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结核病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卫生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6710137
  • 页数:56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呼吸系统的结构 1

第一节 气管 1

一、气管的位置与结构 1

二、气管的分段和眦邻 1

三、气管的血管、淋巴及神经 1

第二节 支气管 2

一、右主支气管及分支 3

二、左主支气管及分支 5

三、气管、支气管的组织结构 5

第三节 肺 9

一、肺的位置和形状 9

二、肺门与肺根 9

三、支气管肺段与肺小叶 10

四、肺泡的组织结构 14

五、肺的侧支通气 16

六、肺的血管 16

七、肺的淋巴 18

八、肺的神经 20

第四节 胸膜与纵隔 20

一、胸膜的组织结构 20

二、胸膜的血液供应 21

三、胸膜的淋巴管 21

四、纵隔 21

第二章 呼吸生理和肺功能 22

第一节 肺容量 22

一、潮气量 23

二、肺活量 23

三、功能残气量与残气量 23

四、肺总量 23

第二节 肺的通气功能 23

一、静息通气量 24

二、肺泡通气量 24

三、最大通气量 24

四、用力肺活量 25

五、用力呼气中期流速 25

第三节 肺的换气功能 25

一、肺内气体的分布 26

二、肺内血流的分布 26

三、通气与血流比值 27

四、弥散 28

第四节 气道阻力 28

第五节 氧与二氧化碳的运输 28

一、氧的运输 28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31

第六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33

一、血气分析常用参数及意义 33

二、酸碱平衡常用参数及意义 34

第三章 呼吸系统病理生理 36

第一节 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 36

一、通气功能障碍 36

二、换气功能障碍 38

第二节 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病理生理 40

一、缺氧的病理生理 40

二、二氧化碳潴留的病理生理 41

第三节 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42

一、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42

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42

三、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42

四、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42

五、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43

六、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43

七、代谢性酸中毒 43

八、代谢性碱中毒 43

九、三重酸碱紊乱的判断 44

十、原发或继发、单纯或混合性酸碱紊乱的区别 45

十一、酸碱失调的诊断 45

第四章 结核杆菌生物学 47

第一节 结核杆菌的形态 47

第二节 结核杆菌的培养和生长 49

一、结核杆菌的营养要求和培养基 49

二、生长 50

第三节 短程化疗的细菌学基础 51

第四节 结核杆菌的病原性 52

一、病原性的物质基础 52

二、结核杆菌的毒力及其稳定性 53

第五节 结核杆菌的耐药性 53

第六节 分支杆菌的色素 55

第七节 分支杆菌质粒 55

第八节 分支杆菌的噬菌体 55

第五章 结核病免疫学 57

第一节 免疫学基础 57

一、免疫的概念 57

二、抗原 57

三、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58

四、免疫应答过程 60

五、体液免疫 61

六、细胞免疫 62

第二节 结核免疫 63

一、感染与免疫 63

二、结核免疫的物质基础 64

三、结核免疫的建立-BCG免疫机理 65

四、影响BCG接种效果的有关因素 65

第三节 结核病临床免疫学 66

一、临床免疫特征 66

二、抗体在临床免疫中的意义 67

三、免疫指标的选择 67

四、HLA和结核病 67

第四节 结核变态反应 68

一、结核变态反应的物质基础 68

二、结素反应的免疫学 69

三、关于结核变态反应的亚型问题 70

四、结素反应中的推助效应 71

五、结核变态反应与免疫的关系 71

第五节 肺部疾病的免疫学 72

一、肺结核 72

二、肺癌 73

三、哮喘 73

四、结节病 74

五、特发性肺纤维化 74

第六章 结核病发生学 76

第一节 结核病发生学的进展 76

一、从“旧学说”到“新学说” 76

二、初感染发病学说 77

第二节 初感染结核 77

一、发病时间 77

二、初感染的临床表现 78

三、初感染的发病学 80

第三节 续发性结核病 81

一、内源性复燃 81

二、外源性再感染 83

第四节 初感染发病学说是现代结核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83

第七章 结核病的病理 85

第一节 结核病的病理变化 85

一、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85

二、结核病基本病变的转归 86

第二节 肺结核 87

