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学史 近现代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2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勤业,杨文衡主编;杨勤业等著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43580626
  • 页数:1085 页
图书介绍:全书紧密结合历史背景,探索中国地学发生、发展、繁荣和衰落的某些规律,涵盖了近现代时期的历史背景、学术思想、科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科学著作、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重大科学活动、科学机构、科学教育、科学刊物、科学仪器、科学交流等,史料准确,资料翔实,有史有论,史论结合。

第一篇 1900~1949年的中国地学 2

第一章 近现代地学在中国的建立 2

第一节 地学近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3

一 近现代地学的主要特点 4

二 近现代地学的起点 6

第二节 地学知识的传播与影响 13

一 西方学者的考察与近现代地学的传入 13

二 留学生与近现代地学的奠基 31

第三节 分支学科的创建过程 33

一 自然地理学的兴起:地文学、自然地理学 35

二 地质学的传入:地学、地质学 38

三 “地学”概念的延伸:舆地、地理与地学 40

四 “地理”概念的转化 43

五 气象学的发展:测候、气学(汽学)、气象学 44

六 区域地理学概念的形成:方志学(地志学)、区域地理学 45

七 其他地学分支学科名称的演化 47

参考文献 50

第二章 地学体制化进程 57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肇始 57

一 地理学与气象学教育 60

二 地质学教育 77

第二节 研究机构的建立 93

一 地理学与气象学研究机构 93

二 地质学研究机构 97

第三节 学术网络的形成 98

一 中央地质调查所的地位 99

二 中央地质调查所与两大国立地质机构的关系 102

三 中央与省立地质调查研究机构 104

参考文献 108

第三章 学术团体的作用 114

第一节 地学会的雏形 114

一 舆地学会与亚新地学社 114

二 中国地学会 119

第二节 专业学术团体 121

一 全国性学会 122

二 其他专业学会 125

第三节 东西方学术团体的比较 127

一 宗旨 128

二 人员构成 130

三 作用 131

四 奖励制度及其作用 133

五 评议制度 138

参考文献 145

第四章 具有时代特色的专题研究 149

第一节 理论地理学研究 150

一 对于地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 152

二 对地理学定义的探讨 154

三 地理学分类研究 159

四 对地理学科学地位及与其他学科关系的认识 166

五 对地理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171

第二节 区域地理研究 178

一 对区域地理学的认识 178

二 对西方区域地理研究的介绍与认识 180

三 区域地理概念的阐释 183

四 综合自然区域的划分 184

五 区域研究与专题研究 187

六 在世界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地位 191

第三节 西北开发研究 192

一 研究的兴起 194

二 资源的勘察 199

三 西部区域地理与专题地理研究 206

四 土地利用调查与土壤地理研究 209

第四节 地震灾害研究 211

一 地震考察及地震区研究 213

二 地震台的建立 216

第五节 气象气候研究 217

一 早期的工作 218

二 旱涝灾害研究 219

三 气候区域的划分 221

四 长期气候变化研究 223

第六节 海洋地理研究 224

一 近现代海洋地理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225

二 中国学者对海洋地理学的认识 227

三 海洋科研与教育机构 230

四 主要成就 233

第七节 资源考察研究 236

一 学术机构成立的考察队 238

二 多方联合组织的考察团 243

参考文献 246

第五章 结语:地学研究与社会需求 256

第一节 地学对社会观念的影响 256

第二节 地学的社会经济价值 259

第三节 社会环境对地学的影响 260

第四节 社会思潮的影响 267

参考文献 279

第二篇 中国现代地质学(1949年以后) 285

第一章 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志 285

第一节 不同比例尺的编图和区调 286

一 1∶100万比例尺的编图和区调 286

二 1∶20万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 287

三 1∶25万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第二代区调填图计划 290

四 1∶5万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 291

第二节 区调成果、区域地质志的编写和区域矿产总结 296

一 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296

二 区域地质志的编写和区域矿产总结 299

参考文献 303

第二章 地质编图与制图 304

第一节 不同比例尺国际分幅地质图的编制 304

一 1∶100万比例尺国际分幅地质图的编制 304

二 1∶50万~1∶300万比例尺中国地质图的编制 306

三 地质图集的编制 308

第二节 编制不同比例尺地质图的作用和意义 309

参考文献 310

第三章 古生物学 311

第一节 系统古生物研究 312

第二节 重大古生物研究领域 317

一 早期生命演化 318

二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320

三 生物大灭绝、复苏和辐射 322

