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跨世纪批判 全息经济学大纲 卷1》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占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1741875
  • 页数:22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导论:经济学向二十一世纪说些什么 1

一、世纪末“看不见的手”已把人类推向危险的边缘 2

盛世危言:并非小题大作 2

“看不见的手”已点燃了瞬间爆炸的导火线 4

“看不见的手”已挖掘了人类自作自受的陷阱 6

现代经济的三大灾难 7

二、计划失败与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暴力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传统 8

世界版图的划分说明了什么 8

热战过去了,冷战结束了,现在的问题是什么 10

暴力配置资源的传统方式发展到了极限 11

三、经济学:走出世纪末 12

世纪批判:艰难的历程 12

“世界困局”与经济学的主题 13

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变革 14

跨世纪的沉思:经济学的使命 15

经济学的希望:从人类遗传基因“DNA”到经济基因“三元组”(TVA) 17

四、跨过经济学的迷雾和误区 18

人类对市场经济的选择 18

经济学迷雾:市场经济的神奇 20

经济学误区:计划经济的理想 22

五、“混合经济”与“全息经济” 24

“混合经济”的理论拼盘:传统经济学最后一顿晚餐 24

“全息经济”同“混合经济”的本质区别 26

六、世纪批判:八论纵横 29

经济统一场论:巨人肩膀上的呼喊 29

经济全息论:一种新的统一观 31

资源配置三重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2

广义市场经济论:市场主体之谜 33

数字化市场经济体系论:经济基因“三元组”(TVA)的总体规定 35

虚实经济论:传统经济学难圆的一半 36

黑白经济论:传统经济学的盲点 38

创造经济论:马克思《资本论》的本质缺陷 39

第二章 追寻感觉:经济统一场论 45

一、经济学“壮丽的感觉”在哪里 45

经济学应当有自己的“感觉” 45

实物资源的研究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础框架 46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呼唤 47

二、自然场与经济规律统一场 48

自然场同经济运动的沟通 48

思维革命:信息、能量和物质统一为场 49

证伪经济学:自然场论同经济场的统一 50

经济统一场是自然场的高层次展现 50

三、经济统一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51

未来学“大冲击”与经济学反思 51

虚实经济全球化:经济学的眼光 52

各国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中满足 53

各国资源的高度分化占有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冲突和矛盾 55

各国家民族的实物资源的分化占有与虚物资源的世界共享 56

第三章 统一之路:经济全息论 62

一、经济学的两难选择与全息 62

艰苦的两难选择 62

什么是“全息”:自然统一场与全息 62

经济全息是经济运行最本质的要求 63

信息的全息重演 64

信息的全息共振 64

信息本质上是全息的 64

二、全息:是信息的本质属性 64

信息的全息进化 65

信息的全息波动 66

三、经济全息:对整体观的认识 67

对整体之谜的再认识 67

整体性悖论之一 67

整体性悖论之二 68

四、经济全息何以不全 69

本质全息与信息不完全 69

信息不完全的两种状态 70

经济本质全息与经济范畴全息 70

经济运动整识之路 71

经济本质全息就能预测 71

五、经济运动能否全息整识和预测 71

预测与预测信息 73

全息因果律与预测 73

第四章 研究对象:资源配置三重论 75

一、经济学的基本矛盾和基本问题决定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75

应当重新审视经济学的基本矛盾和问题 75

传统经济学的基本论点 76

传统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缺陷 77

二、经济学基本矛盾和问题的全息回答 78

经济学基本矛盾的本质的全息内涵 78

实物资源与虚物资源 79

资源的“稀缺”(scarcity)与“不稀缺” 80

人和社会“选择”的余地有多大 81

暴力配置资源:间接暴力与暴力传统 83

三、全息经济学研究对象:世界资源的三重配置 83

明确研究对象:经济学跨越世纪的一步 83

货币配置资源:实物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 84

信息配置资源:虚物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 85

定义 86

第五章 谁是主体:广义市场经济论 88

一、狭义市场经济论:传统经济理论的框架 88

狭义市场经济的一般含义 88

商品市场不等于市场经济 88

劳动力个体进入市场 89

货币使市场经济联成一体 89

二、广义市场论之一:政府与市场主体 90

政府到底是在市场主体之内还是之外 90

政府在市场经济主体中的三种作用 91

经济学史上的难解之谜 92

三、新综合:经济理论的目标和争论 94

争论各方都把整体发展寄托于政府 94

狭义市场论主要特征和困境 96

四、广义市场经济论之二:虚实物市场的统一 97

实物经济与虚构经济统一为广义的市场经济 97

经济整体发展的要求在虚物经济市场中实现 98

虚物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全方位的间接宏观调控 98

五、政府从实物市场经济主体中退出:企业家的发展和消费者主权的确定 99

政府从实物经济市场主体中退出,有利于企业家主体的形成和发展 99

市场中最艰难的交易:企业家与政府 101

政府从实物市场经济中退出,有利于消费者主权的确定和维护 102

六、政府退向何处:虚物市场经济的二元化进程 103

经济权力归市场,政治权力归国家 103

政府从实物市场经济中退出,有利于法制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103

强化虚物市场的信息作用 104

规范和完善虚物经济市场 104

政治权力归国家:法制经济的建立 105

七、政府从市场主体中退出,暴力从经济运动中退出:世界将会发生惊人的制度创新 106

同暴力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传统决裂可能吗 106

政府和经济:高耗能、低效率的政府已不适应低耗能、高效率的信息经济时代政府和经济长期并存,政治经济一体化,其后果和危险显而易见 107

信息社会的政府与经济并存的模式,应当是“球场模式” 108

暴力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传统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体系 110

