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现时代》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桂生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3200225X
  • 页数:216 页
图书介绍:本书着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正面阐述。

目录 1

绪论 1

第1章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若干基本范畴 1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 2

二、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普遍的个人发展 3

三、个人片面发展与个人全面发展,关于个人全面发展概念的争论 4

四、个人全面发展与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 7

第2章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11

一、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探索 11

二、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天才预测及其虚幻、空想的性质 16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考察从空想变成科学 19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上) 25

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确立的考察个人全面发展问题的理论前提,劳动异化理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 26

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确立的考察个人全面发展问题的理论前提,《提纲》的基本思想是不是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理论的起点 31

三、首次出现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在爱北斐特的演说》,是不是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理论的起点 33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 36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 36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待完善 41

三、《哲学的贫困》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发展 42

四、《共产主义原理》以及《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党宣言》论及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44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下) 47

一、《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进一步考察 48

二、《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理论部分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进一步考察 53

三、《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历史部分即《剩余价值理论》中涉及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经济学手稿*1863—1865年)》中涉及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55

四、《资本论》中论述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这一理论成熟的主要标志 57

第6章 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1

一、劳动过程社会结合(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 62

二、劳动过程技术结合(从手工劳动技艺到以机器为代表的技术基础)与人的片面发展 65

三、劳动过程技术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 66

四、劳动过程社会结合(协作生产,即社会化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品德发展 69

第7章 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 75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个人片面发展 76

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普遍的个人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78

三、普遍的个人全面发展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生产的社会管理中的意义 80

四、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上层建筑的变革,共产主义运动是实现普遍的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 80

第8章 精神生产及其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关系 83

一、精神劳动的分工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84

二、精神劳动的协作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87

三、社会生产关系对社会精神生产和个人精神发展的制约作用 88

第9章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若干基本范畴 92

一、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的两个范围:生产劳动和教育的结合,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 93

二、普遍义务劳动和普遍义务教育的结合 94

三、生产劳动的不同类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与精神生产劳动、操作性质的劳动与管理性质的劳动、个体劳动与社会(化)劳动 94

四、手工劳动的不同类型 96

五、作为生产劳动结合对象的教育: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 98

六、生产劳动的社会属性:奴役性劳动与自由劳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愚民教育与民主教育 98

七、生产劳动和教育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99

第10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形成 101

一、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探索 101

二、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探索 105

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探索从空想变成科学理论 108

第11章 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社会意义 115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深刻意义:作为“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作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作为“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115

二、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前提 118

第12章 作为生产劳动结合对象的教育 121

一、《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这一文献的性质和产生这一文献的背景 122

二、体育 123

三、智育 126

四、综合技术教育 127

五、关于德育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中的地位问题 130

第13章 列宁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上的贡献 135

一、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135

二、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时持审慎态度 139

第14章 列宁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发展 143

一、列宁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144

二、适应历史条件的变化提出限制儿童和少年劳动时间的新目标 145

三、普遍义务劳动与普遍义务教育相结合 148

四、从实际出发,处理普通教育、综合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相互关系;把综合技术教育建立在电力化生产基础上 150

五、把科学管理方面的教育纳入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体系 154

六、实事求是地研究列宁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156

七、值得深思的经验与教训 157

第15章 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63

一、现代机器生产同近代机器生产的区别,考察现代生产对人的发展影响的方法 164

二、现代生产管理同近代生产管理的区别,现代生产管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168

三、现代劳动分工状况同近代劳动分工状况的区别,现代劳动分工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170

四、不同类型的机器生产对工人发展的不同影响 174

五、现代机器的资本主义运用对工人发展的影响 181

第16章 现代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的新尝试 186

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186

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 188

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尝试 192

四、电脑启蒙教育的兴起,电脑在教育上的意义 195

五、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的尝试 196

六、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限度 198

第17章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202

一、把建国以来培养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学生)的目标放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范围内考察 203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207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综合技术教育的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