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播电视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珏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810041665
  • 页数:519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绪论新闻学 1

第一节新闻学的研究对象 1

一、新闻传播方式的演进 2

二、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5

二、各级党政领导要积极支持公开批评*35 7

第二节新闻学的历史和现状 14

一、新闻学产生的动因 15

二、资产阶级新闻学 17

三、无产阶级新闻学 20

第三节中国新闻学的历史演变 23

一、中国新闻学的开端 23

二、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基本观点的确立 24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 26

第四节新闻学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方法 29

一、新闻学的研究内容 29

二、新闻学的研究目的 30

三、新闻学的研究方法 33

第一章新闻的本源 38

第一节社会生活是新闻的唯一源泉 38

一、“新闻”一词溯源 38

二、新闻的定义 40

第二节新闻与信息 46

一、信息是什么 47

三、新闻与信息的差异 48

二、信息的哲学分类 48

第三节新闻必须完全真实 51

一、为什么新闻必须完全真实 52

二、新闻真实性的涵义 54

三、新闻失实的表现、危害、原因和防治 60

四、西方新闻真实性探析 62

第四节调查研究是新闻广播工作的基础 70

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新闻报道权 70

二、调查研究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71

三、电视记音要坚持挑、等、抢现场拍摄 74

第二章新闻价值 76

第一节新闻价值是多层次综合性的概念 76

一、研究新闻价值的必要性 76

二、关于新闻价值的争论 80

三、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 86

第二节新闻价值要素 92

一、借鉴不是全盘照抄 92

二、新闻价值要素 93

三、增强新闻敏感 100

一、五花八门的说法 102

第三节剖析西方新闻价值理论 102

二、合理成分中的阶级偏见 105

三、趣味性是新闻价值的试金石 107

第三章新闻广播电视的特性 111

第一节研究新闻广播特性的重要性 111

一、新闻学成为一门独立社会学科的需要 111

二、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113

三、研究新闻广播特性的方法 114

第二节新闻手段的一般特性 115

一、以报道和评论事实引导舆论 115

二、敏捷地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时事性 116

三、用事实的逻辑力量说服人 117

四、永远追求新鲜事物 119

五、反映社会生活极其广泛 121

六、面向整个社会的公开性 122

七、连续报道事情发展的进程 123

八、反复宣传一种观点或一项政策 125

第三节无线电广播的特点 126

一、传播的及时性 127

二、广泛的群众性 130

三、强烈的鼓动性 132

四、功能的综合性 132

五、广播的短处 134

第四节电视广播的特点 136

一、声画合一的形象性 136

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137

三、显示事物环境的现场性 139

第五节有线广播的特点 141

一、能够控制收听范围 142

二、使用方便灵活 143

三、强烈的针对性 143

四、浓郁的乡土气息 144

一、新闻广播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147

第四章新闻广播的性质 147

第一节新闻广播是阶级的舆论工具 147

二、新闻广播是人类社会文明建设的产物 150

三、当今国际上的“电波战”、“争夺战” 152

四、阶级性与“以阶级斗争为纲” 155

五、阶级性与“阶级斗争的工具” 158

六、阶级性与社会服务性 158

第二节社会主义新闻广播的性质 160

一、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160

二、教育鼓舞全国人民进行文明建设的工具 166

三、社会主义新闻广播的党性原则 169

第三节两种社会制度下新闻广播的异同 173

一、两种新闻广播的根本区别 173

二、两种新闻广播的共同点 179

三、非党性是资产阶级思想,党性是社会主义思想 182

一、新闻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184

第一节新闻自由的产生和发展 184

第五章新闻自由 184

二、争取言论出版自由曾是个伟大的口号 186

三、无产阶级利用出版自由反对资产阶级专政 188

四、取缔一切反动新闻机关,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190

第二节西方新闻自由的实质 194

一、垄断资本控制下的新闻自由 195

二、西方新闻自由的特点 203

第三节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自由 209

