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绪论 1
第一章 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均衡 4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4
一、自然界中水的分布 4
二、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4
第二节 自然界的水均衡 6
一、全球水均衡方程式 6
二、闭合流域水均衡方程式 6
三、径流 8
二、蒸发 8
一、降水 8
第三节 水均衡要素 8
第二章 地下水的赋存 10
第一节 岩石的空隙性 10
一、空隙度的定义 10
二、松散沉积物的空隙度 10
三、沉积岩的空隙度 12
四、深成岩和变质岩的空隙度 13
五、火山岩的空隙度 13
第二节 水在岩石中的存在形式 13
一、气态水 13
五、矿物结合水 14
四、固态水 14
二、结合水 14
三、重力水 14
第三节 岩石的水理性质 15
一、容水性 15
二、持水性 15
三、给水性 15
四、透水性 16
第四节 地下水的垂直分布 17
第五节 含水层与隔水层 19
第六节 含水层的类型 19
第一节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21
第三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 21
第二节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23
一、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23
二、地下水的矿化度、酸碱度及硬度 24
第三节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 26
一、地下水原始化学成分的特点 26
二、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26
三、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的因素 28
第四节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资料整理 28
一、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 28
二、地下水化学分析资料的整理 29
第五节 地下水按化学成分的分类 31
第六节 地下水的水质评价 32
一、饮用水的水质评价 32
二、水的侵蚀性评价 32
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基本规律 35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5
一、渗透速度和实际速度 36
二、渗透压强与测压管高度 37
三、水头和水力坡度 38
四、流线、等水头线和流网 39
五、渗流的分类 40
一、线性渗透定律一达西定律 42
第二节 渗透的基本定律 42
二、非线性渗透定律 46
第三节 岩层按透水性的分类 47
第五章 不同埋藏条件的地下水 49
第一节 上层滞水 49
第二节 潜水 50
一、潜水的定义和特征 50
二、潜水面及其表示方法 51
三、潜水的补给、排泄和径流 53
四、潜水的动态和均衡 59
一、承压水的定义和特征 62
第三节 承压水 62
二、承压含水层的类型 63
三、承压含水层的测压水位面及等水压线图 64
四、承压水的补给、排泄和径流 65
第六章 不同介质中的地下水 68
第一节 孔隙水 68
一、洪积物中的地下水 68
二、冲积物中的地下水 70
三、黄土中的地下水 72
四、多年冻土区的地下水 74
一、裂隙水的一般特征 76
第二节 裂隙水 76
二、不同类型裂隙中的地下水 77
第三节 岩溶水 80
一、岩溶水的分布 81
二、岩溶水的运动特征 85
三、岩溶水的补给和排泄 87
四、岩溶水的动态 88
第七章 地下水向河渠的稳定运动 90
第一节 河渠间承压水的稳定运动 90
一、承压水的线性运动 90
二、承压水的平面运动 92
第二节 河渠间潜水的稳定运动 96
一、隔水底板水平时潜水的平面运动 97
二、隔水底板倾斜时潜水的平面运动 99
三、河渠间潜水的空间运动 101
四、承压一无压水的平面运动 102
第三节 均匀渗入时河间地段中潜水的平面稳定运动 103
第四节 非均质含水层中地下水的稳定运动 107
一、地下水在透水性能突变含水层中的运动 107
二、地下水在透水性能渐变含水层中的运动 111
三、地下水在透水性能变化复杂含水层中的运动 112
第一节 地下水向完整单井的稳定运动 114
一、地下水向潜水井的运动 114
第八章 地下水向井的稳定运动 114
二、地下水向承压井的运动 116
三、几个问题的讨论 118
第二节 地下水向非完整井的稳定运动 121
第三节 注水井计算 122
第四节 干扰井计算 123
一、势函数及势的迭加原理 123
二、任意排列的完整干扰井群计算 124
三、环形排列的完整井群计算 127
第五节 边界附近井的计算 128
一、直线补给边界附近井的计算 128
二、直线隔水边界附近井的计算 131
第六节 根据抽水试验资料确定井的涌水量经验公式 133
第九章 地下水向井的非稳定运动 138
第一节 地下水非稳定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 138
一、承压水非稳定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 138
二、潜水非稳定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 141
第二节 无越流补给时承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143
一、承压水向单井的非稳定运动 143
二、承压完整干扰井群的非稳定流计算 155
三、边界井的非稳定流计算 156
四、阶梯流量抽水井的非稳定计算 158
一、假设条件 160
第三节 有越流补给半承压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160
二、数学模型及解 161
三、公式的应用 163
第四节 无越流补给时潜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170
一、近似解法 170
二、考虑潜水含水层迟后疏干的博尔顿法 171
三、考虑潜水含水层的垂直分速度和弹性储量的纽曼法 174
第十章 水工建筑物地区的渗透计算 177
第一节 流网 177
一、流网的特性 177
二、流网的绘制 180
第二节 坝基渗透计算 186
一、坝基为均质岩层的渗透计算 186
三、流网的用途 186
二、坝基为非均质岩层的渗透流量计算 190
第三节 绕坝渗透流量计算 192
一、全带法 192
二、分束法 193
第四节 库岸渗透流量计算 195
第五节 库区潜水回水计算 197
一、极限回水值的预测 197
二、非稳定回水计算 201
第六节 基坑排水的渗流计算 205
一、露天基坑排水 206
二、钻孔降低地下水位(水头) 209
三、排水沟(渠)降低地下水位 212
第七节 渠道渗透计算 213
一、渠道下为均质岩层 213
二、渠道下为双层结构 213
第十一章 水文地质调查 215
第一节 水文地质测绘 216
一、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和任务 216
二、水文地质测绘比例尺的选择 216
三、水文地质测绘的准备工作 216
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工作方法 218
五、水文地质测绘内容 218
六、水文地质测绘的资料整理 221
一、水文地质钻探工作的特殊要求 222
第二节 水文地质钻探 222
二、勘探线、孔的布置原则及孔深的确定 223
三、钻孔设计书的编写 224
四、钻探方法 224
五、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项目及要求 225
六、钻孔编录及资料整理 225
第三节 水文地质试验 226
一、抽水试验 227
二、注水试验 234
三、渗水试验 235
二、观测资料的整理 236
第四节 地下水动态观测 236
一、观测网的布置原则 236
第五节 水文地质图编制要求 237
一、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目的及任务 237
二、编制综合水文地质图的基本原则 238
三、综合水文地质图的内容 238
第六节 报告书的编写 242
第七节 地下水资源概念 242
附录 水力学基础 245
主要参考文献 283
附表 284