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区域地质概况 3
第一章 地理概况 3
第二章 勘探历程 6
第三章 地层 9
第一节 地层区划主要特征 9
第二节 地层划分和对比 15
第四章 区域构造 23
第一节 概述 23
第二节 基底结构 25
第三节 主要构造单元简述 26
第四节 主要断裂 29
第五节 中、新生代盆地 32
第六节 深部构造对浅部构造的控制 36
第五章 下扬子地区中、古生界油气地质 38
第一节 油气勘探概况 38
第二节 地层和岩相 39
第三节 构造 48
第四节 油气生成 60
第五节 储集层 76
第六节 生储盖组合和保存,圈闭条件 85
第七节 小结 91
第二篇 江苏油气区 97
第一章 概况 97
第二章 勘探历程 103
第三章 中、新生代陆相地层 110
第一节 中生代地层 110
第二节 下第三系 112
第三节 上第三系 122
第四节 第四系 123
第四章 构造 124
第一节 区域构造概况 124
第二节 区域构造特征 125
第三节 构造单元区划 135
第四节 局部构造 145
第五章 下第三系沉积相 147
第一节 盆地沉积背景 147
第二节 分组段沉积相展布 148
第三节 沉积环境的演化 161
第四节 有利储集层的分布 163
第六章 下第三系生油岩 168
第一节 生油层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168
第二节 有机质热演化 173
第三节 对生油岩的认识及生油量计算 181
第四节 油源对比 186
第七章 高邮凹陷水文地质 193
第一节 地层水纵向分带 193
第二节 地层水化学性质横向变化及水文地质探讨 196
第三节 水化学性质和油气藏的关系 206
第四节 水动力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210
第八章 盆地分区石油地质条件概述 215
第一节 高邮凹陷 215
第二节 金湖凹陷 225
第三节 海安凹陷 237
第四节 溱潼凹陷 248
第五节 盐阜坳陷 257
第九章 油气田概述 266
第一节 真武油田 266
第二节 曹庄油田 271
第三节 黄珏油田 276
第四节 富民油田 280
第五节 联盟庄油田 284
第六节 徐家庄油田 287
第七节 刘庄油气田 290
第八节 卞东油田 293
第九节 安丰油田 296
第十章 含油气评价 300
第十一章 苏南隆起区及丰、沛、铜地区 304
第一节 苏南隆起区 304
第二节 丰、沛、铜地区 324
第三篇 安徽油气区 341
第一章 勘探历程 341
第二章 地质构造概况 344
第三章 盆地及地区各论 352
第一节 天长地区 352
第二节 两淮地区 375
第三节 阜阳地区(周口盆地东部) 389
第四节 合肥盆地 398
第五节 南陵盆地 410
第六节 无为盆地 420
第七节 黄口盆地 424
第八节 固镇盆地 431
第九节 其它盆地 434
第四章 油田及含油构造分述 441
第五章 长江沿岸第四纪浅层天然气 455
第六章 安徽含油远景评价 464
第四篇 浙闽地区 470
第一章 地理概况 470
第一节 自然地理 470
第二节 经济地理 470
第二章 勘探历程 473
第一节 勘探单位及其变化 473
第二节 勘探历程 473
第三节 勘探工作量 476
第三章 地质构造概况 480
第一节 地层 480
第二节 构造 494
第三节 断层 501
第四节 地质构造演化简史 507
第五节 含油气沉积区块盆地区划 512
第四章 石油地质基本条件 516
第一节 海相沉积区块 517
第二节 陆相沉积盆地 542
第五章 盆地分述 555
第一节 永康盆地 555
第二节 宁波盆地 560
第三节 金衢盆地 564
第四节 长河盆地 568
第五节 王盘洋凹陷 572
第六节 举岚盆地 579
第七节 煤山向斜 582
第一节 泰山古油藏 588
第六章 古油藏 588
第二节 康山古油藏 592
第三节 太平古油藏 593
第七章 第四系天然气 595
第一节 概况 595
第二节 天然气地质特征 596
第三节 第四系天然气评价及其分布 598
第一节 油气资源预测 600
第八章 浙闽油气评价预测及勘探方向 600
第二节 勘探方向 603
第五篇 含油气评价及勘探方向 607
第一章 含油气评价 607
第一节 上震旦统—下古生界的油气资源评价 607
第二节 上古生界—下、中三叠统资源评价 609
第三节 中、新生代含油气评价 612
第四节 全区油气资源评价 613
第二章 勘探方向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