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中华气功学方法论 1
第一章 序言 1
第一节 气功与气功学 2
第二节 中医研究与方法论 4
第三节 气功研究与方法论 5
第二章 中华气功学方法论之历史背景 7
第一节 科学发展的启蒙阶段 7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近代阶段 9
第三节 科学发展的现代阶段 10
第四节 现代研究方法的意义 11
第三章 整体观——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18
第一节 关于宇宙的整体观 18
第二节 关于工程的整体观 20
第三节 关于决策的整体观 20
第四节 关于兵法的整体观 22
第四章 中医整体观 23
第一节 人体生命模型整体观 23
第二节 辩证模型的整体观 24
第三节 治疗体系整体观 25
第五章 气功学常用研究方法 26
第一节 深化的观察 27
第二节 含蓄的类比 28
第三节 萌芽状态的实验方法 29
第四节 综合和演绎 30
第六章 整体观——气功研究方法的核心 32
第一节 天人合一整体观 33
第二节 人与社会统一整体观 35
第三节 心与身一致整体观 35
第四节 性功与命功修持整体观 36
第二篇 中华气功史导论 39
第七章 从远古到夏、商、周时期(公元前722年以前) 39
第一节 前言 39
第二节 气功探源 40
第三节 伏羲创八卦 42
第四节 黄帝的传说 43
第五节 禹的传说 44
第六节 “河图”与“洛书” 45
第七节 《周易》与气功 50
第八章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22年—前211年) 59
第一节 前言 59
第二节 老子与《道德经》 59
第三节 《庄子》 63
第四节 先秦儒家与气功 68
第五节 诸子与气功 73
第六节 《阴符经》 77
第七节 《行气玉铭》 80
第九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分元280年) 82
第一节 前言 82
第二节 《黄帝内经》 82
第三节 《淮南鸿烈》 88
第四节 马王堆汉墓书简、帛画 91
第五节《参同契》 98
第六节 《太平经》与气功 102
第十章 两晋、隋、唐时期(公元280年—公元960年) 104
第一节 前言 104
第二节 《黄庭经》 105
第三节 关于《抱朴子》 109
第四节 论陶弘景 112
第五节 《诸病源候论》 113
第六节 论孙思邈 116
第十一章 佛教与气功 119
第一节 前言 119
第二节 小乘佛教的基本功法 120
第三节 天台宗的修持方法(法门) 121
第四节 禅宗的修持方法(法门) 124
第五节 净土宗的修持方法(法门) 128
第六节 密宗的修持方法(法门) 130
第十二章 宋、金、元时期(公元960年—1368年) 133
第一节 前言 133
第二节 论陈抟 134
第三节 张紫阳与《悟真篇》 136
第四节 理学与气功 139
第五节 《云笈七签》 141
第六节 王重阳与《五篇灵文》 144
第七节 论丘长春 154
第十三章 明、清、民国时期(公元938年—1949年) 155
第一节 前言 155
第二节 论张三丰 157
第三节 《道?》及其续篇 160
第四节 伍冲虚及《伍柳仙踪》 163
第五节 《性命圭旨》 169
第六节 论《大成捷要》 172
第七节 《因是子静坐法》及其他 174
第三篇 中华气功学经典理论基础 176
前言 176
第十四章 阴阳学说 177
第一节 阴阳的基本概念 177
第二节 阴阳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182
第三节 阴阳学说对气功学的贡献 185
第十五章 五运六气论 194
第一节 天象五行 194
第二节 地形五行 197
第三节 天气六气 198
第四节 地气六气 200
第五节 五运六气相交及其主从关系 203
第六节 形气相感及其主从关系 205
第七节 五运六气与气功锻炼 206
第十六章 干支论 207
第一节 干支的概念 207
第二节 干支纪年法 210
第三节 干支的属性 213
第四节 干支与气功锻炼 216
第十七章 八卦论 220
第一节 黄道与先天八卦 221
第二节 赤道与后天八卦 223
第三节 先后天八卦太极图 229
第十八章 经络论 235
第一节 经络的重要意义 235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内涵 238
第三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243
第四节 经络系统与气功 252
第十九章 印度古典人体生命整体观 255
第一节 欧洲古典气功之萌芽 255
第二节 瑜珈的历史和现状 256
第三节 瑜珈之“心一身”统一观 257
第四节 瑜珈之元气学说 258
第五节 瑜珈之经络学说 259
第六节 瑜珈之基本功 260
第七节 瑜珈呼吸功的核心——闭气 262
第八节 基础呼吸功和瑜珈高级静功 264
第二十章 古气功书中的隐语和术语简介 266
第一节 隐语类 266
第二节 术语类 168
第四篇 中华气功学应用基础 275
第二十一章 概论 275
第一节 临床气功的形成与发展 275
第二节 临床气功的现代研究 276
第二十二章 临床气功的基本方法及原理 282
第一节 临床气功的基本方法 282
第二节 临床气功的基本分类 288
第三节 临床气功的基本要求 293
第四节 临床气功的治病原理 297
第二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气功治疗 300
第一节 神经衰弱 301
第二节 偏瘫 307
第三节 截瘫 308
第四节 脊椎空洞症 310
第五节 臂丛神经痛 311
第六节 坐骨神经痛 312
第七节 周围神经损伤 312
第八节 面神经麻痹 317
第二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气功治疗 317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18
第二节 支气管炎 320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322
第四节 病毒性肺炎 324
第五节 肺结核 325
第六节 矽肺 326
第七节 肺气肿 327
第二十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气功治疗 328
第一节 食道憩室 329
第二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 330
第三节 慢性胃类 331
第四节 胃下垂 332
第五节 腹泻 333
第六节 阑尾炎 334
第七节 慢性结肠类 336
第八节 肠粘连 337
第九节 便秘 337
第十节 直肠脱垂 338
第十一节 膈肌痉挛 339
第十二节 慢性肝炎 340
第十三节 肝硬化 341
第二十六章 循环系统的气功治疗 343
第一节 高血压病的气功疗法 343
第二节 冠心病的气功疗法 351
第三节 气功防治循环系统疾病机理初探 355
第二十七章 五官科疾病的气功治疗 358
第一节 近视 358
第二节 青光眼 359
第三节 电光性眼炎 359
第四节 白癜风 360
第五节 斑秃 360
第六节 慢性中耳炎 361
第七节 慢性鼻炎 361
第八节 慢性咽炎 362
第九节 ?牙 363
第二十八章 代谢系统疾病的气功治疗 363
第一节 糖尿病 363
第二节 肥胖病 365
第二十九章 气功与老年保健 368
第一节 衰老与长寿 368
第二节 老年人的保健 372
第三节 气功在抗衰老中的作用 380
第四节 适合老年人的练功方法 385
第三十章 气功在智力开发中的应用 392
第一节 适合青少年增智的气功 392
第二节 气功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394
第三节 气功对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 397
第三十一章 气功在体育中的应用 399
第一节 概况 400
第二节 气功在体育中的应用范围 402
第三节 气功在体育中应用的科学实验 403
第四节 体育中常用的气功功法 407
第五节 气功在体育中的应用效果 408
第三十二章 气功超距治疗 412
第一节 前言 412
第二节 发放外气的功法 413
第三节 发放外气的自我保护 417
第四节 发放外气的正确方法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