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且说“山药蛋派” 1
再说“山药蛋派” 7
论“问题小说”的现实主义含义 16
赵树理艺术成熟的标志--读《盘龙峪》第一章札记 23
重读《邪不压正》 35
形象的“鉴定”--读赵树理同志的新作《互作鉴定》 41
马烽近作漫评 45
马烽侧影 52
谈《结婚现场会》的艺术技巧 60
编马烽《彭成贵老汉》琐记 68
读马烽《彭成贵老汉》漫议 71
英雄人物的本色--评马烽的《五万苗红薯秧》 75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喜读西戎新作《灯心绒》 80
读《伤疤的故事》 88
佳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春天在榆树堡》的技巧和一点争论 91
读《柳长初当队长的时候》 99
诗爱好者的意见 104
读新版《汾水长流》 108
着力塑造人物形象--评成一小说的艺术得失 116
剖析人物的灵魂--成一小说的艺术特色 121
张石山短篇小说印象 127
“真正开始”预示着远大前程--读权延赤的小说 130
文学要积极地反映改革 138
不应冷落他们 142
编稿手记(二十四条) 149
小说观念问题 169
论艺术风格 172
新艺术手法和固有的文学观念 188
小说要写人物 207
列宁这样看待文学的真实性 215
列宁的本来面目和本质 218
生活深处故事多 221
看稿琐谈 223
丢掉套话 223
发现和培养马烽、西戎的人 233
说“文采” 235
肖像杂谈 238
从全篇着眼 242
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及其美学意义 245
鲁迅所钞傅山小札 261
鲁迅文体琐谈 263
鲁迅诗论的现实意义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