一、原发型肺结核 87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88

三、浸润型肺结核 88

四、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89

五、结核性胸膜炎 89

第三节 肺外结核 90

一、骨、关节结核 90

二、结核性脑膜炎 90

三、泌尿生殖器官结核 91

第四节 结核病病理形态构成的现代观点 91

一、结核病病理形态构成的改观 91

二、现代化疗改变了结核病的病理构成 92

第八章 肺结核的诊断 94

第一节 肺结核的病历采取 94

一、既往史 94

二、现病史 95

三、休征 98

四、不典型的临床表现 98

第二节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99

一、结核菌素的种类 99

二、OT与PPD差异比较 99

三、结素的注射方法 99

四、结素皮试肉眼所见及组织学反应 100

五、结素反应的判断与意义 100

六、美国结素试验阳性反应的新规定 101

第三节 肺结核的X线诊断 102

一、各种X线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评价 102

二、正常胸部X线读片法 105

三、胸部异常X线读片法 109

四、胸部疾病的X线鉴别诊断 111

第四节 肺结核的CT诊断 116

一、CT片的阅读 116

二、胸部疾病CT影像模式 117

三、肺结核的CT诊断 118

四、常见胸部疾病的CT所见 121

五、CT定位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124

第五节 肺结核的细菌学诊断 125

一、细菌学诊断的特殊意义 125

二、结核病临床细菌学诊断实验室 125

三、痰样本的选取和输送 126

四、涂片镜检 126

五、分离培养 128

六、菌种鉴定 128

七、药物敏感性测验 135

八、结核病细菌学诊断的进展 136

第六节 免疫学诊断 139

一、免疫学诊断的评价 139

二、酶联免疫分析法 140

三、BACTEC法 143

第七节 内窥镜诊断 146

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46

二、胸腔镜检查 148

三、纵隔镜检查 149

第八节 B超诊断 149

一、诊断原理 149

二、常见胸膜、纵隔、肺病变的超声检查 149

第九节 误诊及防止对策 151

一、误诊的概念 151

二、误诊的概况 151

三、过诊概况 152

四、误诊原因 153

五、防止误诊的对策 155

第十节 美国结核病诊断标准和分类 156

一、临床及X线表现 156

二、细菌学诊断 159

三、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161

第九章 结核病的临床分类 163

第一节 我国现行肺结核分类法(1978年) 163

一、肺结核类型 163

二、病变范围及部位 164

三、痰菌检查情况 164

四、活动性及转归 164

五、记录程序 164

六、关于继续应用1978年制订的《肺结核分类法》注意事项及说明 165

七、我国现行分类法的特点 166

第二节 原苏联结核病临床分类法 166

一、1948年原苏联结核病分类法 166

二、1989年新制订的分类法 168

第三节 日本结核病分类法 169

一、学会分类法 169

二、学研分类法 170

三、活动性分类法 170

四、NTA分类法 170

第四节 美国结核病分类法 170

第十章 肺结核五大类型 173

第一节 原发型肺结核 173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173

二、临床表现 174

三、X线特点 174

四、诊断 175

五、治疗 175

六、预后 175

第二节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76

一、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76

二、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79

第三节 浸润型肺结核 180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180

二、临床表现 181

三、X线表现 181

四、诊断 183

五、治疗 184

六、预后 184

第四节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185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185

二、临床表现 185

三、X线特点 186

四、诊断 186

五、治疗 186

六、预后 187

第五节 结核性胸膜炎 187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187

二、临床表现 188

三、X线特点 188

四、诊断 191

五、治疗 191

六、预后 192

第十一章 胸部其它结核病 193

第一节 结核性脓胸 193

一、病因 193

二、症状及体征 193

三、X线检查 19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94

五、治疗 194

第二节 支气管结核病 195

一、病因 195

二、病理 195

三、分型 196

四、症状及体征 196

五、实验室检查 197

六、X经检查 197

七、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97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198

