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前言 1
导论 7
方法论补记 14
后工业社会面面观 18
后工业社会思想形成史 43
本书的计划 50
第一章 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社会发展的理论 57
马克思的两大图式 64
后马克思主义:西方的对话 73
马克思主义:官僚政治的问题 92
苏联:官僚政治和新阶级 99
社会发展:莫斯科的看法 115
捷克对未来的看法 121
后工业社会:一种概念性图式 129
第二章 从商品到服务:不断变化的经济形态 138
工作部门和职业 145
后工业社会的某些劳工问题 160
教育与地位 160
黑人 162
妇女 163
非营利部门 164
“新”工人阶级 166
变化的局限性 173
第三章 知识和技术诸方面:后工业社会中新的阶级结构 186
变化的速度 187
规模的变化 191
知识诸方面 195
知识的定义 195
知识的计量 198
知识的分解 208
技术变化的计量 211
现代化和技术变化 211
经济变化的计量 213
对技术的预测 220
知识社会的结构 239
知识阶级诸方面 240
科学精萃人士和一般人员 250
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未来形象 260
体制结构 272
资源分配 280
结论 294
第四章 公司的从属性:经济化方式和社会学化方式之间的紧张关系 299
新的批评 303
经济化方式 305
公司:一种新的社会发明 307
经济化方式的局限性 310
国民生产总值,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312
社会学化方式 315
各种规划 317
作为社会学机构的公司 320
义务的权衡 322
公司的转折点 325
私有财产还是私有企业? 327
“公司”的含义 329
从艰苦奋斗到平淡无奇 331
第五章 社会选择和社会计划:我们的概念和工具的适应性 334
社会抉择和社会价值:需要新的计算方法 335
集团政治和个人领导 343
数量,相互影响,密度 348
扩散和比例的变化 353
社会单位的适当规模和范围 356
公共与私人 358
社会结算系统 361
制定计划的工具 366
什么是社会指标? 371
时代的展望 374
第六章 “将来由谁统治?”后工业社会中的政治家和科技治国论者 377
范例 378
时间机器 381
出生年代 383
科技治国的思想观点 385
物支配人 388
军人支配物 392
由谁掌权? 397
政治角逐场 403
结语 未来的议程 407
一、社会制度是怎样改变的 407
二、科学的未来 416
科学的精神气质 416
科学的政治 425
三、能者统治与平等 450
取消学校教育 462
对平等重新下定义 467
反对能者统治的问题 470
卢梭和人的虚荣 478
穆勒和代议制逻辑 481
罗尔斯和公正 485
对能者统治重新下定义 492
一种公正的能者统治 498
四、消灭匮乏? 504
新的匮乏 515
五、文化与意识 526
政治组织作为仲裁人 532
国际背景 534
结论 538
译名对照表 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