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研究丛书 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演化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翠红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68012225
  • 页数:15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 3

三、研究意义 3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4

一、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研究 4

二、现代产业体系相关研究 6

三、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相关研究 7

四、产业生态学相关研究 10

五、综合述评 15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17

一、主要研究内容 17

二、研究方法 18

三、技术路线 21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2

第二章 产业经济与产业生态协同的理论分析 23

第一节 产业经济理论 23

一、产业组织发展的新趋势 23

二、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转变 25

第二节 产业生态理论 29

一、产业生态的内涵 29

二、生态创新 31

三、产业共生 32

第三节 产业经济与产业生态的协同关系 33

一、产业经济与产业生态协同的内涵 33

二、产业经济对产业生态的促进作用 34

三、产业生态对产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34

本章小结 35

第三章 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构建 37

第一节 经济学视角的产业系统及其局限性 37

一、经济学视角的产业系统 37

二、局限性分析 39

第二节 生态学视角的产业系统及其局限性 40

一、生态学视角的产业系统 40

二、局限性分析 42

第三节 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43

一、产业系统的内涵 43

二、产业系统的特征 48

第四节 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 50

一、产业系统内的构成要素 51

二、产业系统内要素的结构关系 51

三、产业系统的功能 53

本章小结 55

第四章 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的演化规律:自组织 57

第一节 产业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特征 57

一、自创生 57

二、自生长 58

三、自适应 59

四、迭代趋优 60

第二节 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外部前提:开放性 60

一、开放性是实现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基本前提条件 61

二、产业系统的边界与环境的界定 62

三、产业系统与环境要素的交换 64

四、产业系统开放性的影响因素 65

第三节 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内部前提:远离平衡态 66

一、远离平衡态是产业系统实现自组织演化的稳态条件 66

二、产业系统远离平衡态的主要表现 67

三、产业系统远离平衡态的驱动因素 69

第四节 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非线性作用 70

一、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产业系统实现自组织演化的重要动力 70

二、产业系统非线性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 71

第五节 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诱因:随机涨落 75

一、随机涨落是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诱导因素 75

二、涨落对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建设性作用 76

第六节 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过程 77

一、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的阶段 78

二、产业系统演化目标的转换 80

本章小结 81

第五章 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突变特征 83

第一节 突变理论前沿 83

一、突变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83

二、随机尖点突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86

第二节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产业系统演化模型 87

一、产业系统演化的突变特征 87

二、产业系统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88

三、产业系统演化的尖点突变模型 91

第三节 中国产业系统演化机制的实证分析 93

一、变量选择 93

二、中国产业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时间序列考察 94

三、中国产业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区域考察 102

本章小结 107

第六章 中国产业系统演化的实证:经济与生态协调度分析 110

第一节 产业系统评价体系构建和方法选取的理论依据 110

第二节 产业系统演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112

第三节 产业系统演化的测度模型 114

第四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116

第五节 评价结果及分析 117

一、中国“十一五”时期产业系统协调度分析 117

二、中国“十一五”与“十五”时期产业系统协调度比较 120

三、中国产业系统演化趋势分析(2000—2010) 122

四、中国不同类型产业系统演化特征分析 125

五、主要结论 128

第六节 中国产业系统优化升级的政策启示 129

一、模式转变 129

二、目标转换 130

三、环境优化 131

四、路径选择 133

五、因地制宜 133

本章小结 134

第七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136

第一节 本书总结 136

第二节 本书创新点 139

第三节 研究展望 140

参考文献 142

后记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