九、治疗 198

第三节 胸壁结核 198

一、病因 198

二、症状及体征 199

三、X线检查 199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99

五、治疗 200

第四节 乳房结核 200

一、病因 200

二、症状及体征 200

三、X线检查 20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

五、治疗 201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结核病 203

第一节 流行病学 203

第二节 感染途径与发病机理 203

第三节 病理改变 204

一、脑膜病变 204

二、脑实质病变 204

三、脑血管病变 205

四、脑脊液通路阻塞及脑积水 205

五、脊髓和脊膜病变 205

六、脑结核瘤的形成 206

第四节 临床表现 206

一、临床症状与体征 206

二、临床分型 207

三、临床分期 208

第五节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208

一、血液检查 208

二、脑脊液检查 208

三、CT扫描 210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211

一、诊断 211

二、鉴别诊断 211

第七节 治疗 212

一、抗结核药物治疗 212

二、抗脑水肿治疗 213

三、脑代谢活化剂治疗 214

四、外科手术 215

第八节 预后与转归 215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结核病 217

第一节 脑垂体结核 217

一、病因与病理 217

二、临床表现 218

三、诊断 219

四、治疗 219

第二节 肾上腺结核 219

一、病因与病理 219

二、临床表现 220

三、诊断 221

四、治疗 221

第三节 甲状腺结核 221

一、病因与病理 222

二、临床表现 222

三、诊断 223

四、治疗 223

第四节 糖尿病与结核病 223

一、糖尿病与结核病的相互关系 223

二、糖尿病与结核病并发的发生频度 224

三、糖尿病并发结核的临床与X线特点 224

四、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糖尿病的分型,控制标准与肺结核的病变程度划分及化疗原则 224

