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史新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君灿
  • 出 版 社:明文书局
  • 出版年份:1988
  • ISBN:
  • 页数:578 页
图书介绍:

一 图版 1

古代极光绘画和现代极光摄影比较图 1

二 编者序言 7

唇象授时,天文秩序 7

三 理论与方法 9

(一) 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的特点 9

(二) 王充其《论衡》中的天文学思想 17

1. 痛斥利用天文制造迷信 22

2. 宇宙理论诸方面的认识 25

3. 天象及其他 33

(三) 张衡的天文学思想 41

1. 天体演化思想 45

2. 浑天学说 48

3. 宇宙无限思想 51

4. 对于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 54

5. 对于月食现象的认识 57

6. 张衡的历议和九道术 58

7. 张衡的恒星观测 61

(四) 浑天说的发展历史新探 64

1. 早期的浑天思想(战国至西汉) 67

2. 自西汉末到东汉浑天学的继续发展 70

3. 东汉末至西晋浑天体系的完备 79

4. 东晋以后浑天说的进一步成熟 89

5. 浑天说的历史意义 98

(五) 中国古代的宇宙无限论和现代宇宙学 102

1. 三种宇宙无限理论 105

2. 天平说--盖天说的变种 114

3. 宣夜说的历史地位 117

4. “天外有天”的浑天说 124

四、天文上的度量史 132

(一) 历法的起源和先秦四分历 132

1. 原始社会的历法知识 135

2. 夏代的历法 141

3. 商代的历法 145

4. 西周历法 151

5. 春秋战国时代的历法 157

(二) 论我国的百刻计时制 173

1. 百刻计时制 175

2. 百刻昼夜长度比及其代表的纬度范围 177

3. 百刻制产生的年代 181

4. 百刻计时制是中国独创的计时制 184

5. 百刻计时制的优点及其对天文观测的推动 185

(三) 岁差在中国的发现及其分析 188

提要 190

引言 190

虞喜发现岁差的论证 191

岁差概念及数值的演变 197

(四) 我国地理经度观念的提出 207

1. 里差的提出 208

2. 里差的应用 210

3. 地方时概念 212

(四) 我国早期二十八宿观测及其时代考 214

1. 秦汉以前的星象著录及二十八宿的确定 215

2. 二十八宿星座的组织及距星的认识 218

3. 石氏二十八宿观测值 222

4. 早于石氏的二十八宿古度 240

5. 石氏宿度及古度的时代考订 252

五、天文史料处理 268

(一) 一份关于慧星形态的珍贵资料 268

(二) 论参宿四两千年来的颜色变化 279

1. 中国古代记录及分析 280

(三) 西元一○○六年超新星及其遗迹 287

1. 爆发情景和位置问题 288

2. 中国和外国的古代记录 289

3. 光变曲线 291

4. 位置及其遗迹 294

5. 结束语 298

(四) 『周易、丰卦』中黑子记载 302

1. 论“日中见斗”和“日中见沫”为天象记载 304

2. 论“日中见斗”和“日中见沫”为太阳黑子记录 305

3. 小结 308

(五) 历史上的北极光与太阳活动 310

1. 引言 312

2. 古代东方的北极光记录 313

3. 古代北极光频数图 316

4. 极大年和极小年的确定 317

8. 太阳活动的帐中长周期 324

5. 极大年的强度 326

9. 奇数世纪和偶数世纪的太阳活动 326

6. 太阳活动的短周期 328

10. 太阳自转速率问题 337

11. 太阳活动与气候变迁的关系以及对它们的预测 338

(六) 关于中·期·日历史上北极光记载的几点看法 344

1. 古代极光的名称与描述的形式 344

2. 我国古代以“气”描述极光的文字和图画 349

3. 最早的记录和古代记录的真实性 352

4. 从极光记录要素看古代东方三国极光记录的水平 356

5. 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364

(七) 中·期·日历史上的北极光年表 371

说明 371

表一中·朝·日北极光文献原始记载 375

(八) 陈卓和石、巫、甘三家星官 506

1. 中国古代的星官和星数 508

2. 关于陈卓 510

3. 全天星官星名表 511

简短的讨论 530

六、天文仪器 535

(一) 晷仪--现存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仪器之一 535

1. 名称的由来和确定 539

2. 过去对于晷仪用途的推测 541

3. 我们对于晷仪用途的探讨 542

七、天文人事 553

(一) 清钦天监人事年表 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