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前言 1
卷一 1
变行路难 1
塞下曲四首 2
塞上曲 5
从军行二首 6
少年行二首 9
长歌行 11
悲哉行 12
古意 14
放歌行 15
越女 19
郑县宿陶大公馆赠冯六元二 19
听弹风入松赠杨补阙 22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24
为张债赠阎使臣 27
赠史昭 28
秋山寄陈谠言 29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30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32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37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38
代扶风主人答 39
送任五之桂林 41
山中别庞十 42
留别伊阙张少府郭都尉 43
送韦十二兵曹 45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46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47
留别武陵袁丞 48
别刘谞 49
岳阳别李十七越宾 50
留别岑参兄弟 51
送刘寄虚归取宏词解 53
巴陵别刘处士 55
宿裴氏山庄 56
卷二 57
咏史 57
杂兴 59
秋兴 60
斋心 61
独游 62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63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65
诸官游招隐寺 67
宴南亭 68
何九于客舍集 69
洛阳尉刘晏与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70
观江淮名胜图 71
灞上闲居 73
风凉原上作 74
裴六书堂 75
江上闻笛 76
太湖秋夕 77
赵十四兄见访 77
过华阴 79
九江口作 80
大梁途中作 81
途中作 81
山行入泾州 82
小敷谷龙潭祠作 83
段宥厅孤桐 85
琴 86
初日 87
失题 87
城旁(曲) 89
箜篌引 90
乌栖曲 93
邯郸少年行 94
行路难 95
奉赠张荆州 96
题净眼师房 98
卷三 100
驾出长安 100
驾幸河东 101
胡笳曲 102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 103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103
送李濯游江东 104
沙苑南渡头 105
客广陵 106
素上人影塔 107
静法师东斋 107
谒焦炼师 109
宿京江口期刘奋虚不至 109
寒食即事 110
九日登高 111
万岁楼 112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 113
送欧阳会稽之任兼呈陈处士 115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116
东溪玩月 117
卷四 119
朝来曲 119
从军行 119
答武陵田太守 119
题灞池二首 120
题僧房 121
击磬老人 121
送胡大 122
送郭司仓 122
送李邕之秦 122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 123
送张四 123
送谭八之桂林 124
送刘十五之郡 124
从军行七首 125
出塞二首 130
采莲曲二首 133
殿前曲二首 135
春宫曲 137
西宫春怨 138
西宫秋怨 140
长信秋词五首 141
青楼曲二首 145
青楼怨 147
浣纱女 147
闺怨 148
甘泉歌 149
萧驸马宅花烛 150
观猎 151
寄穆侍御出幽州 151
寄陶副使 152
至南陵答皇甫岳 153
李四仓曹宅夜饮 154
西江寄越弟 154
宴春源 155
龙标野宴 155
听流人水调子 155
梁苑 156
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 157
送魏二 157
别李浦之京 158
送狄宗亨 158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159
送薛大赴安陆 159
重别李评事 161
别陶副使归南海 162
送人归江夏 162
送李五 163
送十五舅 163
留别郭八 164
送窦七 164
巴陵送李十二 164
送裴图南 165
卢溪别人 166
留别司马太守 166
送程六 167
送朱越 167
别辛渐 168
送柴侍御 168
送万大归长沙 169
送吴十九往沅陵 169
别皇甫五 170
送崔参军往龙溪 170
送郑判官 171
送高三之桂林 172
送姚司法归吴 172
旅望 173
题朱炼师山房 173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174
河上老人歌 175
春怨 176
残句 176
附录一 183
附录二 187
附录三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