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骊山烽火 周室东迁 1
一 第一次“国人暴动” 1
前言 1
二 回光反照的“宣王中兴” 6
三 骊山烽火烧毁了赫赫宗周 9
四 春秋时代列国的疆域 14
第二章 “王纲解纽” 列国争雄的序幕 22
一 周王室的式微 22
二 郑庄公“射王中肩” 27
三 列国争雄的序幕 32
四 郑厉公业绩功亏一篑 39
五 列国宗法制度的开始崩溃和内部斗争的加剧 42
一 齐鲁乾时、长勺之战 51
第三章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51
二 管仲改革 56
三 齐国的经济发展和临淄城 61
四 齐桓公霸主地位的确立 66
五 楚国的发展和召陵之盟 68
六 葵丘之会 75
七 “邢迁如归 卫国忘亡” 78
八 昙花一现的宋襄公 82
第四章 晋文公的霸业和城濮之战 87
一 武献兴晋和骊姬之乱 87
二 患难中的改革求存 92
三 晋文公创业图霸 96
四 “救患报施”“喜赂怒顽”的战略 102
五 “退避三舍”和“取威定霸” 106
第五章 秦国向西发展与楚国再次北上争雄 113
一 秦之渐兴和秦晋的交往 113
二 一个爱国而机智的商人 118
三 秦穆公东进受阻和称霸西戎 121
四 “一鸣惊人 一飞冲天” 126
五 问鼎中原 131
六 晋楚邲之战 135
七 宋华元夜劫楚将子反 141
八 晋国对狄人的征讨 144
第六章 晋国的东山再起——服齐胜楚 148
一 董狐直笔 148
二 齐鲁交兵和鲁国税制、兵制改革 155
三 齐晋鞍之战 156
四 第一次弭兵之会 160
五 晋楚鄢陵之战 165
第七章 中原争霸的尾声 170
一 晋悼公整饬内政 170
二 魏绛和戎及其意义 175
三 晋国对外的持重政策 178
四 禁锢和终灭栾盈 184
第八章 向戌弭兵——春秋社会的重大变化 190
一 弭兵大会前的列国局势 190
二 弭兵大会的召开和晋楚的外交斗争 198
三 弭兵盟会所反映的春秋后期社会问题 201
一 成文法的公布——铸刑鼎 204
第九章 晋国内部斗争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204
二 改采邑制为郡县制 207
三 赵鞅消灭范氏、中行氏和铁地誓师 210
四 侯马城和侯马盟书 216
五 晋国霸业的衰落 220
六 “政在家门”和“三家分晋” 223
第十章 子产相郑 227
一 在内忧外患中开始执政 227
二 改革内政 231
三 反抗强权的外交活动 234
四 先进的无神论思想 239
一 齐灵公的灭莱和国土的扩大 241
第十一章 从姜氏到田氏的齐国 241
二 统治半个世纪的齐景公 242
三 旧族凌替 田氏坐大 248
四 晏婴的政治态度和无神论思想 255
第十二章 积弱不振的宋国 260
一 强宗擅权和位处要枢 260
二 华氏之乱 261
三 桓魋之乱 264
四 大尹传言奸君命 265
第十三章 孔子时代的鲁国 267
一 三家强大 公室衰微 267
二 季氏逐君 272
三 “三家”自己的麻烦 276
四 孔子与鲁国政治斗争 283
五 孔子的学术思想 291
六 孔门教材与“六经” 296
第十四章 卫国的动乱政局和工匠斗争 302
一 孙林父逐卫献公 302
二 齐豹之乱 306
三 子路结缨而死 308
四 卫国工匠的起义 312
第十五章 春秋晚期楚国的政局 315
— “书土田”“量入修赋” 315
二 封君制度及其影响 317
三 楚君骄淫和政局衰败 320
四 旋起旋灭的一次叛乱 324
一 吴国的历史进程 327
第十六章 吴楚之争与吴国的霸业 327
二 吴楚的争霸战争 330
三 伍子胥入吴与阖庐图霸 333
四 吴入楚的柏举大战 336
五 孙武与《孙子兵法》 339
第十七章 吴越的争衡和越灭吴 345
一 在会稽山下发展的越国 345
二 以退为进的战略胜利 348
三 卧薪尝胆 勾践图霸 352
四 吴国灭亡 越国称霸 356
五 浮游五湖 致产巨万 358
后语 363
春秋大事年表 367
春秋王侯世系表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