21世纪:将出现全球范围的制度创新的浪潮信息技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着世界 113

第六章 经济基因:数字化市场经济体系论 114

一、数字化市场经济体系的总体规定与经济基因“三元组”(TVA) 114

经济共同体与数字化市场体系的总体规定 114

经济基因“三元组”(TVA)的总体规定性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 115

数字化市场经济体系的总体规定性 116

二、数字化市场经济体系:市场参数体系与变数体系 118

市场经济的参数体系 118

市场经济的变数体系 120

三、数字化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划分和原则 121

质量变数与数量变数 121

参数求全,变数求动 122

数字化市场体系与经济学范畴体系 123

第七章 重塑世界:虚实经济论 125

一、世界变了:虚物经济已脱胎于世独立运行 125

是否存在虚物经济领域 125

虚实经济构成世界经济的基元 126

二、虚物经济的信息规定 127

信息规定的经济内容:信息同实物和货币的相互作用 128

信息规定的范围:虚物经济的上限和下界 128

信息规定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市场体系 129

三、虚物经济的货币规定 130

虚物经济的货币形态与实物经济货币的联系和区别 130

虚物经济的货币怎样从实物经济中分离出来 130

虚物经济的货币运行与实物经济的货币运行的区别 133

四、世纪之谜:通货膨胀机理简释 135

货币的分布概率:通货存量与流量的区域划分 135

货币的分段流程:通货的流速与加速的运行阶段 136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几种通胀的简释 137

第八章 重审人间:黑白经济论 139

一、黑色经济:传统经济学的盲点 139

难以回避的黑色经济 139

黑色经济的几种界定 140

黑色经济研究中的局限 142

黑白经济的内涵 143

黑色经济定义 144

二、战争经济:走不出的黑色轨道 145

战争经济是宏观黑色经济的首害 145

战争经济只能把人类引向毁灭 146

三、权力腐败:各国政府的黑色通病 146

腐败正在破坏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146

危害各国经济发展的赘瘤 147

中国的腐败与反腐败 148

四、地球失衡:黑色经济的撞击 155

生态危机:遍及全球 155

资源浪费:祸及后代 155

人类高耗能无效率的经济占了多少 156

五、宏观与微观的黑色经济合力危害地球 156

政府的盲点:以黑制黑,黑更黑 157

六、黑白经济相互转化的历史道路 157

黑色经济中的自由经济运行 157

黑色经济中的创造经济 157

反黑的世界性整体行动 157

第九章 重建体系:创造经济论 159

一、人类,呼唤一次伟大的更替:创造经济主导着现代化 159

创造经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 159

创造性劳动:历史的命题 161

创造经济论研究的作用 162

创造经济论的界定 164

经济学原动力之谜 166

常识之谜的诱惑:劳动的本质 167

二、劳动的本质:创造性劳动与常规性劳动的划分与统一 167

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模糊不清的亚当·斯密理论 168

《资本论》的遗憾:残缺不全的马克思学说 169

巨视难以深刻:隔岸观测的凯恩斯学派 171

难以确定的“边际效用学派” 172

独具慧眼的熊彼德学说 173

垂钓与撒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本质界定 173

三、创造性劳动是人类进步的真正动力 174

劳动本质的二重性构成 174

被咬死的猴子与布鲁诺的鲜血 175

风暴,给人类带来一个新的黎明 177

四、现代经济发展的深层震荡 178

创造经济的普遍化与主导化 178

创造经济决定着生产率的提高 179

创造经济的整体性发展 179

创造经济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 180

创造经济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规模 181

创造经济促进了虚实经济的结合 181

五、创造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质的规定作用 182

创造经济是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182

创造经济上升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首位 183

创造经济是劳动时间和耗费的节省 183

创造经济规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最优比例和生产组织的最佳结构 184

创造经济的市场调节功能 186

创造经济决定了人和机器的关系 186

六、创造性劳动价值:创造财富的体系 187

创造性劳动价值的定义与内涵 187

创造性劳动价值的系统结构 187

创造性劳动价值的实现 189

科学技术的常规性劳动价值与创造性劳动价值的划分 190

七、创造性劳动价值与“按能分配” 193

分配问题:体制的痛苦点、社会的焦虑点 193

“按能分配”原则的“能”的概念界定与含义 194

传统经济学分配理论上的两大缺陷 196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不是一个完整、彻底的分配原则 199

创造性劳动价值规定了“按能分配”原则的确定 202

历史的逻辑的结论:按劳分配、按能分配和按需分配 203

八、效率与公平的两难之谜 205

悬而未决的世界性难题 205

创造经济决定着效率的提高 205

“按能分配”原则决定着公平分配的实现 206

“按能分配”原则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207

后记:沉重的选择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