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符号 1
第一章 绪论 1
1-1 预应力的概念 1
1-2 发展简史和现状 3
1-3 预应力混凝土的原理 16
1-4 弹性阶段预应力筋的应力变化 26
1-5 偏心距和曲线筋 29
1-6 采用高强材料的必要性 33
1-7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34
1-8 预应力混凝土的各受力阶段 36
1-9 预应力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比较 38
2-1 预应力钢材 40
第二章 材料 40
2-2 钢筋的冷拉 41
2-3 钢材的应力-应变曲线 43
2-4 各种预应力钢材 45
2-5 钢材的松弛与徐变 53
2-6 钢材的疲劳 55
2-7 温度对钢材的影响 58
2-8 高强混凝土 60
2-9 混凝土的强度 61
2-10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70
2-11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72
2-12 泊松系数 75
2-13 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75
2-14 混凝土的徐变 76
2-15 混凝土的收缩应变 78
3-1 引言 80
第三章 预应力工艺 80
3-2 先张法 81
3-3 后张法 88
3-4 无粘结预应力筋 106
第四章 预应力损失 108
4-1 引言 108
4-2 预应力损失的估算方法 111
4-3 总损失毛估值 115
4-4 混凝土的弹性压缩 118
4-5 锚固损失 122
4-6 摩擦损失 124
4-7 热养护损失 134
4-8 混凝土徐变损失 135
4-9 混凝土收缩损失 136
4-10 钢材的松弛损失 137
4-11 分项计算组合的总损失值 140
4-12 我国规范的损失计算 144
4-13 时间分段法计算总损失值 146
第五章 极限状态设计法 149
5-1 概述 149
5-2 极限状态 151
5-3 安全系数和可靠指标 152
5-4 设计表达式-荷载与材料强度标准值、分项安全系数 158
第六章 受弯截面弹性分析 164
6-1 引言 164
6-2 截面特征值的计算 165
6-3 预加力引起的混凝土应力 168
6-4 荷载引起的混凝土应力 177
6-5 压力线分析法 180
6-6 等效荷载分析法 186
6-7 预应力筋应力的变化 191
6-8 开裂弯矩 195
第七章 抗弯强度理论 199
7-1 概述 199
7-2 抗弯破坏形态 200
7-3 等效矩形应力块 203
7-4 应变协调分析 205
7 5 简化分析法 215
7-6 无粘结筋的极限应力 224
7-7 徐变和收缩损失的影响 229
第八章 开裂后阶段梁的抗弯性能 232
8-1 引言 232
8-2 开裂截面的弹性分析 232
8-3 开裂截面的消压分析法 239
8-4 弯矩-曲率全过程分析法(有粘结梁) 250
9-1 部分预应力及全预应力 265
第九章 部分预应力及非预应力配筋 265
9-2 部分预应力梁的荷载挠度曲线 267
9-3 部分预应力与全预应力的比较 270
9-4 预应力混凝土按预应力度的分类 272
9-5 非预应力筋的用途 275
9-6 非预应力筋应力的计算 277
9-7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281
第十章 受弯截面设计 291
10-1 引言 291
10-2 截面尺寸初步设计 291
10-3 弹性设计一般概念 295
10-4 弹性设计,混凝土无拉应力 297
10-5 弹性设计,混凝土允许有拉应力 305
10-6 极限设计 309
10-7 截面形状的选择 313
10-8 简支梁的布置 314
10-9 弹性设计的容许应力 318
11-1 引言 322
第十一章 挠度、反拱、裂缝 322
11-2 荷载-挠度曲线 324
11-3 不开裂构件的挠度 326
11-4 开裂构件的挠度 334
11-5 裂缝控制 343
第十二章 剪切、端部设计 350
12-1 剪切的一般考虑 350
12-2 剪力和主拉应力 354
12-3 斜裂缝剪力计算公式 355
12-4 剪力配筋 359
12-5 抗剪强度设计 362
12-6 端部区(后张构件) 371
12-7 端部区(先张构件) 382
13-2 预应力混凝土拉杆的优点 390
第十三章 受拉构件 390
13-1 受拉构件的形状 390
13-3 预应力混凝土受拉构件的性能 393
13-4 预应力拉杆的分析 395
第十四章 预应力连续梁 404
14-1 引言 404
14-2 连续梁的布置方案 405
14-3 弹性分析法 409
14-4 等效荷载分析法 417
14-5 线性变换 424
14-6 吻合束 428
14-7 荷载平衡法 430
14-8 预应力筋的实际曲线 441
14-9 连续梁的极限强度 445
参考文献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