一、人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主人 209

二、坚持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统一 212

三、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闻自由 215

第六章经济宣传 219

第一节经济宣传的地位与作用 219

一、经济宣传应摆在新闻广播的中心位置 219

二、经济宣传的宗旨、对象和依据 222

三、经济宣传的范围和作用 230

第二节改革是经济宣传的主旋律 232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232

二、形成有利于改革的舆论环境 233

三、积极反映思想观念的更新 234

第三节加强经济信息的传播 237

一、发展商品经济的迫切需要 238

二、经济信息的特征 239

三、重视宏观经济信息的调节作用 241

四、广告是重要的经济信息 243

第四节传播科学技术知识 245

一、加强科技宣传对振兴国民经济的意义 246

二、科技宣传报道的基本内容 247

三、科技宣传要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通俗性 249

第七章政策宣传 253

第一节新闻广播是宣传党的政策的重要工具 253

一、宣传政策是新闻广播的主要任务之一 253

二、党的政策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255

第二节要正确全面地宣传党的政策 256

一、宣传政策的由来和依据 257

二、宣传改革方案的决策过程 259

三、要以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总纲和中心 260

四、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 261

五、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 263

六、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266

七、宣传贯彻政策的方法和效果 268

八、反对错误倾向要实事求是 270

第三节要遵守党的宣传政策 271

一、树立全局观点,权衡利弊得失 271

二、掌握全面情况,正确区分敌我友 272

三、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注意内外有别 273

四、正确处理群众需要与现实可能性的关系 274

五、把握宣传时机,正确处理抢与压的关系 274

第四节重视政策反馈 275

一、社会主义新闻广播性质任务的要求 275

二、增强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276

三、避免政策宣传失误的必要措施 277

四、关键在于做出正确反馈 278

五、提高正确宣传政策的水平和能力 279

一、依法治国赋予新闻广播的新使命 281

第八章法制宣传 281

第一节新闻广播经常性的一项重要任务 281

二、新闻广播成为文明建设阵地的重要内容之 283

三、新闻广播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 284

四、新闻广播为四化建设服务的重要途径 285

第二节政策与法律 287

一、政策是制定法律的依据,法律是政策的规范化、定型化 287

二、宣传既要依靠政策又要依法办事 288

三、宣传依法办事同坚持党的领导的一致性 289

四、政策宣传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290

第三节法制宣传的原则和要求 290

一、要以宪法为中心和根本准则 291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不能干扰司法工作 293

三、增强法制宣传报道的开放性 295

四、从国情出发,加强法制宣传的针对性 296

五、要同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 300

六、阐述法学理论与讲解法律条文相结合 301

七、要做到准确、通俗、生动、健康 302

第四节编辑记者要学习法学基本知识 307

一、新时期做好新闻广播工作的必要条件 307

二、学法懂法才能抓住法律的实质 309

三、学法懂法才能避免宣传报道中的错误 311

四、新闻广播工作者学习法学的优越条件 312

第九章理论宣传 314

第一节新闻广播经常性的基本任务 314

一、我们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精神力量 314

二、中国新闻广播的显著特色 315

三、新闻广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316

四、办报方针决定报纸的性质和方向 317

五、重视理论宣传是新闻广播的传统 318

第二节理论的科学性 320

一、精神实质与个别词句 320

二、基本原理与个别结论 322

三、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324

四、正确反映国情与片面性 326

一、理论愈敢于接触实际愈有力量 327

第三节宣传的针对性 327

二、论证和阐述党的方针政策 332

三、宣传真理同批判谬误相结合 333

四、增强新闻报道的理论色彩 336

第十章舆论监督 338

第一节无产阶级政党重视舆论监督作用 338

一、马克思恩格斯与报纸的舆论监督 340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舆论监督的思想 343

