2.2 均衡实现条件的转变:从供给决定到需求决定 26
1.2.3 巴均衡状态分析的转变:从静态均衡到动态均衡 28
1.3.1 马克思供需学说的理论基础 29
1.3 巴马克思的供需均衡学说 29
1.3.2 马克思供需学说的主要观点 30
2 社会总供需的基本范畴研究 36
2.1 西方的总供需范畴——“舶来品”种种 36
2.1.1 西方的总供给范畴 36
2.1.2 西方的总需求范畴 37
2.2 社会总供需研究的多种角度和口径 39
2.2.1 关于社会总供需研究的角度 39
2.2.2 关于社会总供需研究的口径 40
2.3.1 研究的角度:社会再生产全过程 44
2.3 社会总供需基本范畴的意向思考 44
2.3.2 研究的口径:社会商品和劳务总周转额 48
2.3.3 对几种意见的评价 53
2.3.4 商品总供需的一般性定义 57
2.3.5 有关供需的两个特殊问题 58
2.4 商品总供需的范畴体系 59
2.4.1 潜在总供需 59
2.4.3 有效总供需 61
2.4.2 名义总供需 61
2.4.4 实际总供需 62
2.5 广义的总供需:购买凭证的供需问题 63
3 社会总供需的运行机制 69
3.1 社会再生产与社会总供需 69
3.2 社会总供给的决定 71
3.2.1 本期生产的决定 71
3.2.2 流通过程的决定 73
3.2.3 进口的决定 74
3.3 社会总需求的决定 77
3.3.1 生产过程的决定 77
3.2.2 分配过程的决定 77
3.4 供给效应和需求效应 80
3.4.1 供给效应 82
3.4.2 需求效应 87
3.5 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供需运行 91
3.5.1 通货膨胀(或紧缩)情况下的供需运行轨道 91
3.5.2 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供需决定 92
3.5.3 扩散效应和收敛效应 95
4 社会总供需的平衡(一)——商品供需平衡及其数量关系 100
4.1 商品供需平衡的客观规定性 100
4.1.1 商品总供需平衡的性质 100
4.1.2 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103
4.1.3 短期平衡与长期平衡 107
4.2 我国商品总供需平衡决定的特殊性 109
4.2.1 西方各种供需平衡的决定 110
4.2.2 我国转轨时期商品供需平衡决定的特性 111
4.3 商品供需平衡的核算方法 114
4.3.1 名义总供需及其平衡的核算方法 115
4.3.2 有效总供需及其平衡的核算方法 136
4.3.3 潜在总供给的核算方法 141
4.4 实证分析:我国商品供需平衡的数量表现 143
4.4.1 我国名义总供需及其平衡的核算 143
4.4.2 我国实际总供需及其构成 156
5.1.1 价值运动与货币运动 160
5 社会总供需的平衡(二)——货币供需平衡及其数量关系 160
5.1 货币运动与货币供需平衡 160
5.1.2 货币职能与货币需求 162
5.1.3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需总量平衡 168
5.2 货币总量均衡的缺陷——总量均衡条件下的需求变动 171
5.2.1 模型Ⅰ:按货币职能划分的货币结构变动产生的需求膨胀 171
5.2.2 模型Ⅱ:按信用类图划分的货币结构变动引发的需求膨胀 175
5.3 实证研究:我国货币供需平衡及数量表现 177
5.3.1 我国货币供给总量与结构 177
5.3.2 我国货币需求量 181
5.3.3 我国货币供需平衡 182
5.4 流通中货币变动与社会总供需平衡 183
6 供需平衡调控: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推陈出新 188
6.1 供需平衡与经济模式 188
6.2 从南场角度追寻经济模式转换的历史轨迹 191
6.2.1 传统模式的建立——艰难的历史选择 192
6.2.2 传统模式的主要缺陷 194
6.2.3 传统模式转换的三个阶段 195
6.2.4 失误的深层诱因:改革的失误与失误的发展 199
6.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创新模式及其基本要素的具体规定 204
6.3.1 以“股份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形式 205
6.3.2 “四权分立”,各负其责 207
6.3.3 以市场为基础,以计划为引导 208
6.3.4 “一主多元”的分配形式 210
7 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 213
7.1 企业一身而二任:供和需的矛盾和统一 213
7.2 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与转换 214
7.2.1 松绑放权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215
7.2.2 兼收并蓄,在公有制下建立起真正的企业制度 217
7.2.3 企业所有制与“卡特尔陷井” 220
7.2.4 股份公有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 223
7.3 企业类系的集合: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 226
7.3.1 市场:一个功能,两种作用 227
7.3.2 完整的市场内容 230
7.3.3 价格改革——市场灵魂的回归 233
7.3.4 规范的市场行为 235
8 供需平衡宏观调控体系 240
8.1 宏观调控问题的再提出 240
8.1.1 市场并非万能 240
8.2 宏观调控的目标与组织 245
8.2.1 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 245
8.2.2 宏观调控的组织形式 247
8.1.2 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 248
8.3 宏观调控的手段与政策 249
8.3.1 财政手段与税制改革 250
8.3.2 金融手段及其改革方向 252
8.3.3 价格手段的功能及其运用 254
8.3.4 收入政策与对外经济政策 257
8.4 政府转变职能与廉政建设 259
8.4.1 政府的职能转变与转变的政府职能 260
8.4.2 廉政建设——事关改革之成败 266
9.1.1 改革前的供需状况 267
9.1 历史改革与反思 267
9 我国社会总供需平衡调控的综合研究 267
9.1.2 改革后的供需状况 269
9.2 影响我国社会总供需平衡的主体因素 272
9.2.1 居民行为与居民部门的供需平衡 273
9.2.2 政府行为与政府部门的供需平衡 279
9.2.3 企业行为与企业部门的供需平衡 281
9.3 影响我国供需平衡的非主体因素 291
9.3.1 影响我国社会总供需平衡的财政收支 292
9.3.2 影响我国社会总供需平衡的信贷收支 293
9.3.3 影响国内供需平衡的国际收支 298
9.4 我国供需平衡宏观调控方式的意向探索 299
9.4.1 社会总供给的短期调控——存量调整 299
9.4.2 社会总供给的长期调控——增量调整 301
9.4.3 社会总需求的宏观调控方式 305
9.5 当前我国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宏观调控 311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323
后记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