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300025110
  • 页数:722 页
图书介绍:

导论 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1

一、两类学科与一化两转 2

二、指导思想与研究对象 4

三、经济增长与生产目的 5

第一篇 增长理论 10

第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与趋势 12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理论 12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2

二、经济增长:共同的追求 14

三、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渊源 16

四、经济增长理论的类型 21

一、马克思有关经济增长的论述 23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论经济增长 23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理论 27

第三节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流派 29

一、经济增长的模型论 30

二、经济增长的结构论 35

三、经济增长的阶段论 41

四、经济增长的因素论或来源论 43

五、简要评论 47

第四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新进展 48

一、“新增长理论” 48

二、经济增长与分工演进 50

三、经济增长与制度演进 52

四、对经济增长理论新进展的评论 56

一、现代经济增长的特点 57

第五节 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 57

二、经济增长的一般过程 58

三、现代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 59

第二篇 产业结构 61

第二章 结构理论与趋势 6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结构理论 63

一、经济结构的实质 63

二、产业划分理论 64

三、结构均衡理论 65

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 66

五、结构调整机制理论 66

第二节 西方的结构理论 67

一、结构演变趋势理论 67

二、结构调整理论 71

三、结构演变模式 75

第三节 中国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展望 79

一、趋势分析论 80

二、机理分析论 81

三、现状分析论 82

四、关联分析论 83

第三章 结构分析方法 100

第一节 静态分析法 100

一、投入产出模型的内容和局限性 100

二、产业结构分析原理及应用 104

三、产业直接关联效应 108

第二节 动态分析法 111

一、结构变动度的测度 111

二、结构变动趋向的测度 111

一、结构的效益分析 114

第三节 效益分析法 114

二、结构的相似性分析 115

三、结构演变的稳定性分析 116

四、相关分析 116

第四章 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和调整目标 118

第一节 合理化标准 118

一、符合国情,发挥优势 119

二、按比例协调发展,增长速度适度 121

三、建立和完善“两个体系” 123

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技术进步 124

五、具有创汇能力 124

六、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和应变能力 125

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 126

第二节 调整目标 127

一、产业结构协调化的内涵及标志 127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涵及标志 129

三、产业结构协调化与高度化的关系 130

第五章 世界产业结构的新格局和发展趋势 132

第一节 世界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132

一、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 132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并举 133

三、国际剥削依然存在 133

第二节 十大发展趋势 135

一、新中心取代老中心趋势 135

二、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趋势 139

一、加工阶段高度化 14

三、重点产业选择与转移趋势 140

四、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提高趋势 140

七、由农业国、农业工业国、工业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趋势 146

五、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趋势 146

六、军民结合、平战结合趋势 146

八、由以轻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主转变趋势 147

九、由原料不足向原料有余转变趋势 148

十、机电一体化趋势 149

第六章 第一、二、三产业结构 153

第一节 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153

一、三次产业的分类 153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 155

三、库兹涅茨法则 158

第二节 三次产业的关联结构 162

一、三次产业的关联及其趋势 162

二、每次产业的各层次与另外两次产业的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联 163

三、相关结构的关联 165

一、“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170

第三节 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 170

二、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客观因素 174

第四节 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与展望 176

一、对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 176

二、对今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展望 178

第七章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180

第一节 第一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180

一、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 180

二、农业是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181

三、农业是原料的重要来源 181

四、农业是重要市场 181

五、农业是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181

第二节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182

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 182

二、农林牧渔协调发展 186

三、农工商相结合 190

四、农业产业化 192

第一节 第三产业的性质与作用 194

一、第三产业的性质 194

第八章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194

二、第三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195

第二节 发展趋势 198

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对应关系 199

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上升趋势 200

三、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趋势 202

第三节 影响第三产业的客观因素 203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04

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205

三、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 206

第一节 两类工业的地位与作用 208

一、民用工业的地位与作用 208

第九章 民用工业与国防工业结构 208

二、国防工业的地位与作用 209

三、国防工业的任务 212

第二节 两类工业的联系 213

一、民用工业与国防工业的联系 213

二、民用工业与国防工业的比例关系 215

第三节 两类工业结构合理化的途径 217

一、在发展民用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发展国防工业 217

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219

三、加强经济技术合作,转让科技成果 224

四、把国防安全与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226

第四节 充分发挥三线工业的作用 227

一、三线工业的现状 227

二、三线工业的战略地位 229

三、三线建设对我国宏观工业布局的影响 230

四、三线工业结构的调整 232

第十章 重点产业的选择与转移 236

第一节 重点产业的特征与作用 236

一、重点产业的主要特征 236

二、重点产业的作用 238

第二节 重点产业的转移论与趋势 239

一、罗斯托和佐贯利雄的重点转移论 239

二、重点产业转移的趋势 240

第三节 选择重点产业的科学依据 244

一、符合技术进步的方向 244

二、在经济增长中的战略地位 245

三、是供求矛盾的瓶颈和关键 246

四、成组原则 247

五、序列化原则 247

第四节 对我国今后重点产业的设想 248

一、五种不同的设想 248

二、中央的建议和“九五”计划的安排 251

第十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 253

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253

一、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 253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 257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 259