三、重视批评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革命传统 345

第二节舆论监督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350

一、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广播本质的体现 350

二、批评缺点错误是客观辩证法的要求 351

三、舆论监督是建设民主政治的必要措施 351

四、舆论监督是改革开放中反腐蚀的重要思想武器 353

五、舆论监督是新闻广播战斗性的体现 355

一、进一步冲破“左”的思想羁绊 356

第三节排除阻力坚持开展新闻批评 356

三、总结开展批评性报道的经验教训 358

四、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舆论监督制度 360

第四节正确开展新闻批评的基本原则 360

一、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报道要少而精的原则 361

二、批评性报道要有正确的方向 363

三、事实要准确,观点要正确 364

四、注意批评的社会效果 367

五、重大批评要在党委领导下进行 370

六、新闻广播要接受公众舆论的监督 371

第十一章新闻典型 373

第一节新闻典型在新闻广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373

一、重视典型报道是我们新闻广播的传统 373

二、新闻典型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376

第二节什么是新闻典型 379

一、关于新闻典型涵义的探讨 379

二、新闻典型的特点 381

一、要具有普遍的社会教育意义 384

第三节关键在于识别和选择典型 384

二、要能够体现时代精神 386

第四节改革典型报道 390

一、要革除典型报道中的形而上学 390

二、要着力反映先进典型的精神和思想 394

第十二章新闻文风 396

第一节文风的内涵和特性 396

一、文风是什么 396

二、文风的特性 397

第二节优良文风的基本要求 403

一、准确性 403

二、鲜明性 406

三、生动性 407

四、八股文风例析 411

第三节加强文风的基本素养 420

一、深入社会实践,认真调查研究 420

二、养成分析习惯,反对形而上学 421

三、坚持实事求是,端正写作态度 422

四、广播电视语言的特点 423

第十三章坚持和改善党对新闻广播事业的领导 432

第一节坚持党对新闻广播工作的领导 432

一、新闻广播把握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 432

二、新闻广播具有鲜明党性的重要标志 433

三、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办报原则和传统 434

四、实现新闻改革最终目标的必要条件 437

第二节改善党对新闻广播工作的领导 440

一、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 441

二、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的重要保证 442

三、通过法制和行政措施实现党对新闻广播事业的领导 443

四、通过党组织活动和党员模范作用实现党的领导 444

五、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党的领导 445

第三节遵守纪律同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统一 445

一、要在正确理解和宣传党的政策基础上实现这种统一 446

二、要在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实现这种统一 450

三、要在为党和人民利益的目标上实现这种统一 453

第一节贯彻依靠全党依靠群众办报办广播的方针 457

第十四章“双办”方针 457

一、“双办”方针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广的播指导思想 458

二、新闻广播党性和群众性的结合 458

三、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新闻广播工作中的结合 459

四、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在新闻广播工作中的结合 460

五、社会主义新闻广播区别于西方新闻广播的标志之一 461

第二节继承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实行群众路线的传统 462

一、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依靠群众办报的革命专统 463

二、列宁明确提出“全党办报”的思想,解决了党报的组织建设问题 464

三、“全党办报”方针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 466

第三节全面贯彻“双办”方针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474

一、党政领导重视,工作、学习、写作相结合 475

二、面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76

三、吸引社会力量办报办广播 477

四、建立广泛群众性的通讯员队伍 479

五、群众直接参与新闻广播工作和通过新闻媒介开展社会协商对话 481

六、做好同读者、听观众的联系工作 482

七、贯彻“双办”方针曾受到“左”的干扰 484

一、新闻队伍素质决定宣传的质量和政治方向 490

第十五章新闻队伍 490

第一节新闻队伍素质是办好新闻广播的关键 490

二、新闻队五建设要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491

三、坚持德才兼备的建设方针 493

第二节新闻广播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495

一、要有马列主义的理论修养 495

二、要有明确的政策和法制观念 497

三、要有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 500

四、要有广博的知识,既是杂家又当专家 507

五、要有善于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509

六、要育紧张快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风 510

七、要掌握和精通新闻广播电视专业知识和技能 511

第三节要善于学习 512

一、要有终身勤奋刻苦学习的精神 512

二、要善于读社会这本活书 513

三、博览群书,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514

四、理论联系实际 516

五、养成积累资料的习惯 516

六、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提高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