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传统社会的商品市场 1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市场交换及其性质 1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市场制度 5
第三节 中国古代与市场发育有关的其他经济制度 10
第二章 由传统市场向近代市场的转变 20
第一节 买办制度和沿海自由贸易体制的建立 21
第二节 中国商品市场的变化 27
第三节 中国近代市场的作用和局限性 31
第三章 供给和需求 38
第一节 前近代化时期中国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38
第二节 中国近代供给和需求的变动 42
第四章 商品市场的扩大 58
第一节 进出口额的增长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征 58
第二节 国内市场商品流通量的增长 72
第三节 城市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77
第五章 中国近代的市场制度 84
第一节 不平等条约中有关中外市场关系的制度安排 84
第二节 近代工商制度的建立 90
第三节 货币制度 106
第四节 税收制度 112
第五节 商会制度 119
第六章 市场组织和交易成本 127
第一节 19世纪后半期的市场组织 127
第二节 20世纪早期中国市场组织的变化 135
第三节 国家资本和四大家族私人资本对市场的垄断经营 150
第七章 市场机制——价格变动与经济发展 158
第一节 物价总水平的变动趋势 159
第二节 货币比价的变动 177
第三节 商品的比价和差价 191
第八章 中国近代生产要素市场的初步形成 219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生产要素市场的萌芽 219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金融市场 229
第三节 中国近代的劳动力市场 245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与近代中国的资源流动和收入分配 256
第一节 利息率的变动 257
第二节 工资率的变动 264
第三节 土地价格的变动 281
第四节 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对近代中国经济模式的影响 288
参考书目 310
后记 318
图表 39
表3·1 清代人口的增长(1650—1850) 39
表3·2 清代耕地面积的扩大(1650——1850) 40
表3·3 清代按人口平均占有耕地数的下降(1650—1850) 40
表3·4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87,1914,1936) 44
表3·5 中国产业资本的增长(1894—1947/48) 46
表3·6 中国人均国民收入(1887,1914,1936) 49
表3·7 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典总需求结构 50
表3·8 1933年中国消费结构 52
表4·1 中国进出口贸易净值及指数(1864—1936) 59
表4·2 五大港在对外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重(1871—1947) 64
表4·3 中国各地区在进口贸易值上所占的比重(1871—1947) 65
表4·4 中国各年进口货物分类统计(1873—1936) 66
表4·5 中国各年出口货物统计(1873—1936) 68
表4·6 中日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1873—1936) 69
表4·7 中日生丝出口量(1880—1935) 69
表4·8 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叶输出量(1873—1936) 70
表4·9 国内市场商品量估计(1870—1936) 72
表4·10 中国近代商业资本的增长(1894—1936) 76
表4·11 中国新式与旧式交通运输业的增长及比重变化(1887—1936) 79
表4·12 中国铁路修建情况(1887—1944) 80
表4·13 铁路货运中工、矿、农、林、畜牧产品历年延吨量指数(1916—1936) 81
表5·1 总税准与进口税额(1926—1936) 118
表6·1 中国商业资本在全部资本额中的比重(1894—1947/48) 147
表6·2 美国商业投资在全部私人投资中的比重(1936—1961) 149
表6·3 英国商业投资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1948—1959) 149
表7·1 清代米价的变动(1640—1840) 162
表7·2 中国批发物价总指数(1867—1937) 164
图7·1 中国批发物价总指数变动趋势(1867—1937) 165
表7·3 上海、天津的批发物价指数(1937—1948) 166
图7·2 中国批发物价总指数的周期性波动(1868—1935) 168
表7·4 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批发物价指数(1867—1936) 171
图7·3 中英批发物价比较图(1867—1936 ) 174