五、两病的预防及结果 225

第十四章 循环系统结核病 226

第一节 心包结核 226

一、病因 226

二、病理 226

三、血液动力学改变 226

四、临床表现 227

五、实验室检查 228

六、X线检查 228

七、心电图检查 229

八、超声心动图检查 229

九、诊断 229

十、鉴别诊断 230

十一、治疗 231

十二、预后 232

第二节 动脉结核 232

一、多发性大动脉炎 232

二、白塞氏病 232

三、结核性动脉瘤和动脉炎 233

第十五章 骨关节结核 234

第一节 总论 234

一、病因 234

二、病理及分型 234

三、临床表现 235

四、实验室检查 236

五、影像学检查的基本知识 236

六、治疗 238

七、痊愈的标准 240

第二节 各论 240

一、脊椎结核 240

二、脊椎结核并发截瘫 242

三、胸椎结核椎旁脓肿穿入肺脏 243

四、胸椎结核椎旁脓肿穿入胸腔 244

五、骶髂关节结核 245

六、髋关节结核 245

七、膝关节结核 246

八、踝关节结核 247

九、跗骨与跗骨间关节结核 247

十、肩关节结核 248

十一、肘关节结核 249

十二、腕关节结核 249

十三、骨干结核 250

十四、短骨的骨干结核 250

第十六章 消化系统结核病 251

第一节 口腔结核 251

一、口腔粘膜结核 251

二、舌结核 251

三、口腔结核治疗 251

第二节 食管结核 251

一、病因 252

二、临床表现 252

三、X线检查 25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252

五、治疗 252

第三节 胃结核 253

一、发病率 253

二、病因 253

三、病理 253

四、临床表现 25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54

六、治疗 254

第四节 肠结核 255

一、发病率 255

二、病因 255

三、病理 256

四、临床表现 256

五、实验室检查 257

六、X线检查 257

七、结肠镜检查 257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258

九、治疗 258

第五节 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259

一、病因 259

二、病理 259

三、临床表现 259

四、X线检查 26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60

六、治疗 260

第六节 结核性腹膜炎 260

一、病因 260

二、病理 261

三、临床表现 261

四、实验室检查 262

五、X线检查 263

六、其它检查 263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264

八、治疗 264

第七节 肝结核 265

一、病因 265

二、病理 265

三、临床表现 266

四、实验室检查 266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66

六、治疗 266

第八节 脾结核 266

一、病因 266

二、病理 267

三、临床表现 267

四、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267

五、治疗 267

第十七章 五官系统结核病 268

第一节 眼结核 268

一、病因 268

二、发病机制 268

三、诊断 268

四、各部位眼结核的临床表现 269

五、治疗 272

第二节 鼻结核 272

一、发病率 272

二、病理 272

三、临床表现 27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273

五、治疗 273

第三节 咽结核 273

一、鼻咽结核 273

二、口咽结核和喉咽结核 274

三、寻常狼疮 274

第四节 喉结核 274

一、发病率 274

二、病因 274

三、临床表现 27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275

五、治疗 275

第五节 结核性中耳炎 275

第十八章 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 276

第一节 肾结核 276

一、发病率与发病机制 276

二、病理 276

三、临床表现 277

四、X线检查 278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78

六、治疗 280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 280

一、前列腺、精囊结核 281

二、附睾结核 281

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结核 282

一、发病率与发病机制 282

二、病理 282

三、临床表现 284

四、X线检查 284

五、诊断 285

六、鉴别诊断 286

八、妊娠合并肺结核 287

第十九章 皮肤结核 289

第一节 皮肤结核的病因及感染途径 289

一、病因 289

二、感染途径 289

经二节 皮肤结核的临床类型 289

一、限局型 289

二、播散型 292

第三节 皮肤结核的局部治疗 293

一、局部外用抗结核药物 293

二、病灶局部封闭 294

三、外用腐蚀性药物 294

四、外科手术切除 294

五、物理疗法 294

第二十章 体表淋巴结结核 295

第一节 颈部淋巴结局部解剖 295

第二节 感染途径及好发部位 296

一、感染途径 296

二、好发部位 296

三、合并其他部位的结核 296

第三节 临床症状及类型 296

一、全身症状 296

二、局部症状及类型 297

第四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 297

一、诊断依据 297

二、鉴别诊断 297

第五节 治疗 298

第二十一章 儿童结核病 300

第一节 儿童结核病的特点 300

一、浓厚感染 300

二、、对结核菌高度敏感 300

三、淋巴系统广泛被波及 300

四、全身播散倾向一肺外结核的根源 301

五、病灶部位特殊 301

六、预后 301

第二节 儿童结核中毒症 302

一、急性结核中毒症 302

二、慢性结核中毒症 302

第三节 结素在儿童结核病诊断中的特殊作用 303

一、诊断儿童隐性肺结核病 303

二、诊断儿童结核中毒症 303

三、婴幼儿结核病鉴别诊断 303

四、选择预防性干预性治疗对象 303

第四节 儿童胸部X线影像特点 304