第二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259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263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模式 265

第三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策略 265

二、高新技术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 270

第十二章 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 274

第一节 基础产业 274

一、基础产业的意义 274

二、能源工业 275

三、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 279

四、原材料工业 282

第二节 支柱产业 284

一、支柱产业的意义 284

二、机械、电子工业 287

三、石油化工 289

四、汽车工业 291

五、建筑业 292

第十三章 采掘与加工、原料与制造工业结构 294

第一节 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结构 294

一、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的生产联系 295

二、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发展趋势 302

第二节 原材料及其发展趋势 305

一、原材料及其分类 305

二、原材料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308

三、原材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 309

四、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型原材料 311

五、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方针 313

第三节 原料工业与制造工业结构 314

二、原料工业与制造工业脱节 315

第十四章 工业分布与区域经济 318

第一节 工业分布 318

一、工业分布的含义 318

二、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321

三、工业布局合理化原则 324

四、工业布局战略 327

第二节 区域经济 332

一、区域经济理论 333

二、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 339

三、区域结构的变动导向 340

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342

五、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模式的转变与重新选择 346

第三篇 产业组织 352

第十五章 组织理论与趋势 354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论产业组织 354

一、马克思、列宁论分工与协作 354

二、马克思、列宁论集中与企业规模 356

三、马克思、列宁论垄断与竞争 358

四、列宁论联合化 359

第二节 外国产业组织理论与趋势 359

一、外国产业组织理论渊源 359

二、结构-行为-绩效框架 361

三、非主流的产业组织学派 369

四、外国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新发展 370

第三节 中国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372

一、建国以来产业组织的历史沿革 372

二、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组织的基本状况 376

一、问题与对策 379

第一节 集中与集中度 383

一、集中与集中度 383

第十六章 工业集中与集中度 383

二、集中与集中度的影响因素 386

三、集中的判别与度量 389

第二节 集中的作用与经济性 396

一、集中与市场结构 396

二、集中与企业行为 397

三、集中与市场绩效 398

第三节 我国工业集中与行业集中的现状及趋势 400

一、对我国工业集中现状的分析 400

二、对我国行业集中现状的分析 403

第十七章 专业化与协作 410

第一节 工业生产专业化 410

一、工业生产专业化的进程与经济性 410

二、专业化生产的形式 413

第二节 工业生产协作 414

一、工业生产协作的实质 414

二、工业生产协作的形式 414

三、工业生产协作与交易费用 416

四、生产协作的经济性 417

第三节 生产专业化与协作的发展 418

一、工业生产专业化与生产协作的关系 418

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生产专业化协作 419

三、我国工业生产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 422

第四节 工业生产专业化协作发展的经济条件 425

一、专业化协作水平的客观影响因素 425

二、推进市场化进程 426

三、实施倾斜政策 427

四、建立社会中介机构和相关组织 428

第一节 企业规模 430

一、企业规模与工厂规模 430

第十八章 企业规模与企业规模结构 430

二、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 431

三、影响企业规模的因素 432

第二节 规模经济 434

一、规模经济的实质 434

二、工厂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经济 435

三、确定经济规模的方法 439

四、几种主要工业产品的经济规模 442

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经济规模标准 443

第三节 企业规模结构 447

一、企业规模结构的类型 447

二、影响企业规模结构的因素 448

三、企业规模结构的发展趋势 449

第一节 联合化和集团化的必然性与地位 456

一、联合化和集团化的必然性 456

第十九章 经济联合与企业集团 456

二、联合化和集团化的地位作用 457

一、企业联合体 460

二、横向经济联合 460

第二节 联合化和集团化的组织形式 460

三、企业集团 463

四、集团公司 466

五、跨国企业集团 469

第三节 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473

一、国外的发展趋势 473

二、我国的现状与问题 476

三、我国的发展模式 477

第四节 合理化标准与对策 480

一、我国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的合理标准 480

二、我国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的合理对策 482

一、企业国际化的实质 485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 485

二、企业国际化的途径 485

第二十章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485

三、企业国际化的经济动因 486

四、经济开放与企业国际化 488

第二节 跨国公司 491

一、跨国公司及其主要特征 491

二、跨国公司的形式 493

三、跨国公司的发展条件 494

四、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496

第三节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500

一、工业化进程和工业结构的决定作用 500

二、我国企业国际化与发展跨国公司的准则 502

三、如何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 503

第四篇 增长方式 506

第二十一章 速度与效益 508

第一节 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关系的意义 508

第二节 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关系的基本原则 510

一、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 510

二、坚持以效益为中心 511

三、坚持以效益求速度 512

四、坚持以质量求速度 513

第三节 实施名牌战略 515

一、必要性 515

二、必然性 516

三、创名牌与保名牌 516

第四节 评价和考核经济效益的原则 519

一、正确处理局部效益与国民经济效益的关系 519

二、正确处理当前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效益的关系 520

三、正确处理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关系 521

四、正确处理劳动耗费效益与基金占用效益的关系 521

五、正确处理价值效益与使用价值效益的关系 522

六、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522

第五节 评价和考核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523