四 古脊椎动物的起源问题有重大突破 323

五 古气候学、古生态学和古生物地理学的进展 323

参考文献 324

第四章 地层学 327

第一节 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前后 327

第二节 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前后 332

第三节 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前后 336

第四节 各纪地层建阶和金钉子 339

参考文献 342

第五章 矿物学 345

第一节 矿物物理学 345

第二节 新矿物的发现和研究 347

第三节 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 350

第四节 系统矿物学 351

第五节 包裹体和地幔矿物学、宇宙矿物学 353

第六节 矿物学的应用研究 355

第七节 研究方法和测试仪器的现代化 362

一 微束分析技术和高分辨电镜的应用 362

二 激光拉曼光谱仪的使用 363

三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应用 363

四 同步辐射的应用 363

五 穆斯堡尔谱学的应用 364

六 矿物高频介电性的研究和应用 364

七 量子矿物学的进展 364

参考文献 365

第六章 岩浆岩岩石学 367

第一节 花岗岩及有关岩浆的研究 367

第二节 基性岩与超基性岩(镁铁质岩和超镁铁质岩) 375

第三节 火山作用和火山岩 381

参考文献 389

第七章 变质岩、变质地质和变质作用研究 391

第一节 变质岩岩石学研究 391

第二节 变质地质研究和变质地质图编制 395

一 变质作用研究和1∶400万全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 395

二 区域变质作用的p-T-t轨迹研究 397

三 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研究 397

四 造山带区域动力热流为主的变质作用研究 399

五 低温高压蓝闪片岩变质作用研究 400

六 高压-超高压榴辉岩带的研究 400

七 极低温变质作用 401

参考文献 402

第八章 沉积岩石学、沉积学与沉积地质学 405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的沉积岩石学 405

第二节 20世纪70~80年代的沉积学 407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沉积地质学 419

参考文献 424

第九章 古地理学 427

第一节 构造古地理学 428

第二节 生物古地理学 431

第三节 岩相古地理学 435

第四节 古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437

参考文献 438

第十章 前寒武纪地质学 441

第一节 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441

第二节 前寒武纪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和地球化学 446

第三节 前寒武纪古生物学 448

第四节 前寒武纪地层学 452

第五节 前寒武纪构造地质学 457

参考文献 460

第十一章 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 463

第一节 20世纪40年代及之前的概况 463

一 翁文灏等对构造运动的研究 463

二 李四光地质力学学派的形成 464

三 黄汲清多旋回学派的形成 466

第二节 中国各大地构造学派介绍 467

一 地质力学学派 467

二 多旋回构造学派 476

三 地洼构造学派 494

四 断块构造学派 500

五 波浪镶嵌构造学派 507

六 其他大地构造观点 514

第三节 板块构造学说的引进和板块构造研究 518

第四节 地质构造、小型构造和显微构造研究 533

第五节 造山带研究 542

第六节 盆地研究 550

第七节 大陆动力学研究 557

一 大陆岩石圈动力学和演化 557

二 造山带研究 559

三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和形成、演化研究 560

四 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研究 563

五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岩浆带研究 564

六 造山带与盆地的耦合机制研究 565

七 大陆与大洋边界关系研究 567

参考文献 572

第十二章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584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第四纪研究的简要回顾 584

第二节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第四纪研究的重要事件 586

第三节 第四纪地层、第四系建阶和第四纪下界 590

第四节 黄土和沙漠研究 593

第五节 第四纪冰川与冰缘研究 600

第六节 古人类和考古 611

第七节 哺乳动物群 636

第八节 孢子花粉研究 642

第九节 有孔虫研究和海洋第四纪地质 647

第十节 冰冻圈第四纪 651

第十一节 过去全球变化 663

参考文献 670

第三篇 中国现代地理学(1949年以后) 704

第一章 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综述 704

第一节 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概述 704

第二节 外国近代地理学者对中国现代地理研究的影响 709

第三节 张相文和竺可桢对发展中国现代地理学的贡献 711

第四节 1949年前促进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其他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贡献 719