一、胸廓 304

二、纵隔 304

三、胸腺 304

四、肺门 305

第五节 常见的儿童结核病类型 306

一、原发型肺结核 306

二、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311

三、结核性胸膜炎 313

四、结核性脑腺炎 313

第六节 宫内感染结核病 314

一、发病概况 314

二、感染途径 314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 314

四、诊断 315

第二十二章 老年肺结核病 316

第一节 流行情况及意义 316

第二节 病因 316

第三节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316

一、临床表现 316

二、实验室检查 317

第四节 并发症 317

一、合并糖尿病 317

二、合并肺外结核 318

三、其他并发症 318

第五节 X线检查 318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18

一、诊断 318

二、鉴别诊断 319

第七节 治疗 319

一、化疗方案 319

二、用药注意事项 320

三、并发症治疗 320

第八节 预防 320

第二十三章 非典型抗酸菌肺病 322

第一节 流行病学 322

一、世界非典型抗酸菌流行情况 322

二、我国非典型抗酸菌流行情况 322

三、我国非典型抗酸菌病发生情况 323

第二节 分类 323

第三节 传染与传播途径 324

一、人传染给人 324

二、动物传染给人 324

三、环境中非典型抗酸菌传染给人 324

第四节 病理改变 324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25

一、诊断 325

二、鉴别诊断 326

第六节 治疗 328

一、化学疗法 328

二、外科疗法 328

第七节 预后 329

第八节 各型非典型抗酸菌肺病 329

一、堪萨斯非典型抗酸菌肺病 329

二、瘰疠型非典型抗酸菌病 330

三、鸟-胞内综合型非典型抗酸菌肺病 330

四、偶发型非典型抗酸菌肺病 331

五、龟非典型抗酸菌肺病 331

第二十四章 肺结核病的鉴别诊断 332

第一节 肺部球形病变的鉴别诊断 332

第二节 肺部弧立浸润病变的鉴别诊断 334

第三节 肺部空洞病变的鉴别诊断 336

第四节 肺部粟粒病变的鉴别诊断 337

第五节 肺门纵隔病变的鉴别诊断 338

第六节 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339

第七节 肺部钙化灶的鉴别诊断 341

第二十五章 肺结核的合并症(病) 342

第一节 矽肺结核 342

一、病因 342

二、病理 342

三、X线检查 343

四、诊断 344

五、治疗 344

[附]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44

第二节 艾滋病与结核病 346

一、艾滋病的流行及其对结核病流行的影响 346

二、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 348

三、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的诊断 348

四、HIV/AIDS流行国家中结核病防治策略问题 349

第三节 肺原性心脏病 349

一、病因 349

二、病理生理 350

三、临床表现 352

四、并发症 352

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354

六、诊断 356

七、鉴别诊断 356

八、治疗 357

第四节 肺结核并发肺不张 360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360

二、X线检查 36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361

四、治疗 361

第五节 肺结核并发肺气肿 361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361

二、临床表现 362

三、诊断 362

四、预防 362

第六节 肺结核并发支气管扩张 363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363

二、临床表现 363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364

四、治疗 364

第七节 肺结核并发支气管哮喘 364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364

二、临床表现 365

三、诊断 365

四、治疗 366

第二十六章 肺结核病急症 367

第一节 咯血 367

一、定义和分类 367

二、肺结核咯血的原因及机制 368

三、咯血的鉴别 368

四、咯血的治疗 369

五、各炎咯血的处理原则 371

六、并发症及处理 373

七、护理要点 373

第二节 自发性气胸 373

一、定义 374

二、类型 374

三、发病率 374

四、发病机制 375

五、临床表现 375

六、鉴别诊断 377

七、治疗 377

第三节 继发肺部感染 380

一、肺结核继发感染的临床特点 380

二、病原学诊断 381

三、继发感染的治疗药物 381

[附]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 383

第四节 多脏器功能衰竭 383

一、定义 383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384

三、诊断 385

四、预防与治疗原则 385

第五节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386

一、定义 386

二、ARDS诊断标准 387

三、治疗原则 387

第六节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388

一、定义 388

二、DIC的诊断 388

三、治疗原则 388

第七节 呼吸衰竭 388

一、病因 389

二、分类 389

三、病理生理 389

四、临床表现 392

五、诊断 393

六、治疗 394

第二十七章 结核病治疗 397

第一节 结核病治疗简史 397

一、疗养时期 397

二、疗养加萎陷疗法时期 397

三、化疗时期 397

第二节 抗结核药物 398

一、抗结核药物种类 398

二、抗结核新药研究近况 408

三、抗结核药物对结核菌的作用方式 410

