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序 罗尔纲 1
第一章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外关系 1
第一节 清政府和英、法、美的关系 1
第二节 清政府和沙俄的关系 7
第二章 金田起义在国际上的反响 10
第一节 金田起义爆发 10
第二节 西方传教士、商人和政府官员对金田起义的反应 14
一、西方传教士的反应 14
二、西方商人的反应 21
三、西方国家官方人士的反应 23
一、穆拉维约夫企图 趁火打劫 的《条陈》 28
第三节 金田起义在俄国引起的反响 28
二、彼得堡的活动 31
第三章 一八五三年间外国使节在中国的活动 34
第一节 英国公使文翰的活动 34
一、派遣密迪乐到苏州,常州一带刺探军情 34
二、文翰到天京活动 37
三、文翰对太平天国的政策主张 46
第二节 美国公使马沙利的活动 53
一、去天京未成 53
二、和清两江总督怡良会晤 56
三、马沙利和培理的对华政策主张 59
第三节 法国公使布尔隆的活动 65
第一节 美国公使麦莲的活动 72
一、麻西给麦莲的训令 72
第四章 一八五四年间外国使节在中国的活动 72
二、麦莲到达镇江、天京、芜湖等地 74
三、美国官员的情报活动 81
四、麦莲给麻西的《访问太平天国的报告》 90
第二节 英国公使约翰·包令的活动 95
一、约翰·包令代替文翰任驻华公使 95
二、麦华陀和卢因·包令在镇江、天京的活动 97
三、麦华陀和卢因·包令给约翰·包令的报告 105
四、约翰·包令的对华政策主张 109
第五章 从上海和广州看英、法、美的 中立 政策 112
第一节 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 112
一、营救清苏松太道吴健彰 113
二、对小刀会进行严密封锁 117
三、对起义军的进攻和诱降 122
四、外国干涉者乘机向清政府索取更多的特权 129
第二节 破坏广东天地会起义 134
一、策划干涉起义军的一份备忘录 134
二、对待起义军和清朝政府军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139
三、出动炮舰,公然镇压起义军 144
第六章 四国条约和太平天国 147
第一节 修约 活动中的一根筹码 147
一、克拉兰敦给约翰·包令的《训令》 147
二、怡良和麦莲在崑山会晤 151
三、崇纶、文谦和麦莲、约翰·包令在天津的会谈 154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 160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修约 活动的继续 160
二、天津条约签订前后 164
三、沙俄活动的特点 170
一、法、俄公使向清政府表示愿意出兵 助剿 173
第三节 法、俄扬言 助剿 173
二、清朝大臣们对接受 助剿 的争议 176
第七章 一八五八年太平天国和额尔金的接触 181
第一节 太平天国革命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 181
一、农民革命的高潮 181
二、天京内讧后洪秀全力挽危局 183
第二节 额尔金闯入长江 185
一、英国的视线转移到长江 185
二、太平天国想和额尔金拉关系 189
第八章 太平军向东南进军后外交史上发生的几件大事 195
第一节 太平军逼近上海 195
一、太平军攻克苏常 195
二、李秀成一打上海 196
一、太平天国同意何伯关于太平军 一年内 不进攻上海的要求 198
第二节 何伯、巴夏礼在长江流域 198
二、巴夏礼在黄州阻止陈玉成进攻武昌 204
第三节 富礼赐、司百龄、宾汉在天京 207
一、富礼赐在天京的活动 207
二、司百龄取得了航行长江的权利 210
三、太平天国拒绝了宾汉关于太平军继续不进攻上海的无理要求 211
第四节 刁乐德克、夏福礼等在宁波 219
一、外国侵略者阻止太平军攻打宁波 219
二、太平军攻克宁波后外国侵略者的挑衅活动 224
第九章 外国侵略者公开镇压太平军 231
第一节 英国侵略者决心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231
一、镇压中国革命的酝酿过程 231
二、外国侵略者内部的反对意见 237
一、清王朝中央政策的变化 240
第二节 清政府决心 借师助剿 240
二、清王朝地方大吏和士绅的意见 244
第三节 外国侵略者镇压太平军的方式的选择 249
一、将太平军从上海四周打出去 249
二、攻打宁波 254
三、利用 洋枪队 协助清军打击太平军 255
第四节 太平天国外交政策的主要教训 265
第十章 外国传教士和太平天国的往来 271
第一节 戴作士到镇江 271
第二节 上海外国传教士到苏州 273
一、忠王李秀成在苏州接见传教士 273
二、干王洪仁玕邀请传教士访问苏州 278
第三节 罗孝全和天王洪秀全 281
一、一八五三年罗孝全去天京未成 281
二、一八六○年罗孝全到天京 292
第四节 艾约瑟在天京 297
一、艾约瑟妄想把拜上帝教纳入基督教的轨道 297
二、艾约瑟和天王洪秀全的笔战 302
第五节 其他外国传教士在天京的活动 305
一、花兰芷 305
二、杨笃信 309
三、慕维廉 311
四、觉士 314
五、卢卫廉 316
附录一 大事记 319
附录二 参考书目举要 330
附录三 人名索引 346
后记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