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埋藏史 8
第一节 压实作用与孔隙度变化规律 8
一、压实作用 8
二、孔隙度变化规律 11
第二节 地层压力 16
一、压力的概念 16
二、异常地层压力 17
第三节 埋藏史恢复 19
一、概述 19
二、分段回剥技术 21
三、超压技术 27
四、回剥与超压相结合的技术 33
第四节 剥蚀厚度恢复 35
一、大于现今盖层厚度的剥蚀厚度恢复 35
二、剥蚀范围较小的角度不整合 36
第二章 沉降史与构造演化史 39
第一节 沉降史恢复 39
一、Mckenzie的纯剪切模型 39
二、地壳和岩石圈均衡补偿作用引起的沉降 41
三、主要参数的求取 44
第二节 构造演化史恢复——平衡剖面技术概述 48
一、平衡剖面技术发展及现状 48
三、平衡剖面基本原理 49
二、平衡剖面在地质研究中的作用 49
第三节 挤压地区构造变形复原 50
一、挤压地区构造变形几何模型 50
二、剖面压缩量与滑脱面深度的计算 53
三、挤压地区构造变形复原 54
第四节 伸展地区构造演化史恢复 58
一、铲状正断层构造变形几何模型 59
二、拉张量和滑脱面深度的计算 60
三、构造演化史恢复 60
第三章 地温场与热史 66
第一节 地温场 66
一、地温场热源 66
二、地温场的形成机制 67
三、地温场 69
四、中国地温场特征 74
第二节 热史恢复 74
一、构造热演化法 75
二、古温标法 77
三、结合法 88
第四章 生烃史 93
第一节 化学动力学法 93
一、多组分初次裂解的基本原理 94
二、多组分初次裂解的生烃模型 96
第二节 热解模拟法 98
一、应用Rock-Eval热解仪评价结果计算生烃史 98
二、应用热压模拟结果计算生烃史 102
第三节 碳恢复系数与总有机碳的求取方法 104
一、碳恢复系数的求取 104
二、利用测井技术求总有机碳 105
第五章 排烃史 110
第一节 初次运移的机理 110
一、石油初次运移的相态 111
二、石油初次运移的动力 113
第二节 排油史计算 113
一、运移临界饱和度 113
二、排油史计算 114
一、天然气物质平衡运移原理 119
第三节 排气史计算 119
二、排气史计算模型 123
第六章 油气二次运移聚集史分析 126
第一节 盆地水动力类型与流体势分析 126
一、盆地水动力类型及其特征 126
二、盆地水动力类型的演化 127
三、流体势分析 131
第二节 二次运移机理 135
一、二次运移的相态 136
二、二次运移的动力 136
三、二次运移的阻力 138
四、二次运移的实验分析 139
一、二次运移通道模型 140
第三节 地质模型及数值模型 140
二、二次运移散失量模型 145
三、地质概念模型 148
四、数值计算模型 151
第七章 含油气系统分析 158
第一节 含油气系统概述 158
一、含油气系统的进展 158
二、含油气系统的定义、定位与命名 159
三、含油气系统的分类 160
第二节 含油气系统的描述内容 162
一、静态地质要素的描述 162
二、动态地质作用的描述 163
三、关键时刻与事件组合图 164
第三节 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168
一、与地质要素有关的部分方法与技术 169
二、与地质作用有关的部分方法与技术 169
第四节 含油气系统资源潜量计算 170
一、含油气系统供油气量计算 170
二、运载层中的残留油量计算 171
三、运载层中吸附气量计算 172
四、气在储集层中溶解量计算 172
五、储集层中扩散气量计算 173
六、利用平衡方程计算含油气系统油气聚集量 173
参考文献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