图7·4 中美批发物价比较图(1870—1936) 174
图7·5 中法批发物价比较图(1870—1936) 175
图7·6 中德批发物价比较图(1867—1936) 175
图7·7 中日批发物价比较图(1873—1936) 176
表7·5 一百年来金银比价变动(183—1935) 178
图7·8 银价、金价、物价变动趋势(1867—1936) 180
图7·9 中国银价与英美批发物价变动趋势(1867—1935) 181
图7·10 中国、英国、美国银购买力变动趋势(1867—1936) 182
图7·11 银价与英、美汇价变动趋势比较(1870—1930) 184
表7·6 中国进出口物价综合指数(1867—1931) 194
图7·12 银价、进出口物价,批发物价变动的相互关系(1867—1931) 195
图7·13 价格作用的传导机制理想模式 196
表7·7 中国进口物价指数和出口物价指数(1867—1936) 197
图7·14 中国进口物价和出口物价变动趋势(1867—1936) 198
图7·15 中国近代进口和出口物价的周期波动(1868—1935) 199
表7·8 河北省宁津县农产品和手工业品零售物价指数(1800—1850) 202
表7·9 中国近代工业品和农产品批发物价指数及农产品购买力指数(1867—1937) 203
图7·16 中国近代工业品批发物价的周期性波动(1868—1935) 207
图7·17 中国近代农产品批发物价的周期性波动(1868一1935) 208
表7·10 中日两国米购买力指数(1881/90—1931/36) 211
表7·11 上海棉花、棉纱的批发价格(1920—1936) 212
表7·12 几个主要城市粮食价格比较(1920) 215
表8·1 金城银行历年各种放款成份比例表(1917—1936) 239
表8·2 上海银行放款的增长(1926—1936) 239
表8·3 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191—1936) 241
表8·4 东三省日本人工厂工人籍贯百分比表(1924) 246
表8·5 内地人民移入东三省之估计(1923—1929) 248
表8·6 抚顺煤工主要原籍历年人数比较表(1914—1921) 249
表9·1 上海银拆平均市价(1873—1936) 257
图9·1 上海银拆平均市价变动趋势(1873—1936) 259
表9·2 上海银拆平均市价——十年平均(1873—1936) 259
表9·3 天津各银行放款利率统计(189—1937) 260
表9·4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贴现率(1913—1936) 261
表9·5 开滦煤矿工人月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904—1937) 264
表9·6 开滦井下煤工月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887—1936) 265
表9·7 开滦井上机匠月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887—1936) 266
表9·8 中兴煤矿历年工资率和实际所得(1917—1931) 268
表9·9 广九铁路工人工资指数(1912—1926) 268
表9·10 广三铁路工人工资指数(1912—1926) 269
表9·11 广州工人实际工资指数(1913—1926) 270
表9·12 上海纺织工人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910—1937) 271
表9·13 北京瓦木工匠每日工资指数(1862—1925) 272
表9·14 广东台山县工资指数(1912—1925) 275
表9·15 江苏武进农工资的变动情况(1908—1932) 276
表9·16 中国农业工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指数(1906—1933) 278
表9·17 中国农地价格之变迁(1912—1936) 282
表9·18 中国农地价格指数(1906—1933) 282
表9·19 江苏武进农地价格的变动(1912—1932) 284
表9·20 昆山等县地价增长指数(1905—1924) 284
表9·21 奉天梨树县裴家油房屯等田地每垧地价的变动(1855—1927) 285
表9·22 梨树县平均每垧地价变迁表(1927—1936) 286
表9·23 十一城市平均地价比较表(1928—1936) 287
表9·24 中国近代资本集成(1894—1936) 289
表9·25 中国近代方向的固定资本投资(1903—1936) 290
表9·26 申新一.八厂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1931—1936) 292
表9·27 全国华商纱厂每万纱锭和每百台布机雇用工人数(1911—1937) 293
表9·28 中国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1921—1936) 294
图9·2 农业边际收益率曲线 297
表9·29 中国大陆的农业生产、人均和边际劳动生产率(1870—1930,低估值) 297
表9·30 中国国民所得的分配(1933) 301
表9·31 开滦煤矿的销煤利润和矿区工人工资(1904—1936) 302
表9·32 中国农民所得与所付价格的变化(1906—1933) 305
表9·33 中国和日本产业结构变化的比较(1887,1936)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