一、我国现行评价工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523

二、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指标新体系 524

三、三种评价方法和评价结论 526

第一节 要素配置 532

一、要素组成与合理配置的意义 532

第二十二章 要素配置与素质提高 532

二、人与物的配置 536

三、财与物的配置 538

四、领导与被领导的配置 539

五、工程技术人员与工人的配置以及技工与壮工的配置 540

六、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配置 542

七、软件和硬件的配置 543

第二节 素质提高 545

一、素质组成及提高的意义 545

二、上岗前的培训 548

二、强化在职教育 548

第三节 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 551

一、资源综合利用的战略地位 551

二、矿产、海洋和水资源的开发 555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实质和意义 558

一、概念的界定 558

第二十三章 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 558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60

三、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562

第二节 加速技术进步的方针与对策 564

一、技术进步的指导原则 564

二、加速技术进步的政策目标和条件 568

三、当前技术进步主要对策思路 570

第三节 政府采购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573

一、政府采购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必要性 573

二、政府采购对国有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意义 574

三、政论采购应重视技术进步的特点 575

第四节 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 577

一、构建市场经济下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577

二、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 579

第一节 环境保护 583

一、环境保护的作用 583

第二十四章 环境保护与环保产业 583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86

三、工业和城市的环境保护 587

四、农村和国土的环境保护 590

五、生态和生物的环境保护 592

第二节 环保产业 593

一、发展环保产业的重要意义 593

二、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 594

三、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策略 596

第二十五章 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 599

第一节 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的意义 599

第二节 合理确定投资规模的基本原则 600

一、量力而行 600

二、先生产,后基建 601

四、综合平衡 603

五、适度积累,投产一批,再建一批 603

三、瞻前顾后 603

六、集中统一管理 604

一、先简单再生产,后扩大再生产 605

二、企业经营机制体系 605

第三节 优化投资结构的基本原则 605

二、先改扩建,后新建 607

三、合理确定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的比例 609

四、正确处理为当年(近期)服务和为以后年度(远期)服务项目的关系 610

五、合理确定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购置比例 611

第二十六章 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 613

第一节 老工业基地的地位 613

一、老工业基地的特点 613

二、老工业基地的分类 615

三、老工业基地的作用 616

第二节 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沿革 617

一、旧中国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历程 617

二、新中国老工业基地的发展 619

三、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特点 621

第三节 老工业基地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622

一、老工业基地的优势 622

二、老工业基地的老化与相对衰退 624

三、老工业基地相对衰退的原因 626

四、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挑战 630

第四节 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与途径 631

一、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 631

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模式 632

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途径 634

第二十七章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调整 638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638

一、乡镇企业产生的历史基础 638

二、乡镇企业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639

三、乡镇企业的高度发展 641

四、乡镇企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643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与基本特征 645

一、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645

二、乡镇企业的基本特征 650

一、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51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调整 651

二、调整的必要性 654

三、发展和调整的原则与对策 654

第五篇 运行机制 662

第二十八章 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 664

第一节 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664

一、市场与市场主体 664

二、市场规则 665

三、市场经济结构 666

四、市场机制 667

五、价格机制 667

六、市场竞争及其手段 668

第二节 市场体系 669

一、市场体系 669

二、商品市场 670

三、生产要素市场 672

四、技术和信息市场 675

五、期货市场 677

第三节 政府的宏观调控 678

一、“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 678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作用 680

三、宏观调控的目标与原则 681

第四节 宏观调控手段 683

一、财政政策 683

二、货币政策 684

三、收入分配政策 686

四、产业政策 687

五、区域政策 689

六、计划指导 689

七、经济监督和社会监督 691

第二十九章 企业转机与建制 694

第一节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694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质 694

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699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703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与内容 703

二、公司类型 707

三、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709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临的难点与对策 712

一、国有资产的托管 712

二、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 714

三、富余人员问题 715

四、企业办社会问题 716

参考书目 719

后记 722

五、评价与启示 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