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1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
1.1 语文学与语言学 2
1.2 语言实际和语言理论 5
1.3 语言学与其他科学 8
2 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 10
2.1 语言学的性质 10
2.2 语言学的任务 14
3 语言学的分科及其新趋向 15
3.1 语言学的分科 15
3.2 语言学分科的新趋向 19
4.1 马克思主义不能代替语言学 21
4 语言学和马克思主义 21
4.2 语言学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22
4.3 尊重事实,重视实践,善于继承,勇于创新 23
一、语言的本质 27
1 关于语言本质的种种答案 28
1.1 把语言看做是自然现象 29
1.2 把语言看做是精神现象 29
1.3 把语言看做是社会现象 29
1.4 把语言看做是混合现象 30
2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30
2.1 认为语言是遗传的本能 31
2.2 认为语言同种族有必然联系 32
2.3 认为存在着基本相同“婴儿语” 33
2.4 认为动物也有“真正的语言” 35
2.5 认为语言不过是一种物理现象 36
2.6 划清三个界限 37
3 语言是接缘性的社会现象 42
3.1 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42
3.2 语言的接缘性 45
3.3 语言和自然界、精神活动的关系 49
4 语言的物质性 51
4.1 三种看法 51
4.2 语言的时空性 52
4.3 接缘性的物质 53
5 语言的共有性 54
5.1 共有性是语言的重要特点 55
5.2 共有性的不同形态 55
5.3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56
二、语言的职能 59
1 作为交际工具的职能 61
1.1 人类交往的工具 61
1.2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3
1.3 语言的命运所在 65
2 体现思维的职能 66
2.1 思维与思想 66
2.2 语言是思维得以形成的工具 67
2.3 人是词的动物 72
2.4 语言是发展思维的武器 74
3 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职能 77
3.1 语言与生产力的发展 77
3.2 语言信息手段与生产工具改革 79
3.3 “人工智能”中的语言研制问题 83
4 语言诸职能间的关系 89
4.1 交际职能为主,其他职能为辅 89
4.2 语言职能与两种生产 89
4.3 职能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90
三 语言的结构和体系 95
1 语言的结构 96
1.1 交际行为的复杂性 97
1.2 语音与语义的统一 98
1.3 语言结构与内部语言学 103
1.4 语音系统的各单位 105
1.5 语义系统的各单位 107
1.6 词汇系统的各单位 112
1.7 语法系统的各单位 116
1.8 语言结构的层级 118
2 语言的体系 119
2.1 体系的概念 119
2.2 语音体系及其比较 121
2.3 语义体系及其比较 123
2.4 词汇体系及其比较 129
2.5 语法体系及其比较 135
2.6 一个句子的译文比较 145
3 语言的符号性 148
3.1 符号的概念 148
3.2 语言具有一般符号的特性 150
3.3 词的三种特性 152
3.4 随意性的大小 154
4 语言体系的稳定与变化 156
4.1 语言体系的稳定 157
4.2 语言体系的变化 159
4.3 共时与异时 162
四、社会和语言 169
1 语言与上层建筑 170
1.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71
1.2 语言与上层建筑的特殊联系 172
1.3 语言不是基础的上层建筑 174
2 语言与阶级 175
2.1 语言不是阶级现象 176
2.2 语言中的阶级痕迹 178
2.3 社会变革与一般词汇 180
3 语言与文化 182
3.1 语言是文化的形式 183
3.2 语言(尤其是词汇)反映着文化变革的脉络 184
3.3 文化变迁对语言的影响 193
4 语言与言语 195
4.1 言语是语言的社会变体 195
4.2 说者(即发出者)的社会属性 196
4.3 听者(即接受者)的社会属性 196
4.4 环境(即语境) 197
5 语言和民族、国家 199
5.1 民族、国家与语言 199
5.2 多民族国家的语言状况 202
五、语言和意识 207
1.1 语言结构体系的物质性 209
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209
1.2 语言的生理基础 212
1.3 信息系统的物质性 215
1.4 语言是结构和过程 217
2 意识是精神 220
2.1 意识及其相关概念 220
2.2 意识的形式和内容 222
3 语言与意识的关系 223
3.1 语言与意识的特殊联系 223
3.2 两种非思维意识 224
3.3 非思维意识与语言 226
4.1 思维的社会性 230
4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230
4.2 思维是一种运动 232
4.3 语言的可切分性 233
4.4 语言和思维的内容和形式 235
4.5 一些争议问题评述 238
六、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247
1 语言的产生 248
1.1 语言起源研究的概况 249
1.2 种种起源论评价 257
1.3 恩格斯的语言起源论 259
2 语言的发展 269
2.1 什么是语言的发展 269
1.4 原始语言的状况 269
2.2 语言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72
2.3 语言的发展过程 281
2.4 语言发展的历史阶段 292
七、语言和文字 298
1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299
1.1 文字学与语言学 299
1.2 文字的性质 300
1.3 记录语言的三种情况 302
1.4 文字的社会性和文化意义 303
1.5 信码、数目字、科学符号 304
2.2 文字和语言的差别 306
2.1 几种似是而非的主张 306
2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306
1.6 音标、标点符号、正字法 306
2.3 文字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310
3 文字的类型 313
3.1 发生学分类 313
3.2 功能分类 315
4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316
4.1 文字的起源和语言的起源 316
4.2 原始文字与书籍文字 317
4.3 字源学问题 320
4.4 文字和语言结合的过程 321
5.1 文字仍在发展中 323
5 文字和文字学展望 323
5.2 文字改革问题 324
5.3 文字学的展望 327
八、语言的研究方法 331
1 语言研究方法的变革 332
1.1 静态描写、历史比较到结构分析 333
1.2 接缘性与方法论 335
2 静态的演绎方法 337
2.1 传统语法 337
2.2 形态分析法 338
2.3 形态分类评价 340
2.4 成分功能分析法 342
3.1 历史比较法的原则 344
3 历史的比较方法 344
3.2 历史比较法与谱系分类 347
3.3 世界语言的谱系 348
4 结构分析方法 348
4.1 结构主义语言学概况 348
4.2 美国描写语言学与人类学 349
4.3 哈里斯的分布法 351
4.4 转换生成分析法 355
4.5 “切夫语法” 366
5 语言研究的辩证法 369
5.2 语言研究的根本方法 371
5.3 把唯物辩证法运用到语言研究中去 377
1.世界语言谱系 382
附录: 382
5.1 语言研究的理论基石 389
2.我国诸语言系属 402
3.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貌 405
4.世界文字(图例) 411
5.简略语言学年表 419
6.索引 426
参考书目 462
后记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