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张焕庭 1
绪论 1
第一章 先秦两汉时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17
第一节 先秦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萌生 18
一 学校教育的产生 18
二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萌生 20
第二节 秦汉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25
一 学校和教师 26
二 蒙学识字读本中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 28
三 初级经学读本——《孝经》、《论语》 31
四 家学、家教及其对蒙童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 34
第三节 孔子德育思想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36
一 关于道德教育内容的论述 37
二 关于道德教育过程的论述 46
三 关于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的论述 49
第四节 墨子、孟子、荀子的德育思想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56
一 墨子 56
二 孟子 60
三 荀子 66
第五节 董仲舒和扬雄的德育思想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71
一 董仲舒 71
二 扬雄 75
第二章 魏晋隋唐时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80
一 《千字文》 81
第一节 新编小学思想品德类读本的出现 81
二 《蒙求》 85
三 《太公家教》 87
第二节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89
一 魏晋时期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89
二 隋唐时期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92
第三节 《颜氏家训》与家庭德育 94
一 颜之推与《家训》 94
二 家庭德育 95
第三章 宋元时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101
一 《三字经》等蒙学读本中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 102
第一节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和方法 102
二 蒙学读本编写的特点 107
三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109
第二节 朱熹关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论述 112
一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作用 113
二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114
三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16
第四章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123
第一节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 124
一 对传统蒙学读本的整理与修订 124
二 新编思想品德类读本更加丰富 126
一 考察德行 130
第二节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 130
二 读书明理 131
三 学习礼仪 134
四 吟唱诗歌 135
五 培养习惯 135
第三节 王守仁等明代教育家的德育思想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137
一 王守仁 138
二 吕坤 148
第四节 清代教育家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153
一 陆世仪 153
二 张履祥 158
三 崔学古 164
四 唐彪 168
第五章 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172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173
一 教学内容的改革 173
二 教学形式的变化 175
第二节 洋务运动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 177
一 洋务教育的兴办 178
二 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79
三 洋务思潮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 181
第三节 维新运动时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183
一 维新思潮的形成——新式小学产生的背景 183
二 新式小学的产生及其特点 186
三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管理 188
第四节 清末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 191
一 “壬寅学制”、“癸卯学制”中开设修身课的有关规定 192
二 修身教科书的编辑出版 195
三 修身教学的实施 196
四 读经仍居核心地位 198
第五节 康有为、梁启超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200
一 康有为 200
二 梁启超 203
附:初等小学二年级修身科教授案 206
第六章 民国初年和北洋政府时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210
一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211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211
二 小学教育宗旨与课程设置 215
三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 216
第二节 复古时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220
一 教育上的倒行逆施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 “崇经学孔” 220
二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 223
第三节 “五四”运动前后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232
一 新文化运动和各种教育思潮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 232
二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改革试验 235
第四节 新学制下的小学公民教育 242
一 公民科地位的确立 243
二 教材的纲目与支配 246
三 教学方法 249
附:记一日间修身科之教授训练 254
第七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257
第一节 教育方针政策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257
一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要求 258
二 小学课程标准的制订与小学教育总目标 262
第二节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65
一 公民训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66
二 社会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79
第三节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285
一 公民训练的实施原则和方法 285
二 社会科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289
第四节 陶行知关于思想品德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291
一 关于思想品德教学意义的论述 292
二 关于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论述 294
三 关于思想品德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论述 300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307
第一节 老解放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308
一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任务 308
二 老解放区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 314
三 老解放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317
第二节 徐特立的教育实践及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理论 328
一 生平及主要教育实践活动 329
二 关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论述 331
一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转变 343
第九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343
第一节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社会主义性质的确定 343
二 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过渡 349
三 社会主义性质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352
第二节 国民经济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355
一 “五爱”教育 355
二 有关抗美援朝的教育 364
三 民主与纪律教育 367
四 劳动教育 37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十年中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374
一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指导 374
二 “反右派斗争”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政治化倾向 378
三 “大跃进”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 382
四 《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与《小学生守则》的制定 391
五 学习雷锋等英雄人物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榜样教育 394
六 以阶级教育为中心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397
第四节 对“十七年”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反思 403
一 完成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性质的转变 403
二 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形势任务方面的得与失 405
三 对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关系的处理 406
四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经验与问题 406
五 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课内外结合的问题 408
六 榜样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应注意之处 408
七、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积极意义及其教训 409
第十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411
第一节 “大批判”、“教育革命”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412
一 小学开展的“大批判” 413
二 小学的“教育革命” 416
第二节 小学的政治课教学 418
一 小学政治课的形成 419
二 学习毛主席著作与语录 420
三 政治语文课 421
四 政治课 422
第三节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极“左”路线的影响及历史教训 424
一 “政治化”和“成人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425
二 深刻的历史教训 426
第一节 小学德育指导思想 428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428
一 拨乱反正 429
二 小学德育指导思想的明确 430
三 1988年以后的新变化 432
第二节 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建设 434
一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正式设置 435
二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的编制 438
三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的编写 443
第三节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 448
一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 449
二 “五爱”教育 454
三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455
四 《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456
五 “两史一情”教育 456
第四节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458
一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原则 458
二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 461
第五节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考查 464
一 对小学思想品德课考查的认识 464
二 小学思想品德课考查的方法 465
三 考查方法的探索 466
第六节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组织工作 467
一 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467
二 教学研究工作 469
三 教学管理 470
第七节 小学德育整体改革、《小学德育纲要》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471
一 小学德育整体改革与《小学德育纲要》 472
二 小学德育整体改革实验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474
三 《小学德育纲要》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478
第八节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新探索 479
一 思想品德课最优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479
二 目标教学 480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品德课建设的思考 482
结语 486
主要参考文献 504
后记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