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发展与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小涓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0256448
  • 页数:309 页
图书介绍:

绪篇 工业发展与对外经济贸易 1

第一章 历史及理论掠影 1

一、国际分工与贸易利益 2

(一)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2

(二)生产要素秉赋学说 4

二、工业化的动态收益 6

(一)比较利益与工业结构转换的停滞 6

(二)“边学边干”与工业发展 8

三、外贸如何促进工业发展 13

(一)基本关系描述 13

(二)顺利循环的障碍 14

第一篇 中国工业发展与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历史回顾 17

第二章 “一五”(1953~1957)工业建设中引进项目的中心地位 17

一、工业发展目标 17

(一)建设工业强国 17

(二)薄弱的基础 19

二、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作用 21

(一)对外经济贸易的规模与结构 21

(二)与苏联东欧国家经贸关系的核心地位 25

三、工业发展的实绩 27

(一)巨大的工业化成就 27

(二)大国优势 28

(三)对外贸易与工业管理体制的形成 29

小结 31

第三章 工业发展波动时期(1958~1972)对外经济贸易作用的递减 33

一、“大跃进”时期对外经济贸易核心地位的改变 33

(一)工业发展的目标与实绩 33

(二)对外经济安易作用的弱化 34

(三)与苏联东欧经济技术关系的转折 38

二、工业调整时期对外经济贸易的辅助地位 39

(一)进入调整时期的工业 39

(二)对外贸易的规模缩减和结构变化 40

(三)与西方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 45

三、“文革”前期工业发展与外贸的微弱联系 48

(一)工业生产建设的特点 48

(二)对外贸易受到的影响 52

小结 56

第四章 大型成套设备引进的第二次高峰(1973~1979) 59

一、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引进高潮的形成 59

(一)国内工业建设方针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59

(二)“四三”引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61

(三)出口受到的压力 65

二、经济高速增长规划中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地位 69

(一)工业建设高指标及大规模引进规划 69

(二)外贸的高速增长及其结构变化 71

三、缺点与问题 76

(一)成套设备引进中存在的弊端 76

(二)对外经济援助款项增加过快 78

小结 78

第五章 新时期(1980~1987)工业增长和结构转变中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作用 80

一、对外经济贸易对工业调整的支持 80

(一)工业调整的目标及实绩 80

(二)对外经济贸易的增长及作用转变 83

(三)技术引进方针的重要变化 88

(四)利用外资的突破性进展 91

(五)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 95

二、工业高速增长时期对外经济贸易作用的显著增强 96

(一)工业的高速度增长及其特征 96

(二)外贸对工业高速度增长的支持 100

(三)国外资金的影响增强 107

(四)“软件”与“硬件”并举的技术引进方针 110

三、对外经济贸易中产生的新问题 113

(一)出口能力增长不足 113

(二)对国内产业冲击过大 115

(三)高档消费品进口及设备重复引进过多 116

(四)外商投资企业状况不够理想 117

本篇小结:定量分析与定性说明 118

第二篇 国内外理论研究概况和国际经验比较 128

第六章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研究 129

一、对外经济贸易的指导思想与政策倾向 129

(一)“闭关锁国”不是主流 129

(二)国际环境的制约 131

(三)进口替代和鼓励出口相结合的政策倾向 132

二、国内外贸理论研究概况 133

(一)对外经济贸易理论研究的进展 133

(二)作为发展战略的对外经济理论 135

第七章 以贸易战略划分的工业发展模式述评 140

一、发展理论对两种工业化模式的评价 140

(一)按外贸战略划分的两种工业化模式 140

(二)发展理论对两种模式的比较评价 141

二、外向型战略的理论基础及其面临的挑战 143

(一)生产要素秉赋理论与现实贸易格局的冲突 143

(二)理论与实践相悖的原因 147

(三)解释国际贸易格局的其它理论观点 150

(四)两种贸易战略其它方面的比较 152

第八章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实绩及其与外贸战略的关系 156

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剖析 156

(一)有利的国际环境 156

(二)导致成功的体制因素 157

(三)导致成功的其它因素 159

二、近中期国际经验的比较分析 161

(一)对外向型战略的赞扬和质疑 161

(二)内向型倾向的增强及其原因 164

(三)混合型的贸易政策 170

本篇小结 172

第三篇 影响中国工业对外战略选择的若干要素 173

第九章 国情特征的影响:进口替代倾向及中等贸易规模 174

一、大国的优势和劣势 174

(一)大国的低外贸依存度 174

(二)大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殊困难 177

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影响 179

(一)适度保护国内产业的必要性 179

(二)维持国内就业 181

(三)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83

三、改革时期经济体制的影响 184

(一)体制型进口冲动 184

(二)重规模轻效益的倾向 186

(三)适当出口管制的必要性 187

第十章 国际环境的影响:机会与障碍并存及落后国家的不利地位 190

一、工业全球化趋势 190

(一)国际分工的深人与细化 190

(二)相互依赖与相互交流 192

二、国际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195

(一)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 195

(二)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197

(三)要素密集程度转变的理论说明 199

三、发展中国家国际融资环境的恶化 201

(一)有利国际融资条件的变化 201

(二)外商来华投资目的和我国利用外资目的的冲突 203

第十一章 内外部条件的影响:经验材料与实证分析 209

一、开放实绩与双重政策倾向:一般描述 209

二、实例: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 215

三、实例:出口商品结构向资本技术相对密集型转变 217

本篇小结 226

第四篇 对外经济贸易与工业发展关系的展望 228

第十二章 促进工业发展的对外经贸战略 230

一、实现“后发优势”的必由之路 230

(一)巨大而现实的“后发优势” 230

(二)对外经济贸易与实现“后发优势” 233

二、促进工业技术和效率水平的全面提高 237

(一)面向老企业的技术改造 237

(二)开放态势下的进口替代 239

(三)转向水平型为主的出口格局 242

三、促进结构调整和弱化结构性振荡 245

(一)进口短线产品与发展短线产业 245

(二)结构性振荡与对外贸易的缓冲作用 247

第十三章 促进工业发展的贸易政策 250

一、外贸政策的多重作用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250

(一)汇率政策 250

(二)关税、配额和外汇管制 254

(三)奖励、退税、补贴和优惠信贷 257

二、适度保护国内产业的政策措施 260

三、促进水平型出口扩张的政策措施 265

四、保证外资适度规模和合理配置的政策措施 269

(一)合理的借款规模、款种结构和使用方向 269

(二)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投向合理的政策 274

第十四章 工业企业对外自主权:提高效率的体制前提 279

一、外贸体制改革的难点及进展方向 280

(一)从工业角度看外贸体制 280

(二)改革的难点及其根源 281

(三)正确的方向和必过的难关 283

二、扩大工业企业对外自主权 287

(一)水平型外贸战略与工业企业对外自主权 287

(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对外自主权 290

(三)自主权与多种贸易组织形式 293

三、体制转变过程中政府的重要作用 295

(一)形成有效放权的先决体制条件 295

(二)在“特殊”领域中政府作用的强化 297

本篇小结 301

主要参考文献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