第五节 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的独特道路 728

参考文献 731

第二章 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特点及成就 733

第一节 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 733

第二节 中国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成就概述 736

一 区域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开发研究 736

二 基础地理工作与研究 739

三 定位观测试验与地理模拟实验研究 740

四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741

第三节 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及主要成果 742

第四节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及主要成果 755

第五节 现代中国地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和成就 762

一 黄秉维和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762

二 任美锷与建设地理学 766

三 施雅风与冰川学研究 768

四 周廷儒与古地理研究 770

五 吴传钧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772

六 李旭旦与人文地理研究 775

七 周立三与农业区划和国情研究 776

八 李春芬与区域地理研究 779

九 谭其骧与历史地理研究 780

十 侯仁之与历史地理研究 782

十一 史念海与历史地理研究 783

十二 陈述彭与地理遥感和地理信息科学 784

十三 钱学森与地球表层学和地理科学 787

参考文献 788

第三章 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发展 795

第一节 综合自然地理学 795

一 古地理学 797

二 综合自然区划研究 799

三 景观学与土地科学研究 813

四 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研究 819

五 区域自然地理研究 822

第二节 地貌学 823

第三节 气候学 832

第四节 水文和水文地理学 850

一 水文区划研究 851

二 河流类型划分研究 851

三 特别地区的水文研究 852

四 河流诸水文要素研究 856

第五节 植物地理学 859

第六节 动物地理学 863

一 区系南北分异及其在我国动物地理学上的重要性 864

二 动物地理区划 865

三 生态动物地理学研究 867

四 动物地理学专题研究 869

第七节 土壤地理学 870

第八节 化学地理学(含医学地理学) 878

第九节 其他 887

一 冰川学与冻土学 887

二 海洋地理学 889

三 山地研究 890

四 沼泽研究 891

五 湖泊研究 893

六 荒漠化研究 894

参考文献 895

第四章 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 916

第一节 农业与乡村地理学 918

一 农业地理丛书的编写 919

二 农业地图研究 919

三 土地资源利用研究 920

四 农业区划的调查研究 922

五 农业类型研究 924

六 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925

七 农村地理研究 926

第二节 工业地理学 927

第三节 人口地理学 933

第四节 城市地理学 936

一 城市化研究 938

二 城市体系研究 939

三 城市发展方针研究 941

四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942

第五节 交通运输地理学 943

一 交通地理研究之拓展 944

二 建立基本理论 945

三 对客货流、空间运输联系及其规划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946

四 省级区域运输经济区划开拓性研究 947

第六节 文化地理学 947

一 文化的聚落表现研究 949

二 文化的饮食、音乐、服装地域表现研究 950

三 民俗与文化地理环境研究 951

四 人才分布的文化地理研究 951

五 区域文化地理研究 952

第七节 政治地理学 954

一 科学体系逐步建立 955

二 政治地理学研究和实践的领域向广、向深扩展 956

三 对地缘政治经济问题的逐渐重视 956

第八节 商业地理学 958

一 商业地理布局方法的研究 959

二 城市商业网点规模等级空间结构的研究 960

第九节 旅游地理学 961

一 我国旅游地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962

二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963

三 理论和方法的进展 966

第十节 聚落地理学 970

一 发展历程 970

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聚落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972

参考文献 974

第五章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学科发展 992

第一节 地图学 992

一 普通地图制图 993

二 专题地图制图 994

三 遥感制图与计算机制图等地图制图新技术的发展 995

四 地图学理论研究 998

第二节 遥感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 1001

一 遥感应用 1001

二 地理信息系统 1002

参考文献 1011

第六章 中国地理学的近今发展 1013

第一节 中国地理学主要理论、方法的近今发展 1013

一 全球与区域环境变化及其响应 1013

二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1015

三 区域发展新因素 1018

四 城市化与城市转型 1019

五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效应 1023

六 生态建设与生态评估 1026

七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 1027

八 空间信息网格 1029

九 空间信息引擎与空间信息分析处理 1032

第二节 中国地理学应用研究的近今发展 1034

一 区域规划与地域空间规划 1034

二 区域发展状态监测与区域政策研究 1035

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1036

四 区域性基础设施研究 1036

五 “三农问题”研究 1037

六 生态系统碳收支问题 1038

七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水土资源配置与生态建设 1038

八 东北地区水土资源配置、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039

九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1039

十 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治理 1040

十一 和谐城市 1041

十二 旅游发展 1041

十三 文化建设与遗产保护 1042

附录:20世纪中国地理学发展大事记 1043

人名索引 1060

后记 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