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包豪斯设计教育思潮综述 1
1.1 20世纪德国设计教育发展的简要回顾 2
1.1.1 德意志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 11
1.1.2 高等艺术教育的改革 13
1.1.3 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17
1.1.4 艺术与科学和技术的结合 20
1.1.5 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22
1.1.6 系统设计的确立 23
1.1.7 优良设计的原则 26
1.2 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存在主义对德国设计教育发展的影响 29
1.2.1 功能主义对德国设计教育发展的影响 29
1.2.2 理性主义对德国设计教育发展的影响 34
1.2.3 科学主义对德国设计教育发展的影响 41
1.2.4 存在主义对德国设计教育发展的影响 46
第2章 包豪斯教学 49
2.1 包豪斯的思想源泉和社会历史背景 51
2.2 包豪斯的理想 55
2.3 包豪斯基础阶段(1919—1923) 61
2.4 包豪斯巩固阶段(1923—1928) 68
2.4.1 金属工艺作坊的成就 72
2.4.2 基础课程的完善 75
2.4.3 现代主义先锋派观念的汇集:“包豪斯丛书”的编辑 80
2.5 包豪斯瓦解阶段 84
第3章 包豪斯教育理念在北美的发展 90
3.1 阿尔伯斯在黑山学院及耶鲁大学设计系 92
3.1.1 阿尔伯斯在黑山学院 92
3.1.2 阿尔伯斯在耶鲁大学设计系 99
3.2 格罗皮乌斯在哈佛大学建筑系 104
3.3 密斯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建筑系 108
3.4 莫霍利-纳吉创建“新包豪斯”及芝加哥设计学院 111
3.4.1 艺术与科学和技术整合的教学定位 113
3.4.2 广阔的视野:《动态视觉》 121
3.4.3 设计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128
3.4.4 设计是一种态度 134
第4章 乌尔姆设计教育思想 153
4.1 二战后德国社会对于教育中设计问题的关注 154
4.2 乌尔姆设计学院教育思想的形成 157
4.2.1 新的教育理念(1947—1953) 157
4.2.2 一个新包豪斯(1953—1956) 159
4.3 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教育特色与发展 163
4.3.1 设计与科学(1956—1958) 163
4.3.2 规划狂(1958—1962) 168
4.4 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关闭及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169
4.4.1 乌尔姆模式(1962—1966) 169
4.4.2 挣扎与失败(1967—1968) 172
4.4.3 乌尔姆教育思想的传播 173
第5章 包豪斯设计理念在美国、德国的传承 176
5.1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包豪斯理念在美国设计界的影响力 177
5.2 20世纪后期以来的德国设计教育概况 184
5.3 结语 191
参考资料 194
后记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