四、抗结核药物毒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411

第三节 结核病化学疗法的生物学机理 413

一、细菌学方面的因素 413

二、环境方面的因素 415

三、药物方面的因素 415

四、机体方面的因素 416

第四节 抗结核药物使用方法 416

一、两阶段治疗法 416

二、顿服法 417

三、间歇疗法 417

四、短程化疗 419

第五节 化疗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421

一、制定化疗方案的原则 421

二、现代化疗用药原则 422

三、化疗方案 424

第六节 肺结核不住院化疗 425

一、不住院化疗的由来和可行性 426

二、不住院化疗的管理 427

三、统一化疗方案 429

第七节 化疗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430

一、化疗方案不合理 431

二、不坚持规律用药或中断治疗 431

三、药物毒副反应处理不当 431

四、病人发现过迟 431

五、耐药菌的存在 432

第八节 化疗效果考核指标 433

一、以痰菌为主要考核指标 433

二、1982年全国结核病会议提出的疗效考核意见 434

三、综合疗效考核指标 434

第九节 肺结核的外科治疗 435

一、发展概况 435

二、肺结核外科治疗原则 435

三、肺结核外科治疗适应证 436

四、肺结核外科治疗常用手术 438

五、有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438

第十节 辅助治疗 439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439

二、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 442

三、中医中药的应用 444

第二十八章 结核病流行病学 446

第一节 结核病流行病学定义 446

第二节 结核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生物学环节 446

一、传染源 446

二、结核菌的传播途径 447

三、易感者 449

第三节 影响感染的主要因素 450

一、排菌量大小 450

二、咳嗽的频度 451

三、接触密切程度 451

四、化疗的作用 452

第四节 化疗时代的结核病流行 453

一、化疗时代流行病学特征 453

二、化疗对人群的作用 453

第五节 结核病发病与转归 454

一、影响发病的因素 454

二、流行病学指标 457

三、转归 459

第六节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462

一、调查方法的选择 462

二、整群抽样的误差 463

三、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 465

第七节 结核病暴发流行 468

一、暴发流行的定义 468

二、暴发流行发生的条件 468

三、暴发流行的经过和诊断 470

第八节 结核病国内外流行现状 472

一、全球结核病流行概况 472

二、发达国家结核病流行情况 472

三、现今发展中国家结核病流行情况 474

四、全球性结核病疫情小结 477

五、中国结核病流行情况 477

六、世界结核病的未来与展望 481

第二十九章 结核病控制对策 483

第一节 结核病控制的方针和对策 483

一、世界结核病控制的方针和对策 483

二、我国1990~200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要点 485

三、结核病控制的技术对策 487

第二节 病人发现 488

一、病人发现的目的 488

二、用于筛选肺结核病人的检查方法 488

三、患者发现方式 490

四、患者发现的发展 496

第三节 患者的管理 497

一、管理的发展、目的与重要性 497

二、管理的实施 498

三、新发现患者的管理 503

四、治愈患者及接触者的管理 506

第四节 卡介苗接种 507

一、卡介苗预防儿童结核病高度有效 507

二、国际卡介苗接种方针 510

三、卡介苗接种对象 510

四、卡介苗接种方法 511

五、卡介苗接种的反应 511

六、卡介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511

七、卡介苗接种的禁忌证 512

第五节 药物预防 512

一、预防感染 512

二、消灭感染 513

三、预防发病 513

四、方法 514

五、目前发展中国家不宜大规模使用药物预防 515

第三十章 结核病监测工作 517

第一节 结核病监测的目的与定义 517

一、监测的目的 517

二、监测的定义 517

第二节 结核病监测工作概要 518

一、监测系统 518

二、监测范围 518

第三节 结核病监测的组织系统和任务 518

一、组织系统 518

二、监测的任务 518

第四节 结核病流行病学监测指标 519

一、监测结核病传染及感染的流行病学指标 519

二、监测结核病发病及患病的流行病学指标 519

三、监测结核病死亡情况的流行病学指标 520

四、疫情动态趋势指标 521

第五节 结核病防治措施的监测指标 521

一、监测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指标 521

二、监测病人发现工作的指标 521

三、监测化疗和管理的指标 522

四、监测卡介苗接种工作的指标 523

第三十一章 防痨组织与防痨宣教 525

第一节 我国的防痨组织 525

一、防痨组织是实施防治对策的基础 525

二、建立防痨组织机构的原则 525

三、我国防痨组织机构的几种形式 525

四、我国现行结核病防治网 526

五、结核病防治组织机构图示 527

六、初级卫生保健组织的结核病管理 528

第二节 防痨宣教 529

一、防痨宣教的目的 529

二、防痨宣教的基本原则 529

三、防痨宣教的内容 530

四、防痨宣教的对象与方法 530

五、效果评价指标 531

附录Ⅰ 常用诊疗技术及操作 532

一、氧疗 532

二、雾化疗法 533

三、排痰技术 534

四、表浅淋巴结穿刺术 536

五、胸腔穿刺术 536

六、胸腔闭式引流术 538

七、腰椎穿刺术 540

八、环甲膜穿刺术 541

九、胸膜穿刺活检术 542

十、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543

十一、经支气管肺活检术 544

附录Ⅱ 临床检验参考值 545

主要参考文献 556

跋 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